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应用研究

2019-11-13 05:56张冀
锋绘 2019年9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大数据创新

张冀

摘 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与教育的融合、资源与时代的结合,是新时代的要求,更是高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中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同时也将成为学生综合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源泉。本文就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中的重要性作出了阐述,对大数据技术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带来的改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数据技术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思政教育;创新;应用

当下,各种社会思潮的泛滥和多元价值观的侵袭开始对高校学生的思想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政治信仰缺失、道德底线下滑、社会关系冷漠、理想信念淡化等问题开始在高校学生群体中蔓延。用革命思想武装高校学生,是新时代的要求,更是高校在社会主义新征程中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时代的发展进程中,大数据的悄然而至能够将信息和知识进行有效的挖掘和分析,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数据支持,促成学习效率的提升和学习成果的实现。大数据在成就教育行业发展新业态的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新支点。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地引进大数据技术,成为革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展开前瞻,试阐述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和途径。

1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高校是社会主义事业高端建设人才的聚集地。高校又是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核心价值的生长场所,将对高校学生身心健康、道德素养、思想水平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更为科学、便捷。该项技术是以网络技术及现代科技技术为支点,对社会生产生活中某一领域的数据进行重新整合和配置优化,从而提升这一领域数据的应用价值和信息价值。值得关注的是,信息时代的到来,给高校的固有育人体系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信息时代的发展导致课堂不再是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理论的唯一途径。大数据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运用,可以使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趋势的把控更为精准和精确,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实践性。同时,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使得思政课教学的内涵化得到了较好地体现,将促成数据化教育改革潮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结合,实现了知识、技能与情感的统一。

2 大数据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的价值体现

2.1 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

信息资源在大数据技术的助推下,使其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更为便捷和高效。这一技术应用方式在革新高校思想政治课形式的同时,也在极大程度上促成了高校思政课堂教育效果的提高。实践表明,利用大数据开展高校思政工作,有利于调动高校思政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政工作的生活化;有利于创建新的思政网络教育的载体;有利于提高思政工作的实效,实现了受教育者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暗示、感染和启迪的浸润式培养。

2.2 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坚实基础

大数据已成为这个时代的标签,其对高校学生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使得教师能够打破课堂的空间和时间限制提供了可能,多平台的信息交互模式,使得教师对高校学生的成长指导更为便捷、更为贴切,也更为精准。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的融合将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凭借大数据技术,从海量的信息资源中,对新时代中国精神、革命精神以及大政方针政策等进行认知和解读,同时匹配思政理论课堂的教学图片、音像等资源,并通过微课等形式拓展这一精神内核的呈现形式,从而使得高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时代内涵和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把握更为系统,并获得自身对时代责任的强烈认同。

3 大数据技术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策略

3.1 党建引领,促进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将党建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以高校学生政治思想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目标。高校的思政工作者需要结合课程内容,从海量信息中以大數据手段检索出与学生思政课堂相关的信息。同时,构建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要立足于高校学生的实际思想需求,以贴近高校学生生活实际的多元化活动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在这一过程中在保障思想引领的主导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多层面的思政教育平台搭建,利用微信公众平台、QQ群等高校学生喜闻乐见的知识传播方式,获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时间和空间跨度的拓展。

3.2 借力科研,确保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覆盖

高校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同时也具有共性的时代烙印。他们在成长中需置身于国家发展的大趋势、大环境中,从而获得自身政治思想层面的认知和成长。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在依据实践经验管理的同时,也应紧贴时代脉搏和学生共性,通过大数据完成对不同专业高校学生群体性特征的描述,以便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展工作。在走进高校学生生活的同时,可解读相关的科研报告,利用大数据对高校学生的网络行为和倾向进行实证分析,从而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3.3 思想引导,提升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设实效

在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将富有时代精神和民族内涵的信息及时传递给高校学生,并在这一过程中,坚持以健康、积极、向上的主流意识形态来引导和塑造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坚持以正确、向善的社会舆论维护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国家观念的生成土壤,以激励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舞他们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进,从而有效地扩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在思想引导的过程中,应随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大对高校学生网络足迹的跟踪及其网上动态数据的捕捉,依托大数据技术有效获取高校学子行为数据,从而实现对其政治思想的群体性波动的针对性教育。

3.4 人才储备,保障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持续发展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其单一而略显枯燥的说教形式,越来越被互联网原住民的高校学生所摒弃。同时,高校学生日益多样的网络生活,使其思想更为前卫、个性、张扬。这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因此,高校在大数据时代资源的应用中,高校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和挖掘自身的数据使用能力,以便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一方面要做好技术手段和应用方式的拓展,另一方面要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储备。在高校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实践进程中,高校应该突破传统,创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储备模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流程和工作职能优化完善,并将工作过程渗透在高校学生日常信息应用的捕捉与参与中,实现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持续化发展。

综上所述,高校应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技术支持,丰富和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方式,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化发展,为高校学生提供健康、向上的思想成长环境,进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总体目标。高校应借助大数据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最优组合,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并且以党建带头、借力科研、思想引导、人才储备等多重层面的有效辅助,有力促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为国家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毕昌喜.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安徽师范大学,2018.

[2]万星宇. 大数据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及对策[D]. 华中师范大学,2018.

[3]張瑞敏. 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

[4]路葵. 大数据时代给教育带来的转变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4).

[5]王潇斌.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问题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6]张耀灿,曹清燕. 论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6).

[7]吴满意. 网络人际互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视域[D]. 电子科技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大数据创新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