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平
摘 要:信息化背景下,计算机已成为社会生产发展、生活中不可获取的一项工具,对于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掌握已成为社会对21世纪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高校迎合社会发展趋势,在人才培养中开设了计算机网络课程,但是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信息技术的進步,计算机网络也得到了发展,需要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才能提升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先进性与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对新教改背景下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改革展开了具体分析,以便提出合理的改革策略以供高校参考。
关键词:新教改背景下 高校 计算机网络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9)06(b)-0224-02
计算机是科技发展的产物,其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成为现代社会最为先进的生产力,逐步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中。因此,未来高校学生走入社会后,无论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会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信息网络,这就需要高校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计算机基础能力的培养。为此,基于新教改的契机,重新审视当前的教学现状,明确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工作上的落后与不足,展开科学的改革设计,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1 新教改背景下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改革思路
1.1 实现网络教学与课程的有机结合
信息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成为社会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一项科技工具,其用途广泛、价值多元,而且不仅作用社会发展上,在人们生活中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改变,改善了落后的生活状态。因此,新教改对于现代人才计算机能力的掌握情况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推动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改革,以便结合客观环境与社会发展趋势完善人才的能力培养[2]。但是对于当前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落后,教师应从教学本身出发,通过提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生动性吸引学生,让学生改变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刻板印象,激发起主观能动性,才能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更深入的了解。而网络本身对学生就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教师可以通过科技手段与网络的结合提升教学内容的生动性。
1.2 利用计算机网络课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首先,网络的灵活性为学生自主性发挥提供了无限可能,可以使学生的视野拓展、思维被开发,同时,将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未来工作相联系,将会引导学生对课程产生更深刻的认知,从而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自觉的加入到学习活动中。其次,在科学技术支持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速率较快,教师需要紧跟时代发展,在教学中向学生传输当前发展最为先进的知识内容、科技设备,以便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更深入的感受计算机网络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4]。最后,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实践创造契机,学生会在创造中收获成就感,从而对个人产生更强烈的自信,集中更多精力探索计算机领域。
2 新教改背景下高校计算机网络教学课程改革策略
2.1 提升教学趣味性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都十分突出的课程,但是知识过于复杂,诸多知识的理解都需要实际操作进行掌握,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单纯地以理论知识结合实践操作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虽然直接地让学生理解并观看了知识的具体实践,但是对于学生深刻记忆与掌握的帮助并不大,长时间的学习也会使学生的思维产生疲劳。而教学中增加趣味性的内容或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增强课堂的灵活性,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有深入的了解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有着重要帮助。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会接触到诸多事物,教师将教学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或在教学中结合当前社会的热点、重点话题展开分析,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让学生学会理论知识的运用、学会知识的灵活运用。趣味性教学能够从心理角度降低所学内容难度,而且降低学生学习压力,使学生轻松的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能够从更客观的角度认知课程、学习课程,从而提升学习效果与学习质量。
2.2 及时推进教学改革
教学大纲是高校课程教学的主要指导依据,学校也提出应严格遵守教学大纲上的规定,合理确定教学目标,但是很多教师因思想认知、工作理念等方面的影响,不能保障正确理解大纲不出现偏差,从而会影响后续教学的效果。因此,新教改背景下推动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定期组织课程教师开展内部教学工作研讨会议,针对教学大纲展开具体分析,以便正确理解大纲的要求与规定,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设计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让教学变得通俗易懂。同时,教学改革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改革教学方式、改革教学理念,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导者,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的发展从浅到深引导学生感知认知、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从而让学生对知识内容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延长学生的记忆曲线,再通过反复的实践将知识永久的保留在学生的脑海中。利用教学改革转换教师的工作角度,从多视角出发进行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更全面的锻炼。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新教改对高校课程改革提出了大体的领导方向,高校应始终遵循指示,科学的确立教学改革目标、探索改革方法,保障改革的有效性。
2.3 完善课程内容,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高校学生的认知与能力虽然处于发展阶段,但是对于基本是非的判断、价值观念等方面已十分成熟,在学习上也有了自己的独立判断,而当前教学中主要通过理论教学加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但是其中实践时间明显少于理论知识教学时间,这就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上并不能充分吸收知识与理解知识。因此,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应适当地调整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所占比例,并开设专门的实践课程,让学生能够在集中的时间范围内完成知识的实践,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此外,可以结合课程内容由学校领导、教师组织展开社会实践活动,选择一项探究项目或课题,让学生自由分成学习小组,通过自主实践、调查、搜集资料、信息处理等独立完成项目的处理,让学生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学生能力的有效锻炼。
3 结语
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与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科技成本,其在各个领域的渗透使传统发展方式的信息化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导致社会发展中、工作中、学习上的诸多工具已被信息化工具取代,因此,为了使高校人才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通过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强化学生计算机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计算机以及网络操作能力十分关键。基于新教改背景下,高校应正确认识当前教学上存在的不足,并结合新教材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分析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不合理以及不科学之处,从而实现课程的科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推动人才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锴.对于高校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以及在教学与科研中的作用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9,41(1):81-82.
[2] 宋建志.采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高校教学水平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3):165-166.
[3] 刘媛.计算机网络技术对高校教学管理的优化作用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21):131-132.
[4] 孙静.利用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方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8,27(45):26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