调研蓝莓产业 培养职业能力 服务小微企业

2019-11-13 05:56陈泽新
锋绘 2019年9期
关键词:调研

陈泽新

摘 要:为了探讨人文素质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提高人文素质教师的职业能力,成立“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平台”。研究平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并把调研作为课程建设和提高职业能力的抓手。通过调研,发现了提高教师职业能力的一种模式,“基于问题导向的三个对接培养三种能力服务小微企业”。还发现,把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立在产业链上为企业量身订制个性化课程是方向。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平台;调研;教师职业能力;服务企业

为了探讨人文素质课程建设的趋势和方向,提高人文素质教师职业能力和课程开发设计能力,我校基础课部成立“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平台”。该平台在2019年4-8月期间,对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七堰村蓝莓种植园等小微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经过调研,摸索出了提高教师职业能力的办法,即“基于问题导向的三个对接培养三种能力服务小微企业”的基本模式;二是把课程建立在产业链上,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势与方向是为企业量身订制个性化课程。

1 调研过程

2019年8月19日,基础课部人文素质研究平台的教师对宜昌市鸦鹊岭镇七堰村某蓝莓种植园进行了调研。

我们调研的这个蓝莓种植园的基本情况是:位于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七堰村。蓝莓种植园面积12亩,蓝莓树2000多株。采摘期:6-7月。产量:每棵树目前产量为1-2公斤左右。

这个蓝莓种植园主是典型的小微企业:规模小,人员少,种植品种单一,销售渠道只有朋友圈这种单一的销售。

通过与种植园主进行深入访谈,发现目前该蓝莓种植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蓝莓种植技术的问题;蓝莓种植园的扩建问题;道路不畅通的问题;销售的问题;信息不畅通的问题;产业单一的问题;知名度不够的问题,由于采摘不及时有掉果现象。所有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是两大类:即技术问题和经营管理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形而下的实际能力,但更深层次的是宏观的理念问题。理念的问题解决了,企业才能有长远发展和规模发展。

2 调研收获:“基于问题导向的三个对接培养三种能力服务小微企业”的模式

基础课部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平台成立后,着重解决提高教师服务企业的能力问题,帮助小微企业老板提高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主要的思路就是,在调研中教师利用自身资源和专业知识的优势,帮助企业小老板解决经营发展中存在的迫切的问题。

2.1 对接教学内容培养宣传策划能力

针對主要问题:企业的知名度不够。提出解决思路:扩大宣传力度,增加宣传渠道。培养职业能力:宣传策划能力。

基础课部教师自身的专业优势是应用文写作。在应用文的写作中,文案策划、广告语凝练、宣传活动方案撰写都是教师教学的内容。针对该蓝莓种植园的具体情况,提出个性化的方案。把教学内容与企业需要对接。

种植园没有名称,加上地理位置比较偏,知名度不够。为了解决产品知名度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注册蓝莓种植企业的名称,给蓝莓园命名。在分支岔路口制作固体广告灯箱。设计蓝莓种植园的推介宣传平面广告并拟写一句广告标语。充分利用宜昌市的自媒体网红和知名博主宣传自己的种植园。在相关大型商场的电子屏幕推介蓝莓种植园。

当把教学内容与具体的企业需要结合起来,教师的宣传策划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种植园小老板也从中提高了宣传策划能力。

2.2 对接产业销售平台,培养销售能力

主要问题:销售平台有限。该蓝莓种植园主的销售渠道只有一种:朋友圈。在蓝莓产量低的时候可以通过朋友圈销售。

解决办法:教师充分利用自身在城市的人脉资源,给种植园主发朋友圈,把教师的资源介绍给种植园主。并在自己经常光顾的水果终端零售以及菜市场附近的私营业主进行联络,建立蓝莓直销点,减少中间环节,保证蓝莓的新鲜度和利润最大化。

在解决销售的过程中,联系水果店和菜市场附近的私营业主,需要教师们放下身价,主动沟通,讲究方法,提高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建立合理的销售渠道。

2.3 对接城市需要,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调研发现,无论是蓝莓种植还是其它高端水果,对接城市需要,首先要优先考虑企业的发展定位和经营理念。

发展定位主要指企业的规模,蓝莓种植面积,土地流转,成立合作社,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解决这些问题无疑需要综合分析能力,综合分析能力需要统筹兼顾又需要考虑优先有序。而最需要考虑的还是经营理念的引领作用。

对接城市需要,还要考虑市民的消费心理。城市居民是水果消费的主要目标人群。高端水果的主要消费群体在城市。城市的居民需要是产业发展的方向。对食品安全的需要和体验采摘是城市需要的两个核心内容。

3 调研发现: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趋势与方向是为企业量身订制个性化课程

在对乡村旅游小微企业的调研中,发现每个村都有适合自身资源的产业和产品,称为“一村一品”。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产业对接的主要思路是课程建立在产业链上,为企业或产品提供量身订制个性化、专门性、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量身订制课程将成为人文素质课程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参考文献

[1]刘积余,赵霜茁,张浩.城市需求是乡村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基于城市化的乡村振兴问题研究[J].征信,2018,(12):20-26.

[2]马彩霞,李星群.国内外乡村旅游微型企业研究综述[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7):74-78.

[3]王海鑫,范真,等.“课岗融通,课证赛融合”提升教师职业能力[R].继续医学教育,2019,(3):49-51.

[4]王海英,等.基于校企、学会合作的立体化教学体系的构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41-44.

猜你喜欢
调研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评《怎么做调研 如何写报告》
联合调研备足询问“粮草”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最新调研 揭示真实的三明医改
市长调研
因地制宜地稳妥推进留地安置——基于对10余省份留地安置的调研
齐续春率队赴攀枝花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