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雯 王中锋 江文文
摘 要:本文章通过对现如今红船精神的建设,首先从理论的角度出发,论述了红船精神与景观设计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简述国内外红色景观建设现状,并详细分析了浙江省三门县亭旁镇沿线公路红色景观设计的案例,体现红船精神在景观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红船精神;景观设计
1 红船精神与景观设计的概念
1.1 红船精神的含义
“红船精神”取义于见证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嘉兴南湖红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中国革命从此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因此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红船精神”以其“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信念、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指导指导中国共产党走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前列,时刻保持先进性。
1.2 景观设计的含义
景观设计最早源于17世纪的造园活动,后经过吉尔伯特·密森的著作发展,景观设计首次用景观与建筑的结合手法用于园林营造。20世纪六七十年代景观设计彻底摆脱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美景塑造,进而演变为承载文化记忆并不断创造新的记忆的文化表现手法。
景观设计是一种对城市发展、历史文化、基础设施、策略规划和自然环境共同探索的设计语汇。如今景观设计已经演变为对于传统意识形态的传承、地域文脉的发展、历史发展的沉淀,并且融入现代的艺术、社会、生态、经济、哲学等多文化维度内涵,以新的空间形态来诠释生活生产、社会发展、社会交往的文化媒介。
1.3 红船精神与景观设计的关系
景观设计作为一种展示与交流的媒介,从不同层面将人、景观、精神文化三者合为一体,不仅成为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成为一种表达精神文化的符号现象。符号是一种强烈的视觉艺术的非语言文化,景观设计中各元素之间的组合、对比、融合决定了符号(此处指景观设计最终作品)的品质。因此,景观设计作品是精神文化传达的载体。而一个好的景观设计作品,不仅仅只是外在形式的一种符号表现,更重要的是其丰富与深刻的精神内涵。因此,景观设计与其所蕴含的精神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两者共同促进、融合才能最终呈现一个好的结果。
2 案例分析
2.1 国外现状
虽然各个国家的国情与政体不同,但是革命时代却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忘却与舍弃的时代,它在人们心中有着高度的纪念意义,因此,将其融入到文化性的景观设计中使得景观也被赋予了新的灵魂和内涵。
万寿台大纪念碑广场,为纪念伟大领袖不朽的革命伟绩,并执行和完成他发起的革命主体事业的思想而建设,以金日成同志(后增加金正日铜像)的青铜雕像为中心,由群像雕塑和大幅镶嵌壁画组成。纪念碑后面是朝鲜革命博物馆,博物馆墙壁上是革命圣地白头山(中国称长白山)的大幅镶嵌壁画。千里马是朝鲜的象征,千里马运动是根据朝鲜人民的意愿创造出来的群众运动。
除此之外,例如俄罗斯红场、革命广场等红色景观设计都不仅记录着那个革命时代,更是承载着那个时代的红色革命精神,其性质与我国的江西省井冈山黄洋哨口景区、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中国抗日红军大学、延安革命纪念馆景观项目的重建与改造等有着高度的相似性。
2.2 国内现状
随着中央提倡对红色旅游的大力发展以来,国内学者对红色文化的研究也开始兴起。研究热点主要是关于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与机制、红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和红色文化思想教育的运用等物质形态方面。曾喜云将红色文化分为物质与非物质两种形态,物质形态主要是指革命时期的纪念地、纪念馆、纪念物等,如革命烈士陵园、革命人物故居、革命会议旧址、革命历史战场等;非物质红色文化指的是那些对人们具有激励作用,传承革命精神的物质,如各种宣言、红色歌曲、革命口号、革命英雄行为等。现阶段,全国还形成了12个“重点红色旅游景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全国红色文化发展大格局。
3 亭旁镇红色景观设计分析
3.1 亭旁镇概况
亭旁镇,位居浙江省三门县城西侧,是三门县中西部的中心集镇。全镇总面积143平方公里,下辖106个行政村,总人口近6万。镇区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拥有人口约1万人左右。亭旁镇素有“八山半水分半田”之称,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日照雨水充沛,平均气温16.7℃,水资源充沛,生态环境宜人。全镇山林面积约有13.5万亩,耕地面积2.8万亩。境内盛产花岗石、铁矿石、石英砂。
亭旁镇同时也是一个有“浙江红旗第一飘”之称的特色革命老区,尽管亭旁起义已经过去90周年,亭旁镇依然在全力打造亭旁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标榜,力图使这片经历过辉煌历史的红土地迎来新发展。
