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省中考作文试题的命制

2019-11-13 01:44俞璐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命制作文题审题

俞璐

中考作文,很多考生都担心写不好,甚至充满畏惧。这很正常,毕竟作文是中考试卷上分值最大的一道题。对于作文命题,经验再丰富的命题专家,也存在敬畏之心,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大意,唯恐有半点差池。众所周知,每当语文考试结束,老师、家长及社会上的其他人士,最关心的就是作文的题目,各种媒体不惜版面报道。

中考作文题真的有那么可怕吗?答日:“非也。”其实,中考作文题既不可怕,也不神秘。

在命制作文题的时候。“目中有人”的命题老师,首先会考虑参加考试的对象——上初三的学生。15岁左右年纪的学生有什么样的生活阅历和学习经历?会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感受?对什么话题有话可说?……作文题一定会与考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会让考生感到亲切、熟悉,人人都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这就要求考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养成关注生活的好习惯,关心自己周围的人,留意自己身边的事。

与高考作文考查范围大、社会性强不同,中考作文大都以“我”为中心,引导考生用自己的眼光去打量外部世界,观察社会生活。2018年安徽省中考作文题“原来,我也很___”,就是要考生写“我”。有的考生可能准备了不少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但显然那些名人帮不了多少忙。

其次,命题老师还要考虑如何有效发挥中考的引导功能。使之起到“立德树人”的作用,促进考生在观察、记录生活的基礎上进行一定的理性思考,并且通过自己的真切感受和独具个性的思考来实时修正、调整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不断地完善自我。2018年安徽省中考作文以“成长”为话题,就意在引导考生回望“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发生过的一些事情,并且要站在“今天”的时间点和高度上予以审视。进行反思,从而“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体现在每一个人身上。中学生在十几年的成长过程中,每个人的习惯、性格、品德都必然会受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同时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我们只有不断地审视自我、反思自我,勇敢地进行自我剖析,果断地剔除自身的一些不良习惯和思想,才能走向真善美。

最后,命题老师考虑的,是中考作文题还应有一定的区分度,以确保中考的选拔功能得以实现。中考作文题采用半命题作文的形式,既有一定的限制性,又有足够的开放度。中考作文题目不可能没有限制性,其实限制也是一种导向。命题老师就是要求考生通过阅读题目和写作提示语。从中提取出关键的信息以确定写作的方向。“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极其重要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自然是中考作文要考查的重要指标。

其实,审题是对考生思维品质高下的一种有效的检验手段。有的考生平时没有养成细致读题的习惯,看了题目就盲目下笔,瞎编内容、乱凑字数,导致作文质量不高,得分上不去。考生应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学会读懂题目中的限制和暗示,不能忽略题目和提示语中的隐含信息。

2018年安徽省中考作文题“原来,我也很___”,“我”是要写作的主体,是写作的中心。“原来”“也”有一种突然领悟到、认识到的意思,要写出站在“今天”回望、追溯过往得到的认知,其中存在着比较和判断,要写出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提示语中的“成长”“变化”,提示考生写作的方向,不能够不重视。“变得”“学会”“懂得”就是要求考生写出“成长”“变化”的具体过程,不能流于简单、空泛。而“坚强”“谦虚”“感恩”等褒义词,其实已经明确限定了加强个人修养、完善自我道德等内容。考生在自主补填横线上的内容时,可以参考提示语,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补填上最能表现自己个性的词语。

这个题目就是要引导考生反思自我。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生活经历和积淀。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人物和事件,表达出真情实感。彰显自己鲜明的个性。

综上可见,中考作文并不可怕,也没有什么神秘性可言。中考作文就是要求我们中学生写自己的生活,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真切感受。中考作文,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心中。

猜你喜欢
命制作文题审题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例谈不等式题的命制方法
“三招”学会审题
高中历史试题命制中需把握的相关要素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由命制唐朝使职选择题引发的思考
对一道中考题的命制与解析
避实就虚,理重于情——感受2014年高考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