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曦
摘 要:高职高专院校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主要基地,在当前中药学的教学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不利用实用型中医人才的培养。因此,在今后高职高专中医药的教学中,需要加大改革力度,提高中药学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中医人才。
关键词:实用型人才;中药学;改革
0 前言
中药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知识学科,它主要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同时对于各类中药来源、性能、采制、功效和临床应用上都有详细的涉及。在中医药类的专业当中,中药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也是中医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要构成部分。高职高专院校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主要基地,其中所开设的中医药专业在中药学的教学当中,首先要确立起为社会培养起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目标,重点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中药学的教学在相关专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可是,在目前的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内,在中药学的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多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欠缺。为了培养出实用型的专业中医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必须要加强中药学教学的改革。
1 高职高专中药学教学现状
1.1 课堂灌注式教学
在中药学的教学过程中,不管是板书式教学,抑或是全新的多媒体式教学,都始终摆脱不了灌注的形式。虽然经历了多词教学改革,但中药学教学始终没有太大变化。中药学的教学改革,大多集中在教学方式的变化上,却没有改变灌注式教学的现状。
1.2 缺乏实践教学
在过去,中药学因为占用课时数过多,而缩减课程为实践让路。可实际情况是,这些课时并没有真正为实践让路,而增加了一些其他专业的选修课。在中药学的实践教学中,存在经费缺乏的问题,往往难以有效开展。很多教师将精力完全投入到了理论教学中,而无暇顾及实践教学,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
1.3 考试形式单一,内容雷同
在中药学的考试上,通常都采用闭卷的笔答形式,在考试内容上多有雷同。因为中药学中有众多的药味,学生常常很难拿到理想的考试成绩,同时缺乏临床经验,不会用药。
2 高职高专中药学教学改革的主要手段
2.1 启发式教学
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中心,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常常只是对课本知识的单纯讲解,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只负责听和记笔记,收获不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模式下出来的学生往往都是书本人才,没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及开拓精神。采用启发式教学,对于中药学教学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全面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大自学的内容,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前安排给学生预习的任务,而在课堂上,教师则以提问题的形式对重点难点进行详细全面的讲解。学生事先都有充分的准备,因此在课堂中他们都会非常的积极,对于一个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全面加深强化理解。原本枯燥乏味的灌注式教学变得更好有趣、生动且便于学生理解并加深记忆,充分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向着更深层次的知识不断探索和实践。
2.2 注重实践
同时可以充分的利用起学校的周边环境,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采摘中草药,让学生先看到经过加工之后的中成药,又能够野外中认识到原生态的中草药,从而培养起学生识药辨药的能力,并掌握采摘技巧,将来能够更好的去从事中医药的实践工作。决不能培养成只懂得书本理论知识,而没有实践能力的书呆子。同时可以讲几个学生组合在一起成立起一个专门的兴趣小组,在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候,带领学生们到野外采药,将它们采摘之后在学校专门的中药植物园内种植,并带领学生们积极的展开各类中药实践,寓教于乐,让学生们在实践当中充分的掌握到中药的相关知识,加强辨别能力。
2.3 相关知识的有效衔接
在每一章节的教学过程当中,对那些功效类似且具有相同味道的药物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并加深记忆。同时对于各类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对于它们的共性以及不同加以有效的区分。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表格比较的形式,让学生们有一个相对直观的认识,对于药物特点加以有效的区分,并自己进行归纳和总结,强化对中药知识的掌握。在每个章节的学习中,加强各类知识之间的串联,温故而知新,将所学到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加强学生对于中药知识的全面掌握,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懂得融汇贯通,将来能够顺利的从事临床工作。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想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尽管中药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边缘学科,但其中涉及到多个方面的中药学知识,从事该科目教学的教师需要对各类中药知识都有全面的了解,不然很难从事中药学的教学工作。鉴于此,学校应当为中药学教师创造必要的条件,落实制度化。
参考文献
[1]蒋家琼,王辉,李娟.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2009学术年会综述[J].大学教育科学,2010,(02).
[2]宋祖荣.浅议如何提高中药学教学效果[J].现代企业教育,2010,(08).
[3]侯爱敏,黄明華.城市科学类课程群教学中三个较为成功的方法[J].经济师,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