亭旁起义的实质是“赤胆忠诚、一心为民”,县委书记杨胜杰希望可以让亭旁镇成为党性教育的基地,响应党的号召大力发展红色旅游,通过红色旅游带动全区旅游和城镇振兴,并带领三门县的党员干部当好亭旁起义精神的守护、传承与践行者。
3.2 亭旁镇红色景观设计分析
亭旁起义,被誉为“浙江红旗第一飘”,是浙江省第一次在共产党领导下有组织、有准备、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并在省内建立了第一个地方红军和苏维埃政权。亭旁革命先烈舍身为民,矢志兴邦,組织农民开展斗争,提高了农民的阶级觉悟,坚守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亭旁镇的“红船精神”就是在党的发展历程中沉淀形成的,它的不屈不挠、坚定不移、敢为人先的精神内涵都是党的“红色精神”的伟大传承与发展。
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更是为了献礼亭旁起义90周年,当地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而亭旁镇沿线公路红色景观设计便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项。
3.3 亭旁镇设计理念与方法
3.3.1 设计理念
亭旁镇沿线公路红色景观设计是红船精神的具体落实和体现。本次设计通过将其提取为特定景观符号:手握手枪直指天空——永不屈服的人性之光的崛起;杨家板龙——取其团结、自上、吉祥之意立于景观墙顶;红船构筑物——红船驶进三门湾,寓意红船精神载以亭旁精神游弋于革命狂潮之中,提醒人们要坚持和弘扬“红船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等,结合当地作为浙江第一个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历史背景,力图设计更好、更具特色地强化地域风情,更加深入把我党的红船精神传播到亭旁镇的每一个角落。
3.3.2 设计手法
设计提取亭旁镇当地的地域特色、红船精神以及历史文化,将其三者演变为设计元素融于该景观设计中,有开门见山体现精神内涵,也有精神与表现相结合体现历史文化,更有直接引用地域特色进行设计,使得本次设计不仅仅只是流于表面的一种景观表现形式,更是一种将精神文化形象化、具体化,使得精神内涵和设计成果合二为一的一次创新性设计。
3.2.3 设计成果
(1)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船精神”历久弥新,但是它的核心精神却始终如一。如何将这个理念以最简洁、明了的方式传递给每一个经过的游客,力求达到最直接最影响深刻的效果。设计人员认为开门见山的手法可以达到最佳效果。因此,设计作品在鲜红与鲜黄的党徽上明确刻上白色粗体字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此来表达对党的坚定不移追随,对红船精神的相信与发扬。
(2)1928大事件。1928年,中国共产党在亭旁镇建立了第一个地方红军和苏维埃政权,设计者将花坛、五角星、党徽以及“1928”四个元素构成象征性的标志,暗示着亭旁镇独特的红色文化并不是红色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将历史文化中的红色寓意与社会实践的思想有机结合。亭旁起义精神是亭旁人民在革命实践中所形成的特定文化精神和文化形态。五颗星星和红色旗帜不仅代表着五星红旗,也代表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坚定党的领导,一定可以取得胜利。该景观设计所呈现的文化内涵,具有革命性和先进性的统一、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本土性和创新性的统一以及兼收并蓄和与时俱进的统一等特征。
(3)杨家板龙。设计采用亭旁镇最具特色之一的杨家板龙元素,既体现了红色革命精神,又结合了当地的文化,将其所体现出的精神含义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杨家板龙象征着团结、向上、吉祥,它以宏伟的启示,精湛的艺术,浓郁的传统气息名扬四方,将杨家板龙运用到村委周边环境的景观设计中,突出显示了亭旁镇的地域文化特色,是对杨家板龙艺术文化的发扬和传承,也是对村镇形象的独特定位,亭旁精神以景观的方式得以传承,后辈们可以新的信息接收方式,体会特殊年代的故事和感受当时的生活。
设计始终围绕“红船精神”、“亭旁精神”、红色文化展开,使抽象的具体化,具象的鲜明化,鲜明的深刻化,亭旁镇沿线公路红色景观设计承载的便是这样一个反应当地历史文化、传承发扬特色红船精神的景观设计,饱满昂扬地屹立在亭旁镇,不断为这个城镇添光加彩。
4 结论
红船精神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很好地论证了如何将红船精神提取为特定的红色符号,并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与历史文脉融于景观设计,使其不仅仅只是一种流于表面的“红色”与“景观设计”的分隔体,各自为政,更不是盲目的模仿與刻意的创新,红船精神景观设计需要设计人员运用专业的眼光发现“红船精神”与“景观设计”两者各自的含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将两者融合,才能使得景观设计兼具使用功能的同时饱含深刻的精神寄托,亭旁镇沿线公路红色景观设计便是如何将精神与文化融于设计的很成功的设计实践。
参考文献
[1]李同予.景观设计文化内涵建构研究.工学博士学位论文,TU2.
[2]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