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心里有群众, 基层工作就有干劲

2019-11-13 01:57刘辉
当代党员 2019年21期
关键词:老谭武陵万州区

刘辉

三年前,我带着一腔热血和抱负,奔赴重庆基层农村,虽踌躇满志,但仍有几分迷茫。

三年后,我漫步在乡间小道,徜徉于自然画卷,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多了几分坚定,不再彷徨。

我所在的村叫复龙村,属于万州区武陵镇。全村耕地面积不仅少,而且零星分散在半山腰上。大山深处的小村庄,群山环抱,流水淙淙,神秘而宁静,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成为村民们跟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闭塞的环境、落后的交通条件让复龙村成为了市级贫困村。

2018年11月8日,我起了个大早,准备到复龙村7组谭心树家中走访。和往常一样,我骑着摩托车绕过曲折回旋的山路,穿行于羊肠小道和徒步台阶之间。去老谭家的小路几乎被肆意生长的杂草全部掩盖,拾级而上,裤管和杂草之间的摩擦声不时“嗤嗤”作响。来之前没和老谭约好,他紧锁房门,很早就去“大梁山”挖药材了。我顺着老谭声音的方向找到了他,老谭指着地上一大背篓中药材说:“今天收获很大。”我从老谭手上抢过装满药材的背篓,朝着他家的方向走去,路上和老谭说起我即将离开武陵镇,离开复龙村,去新单位报到的事情。老谭开始沉默不语,满脸愁云,只见他一边想事情,一边把烟斗从嘴里抽出来,小心地用手指按一按里面的烟灰,烟斗灭了。“你来这三年,我们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怎么就走了呢?”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驻村期间的一幕幕在脑中浮现。

驻村伊始,村里脏乱的环境、简陋的村委会办公室、群众的不理解……一切都与我想象中的大相径庭。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冲垮了我年少轻狂的豪言壮语。眼前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我出生在农村,对农村再熟悉不过;但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脸庞、陌生的风俗民情又使我略感不安。无论如何,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如何更好地服务一方百姓,如何带领他们增收致富等问题,成了我进村伊始急需解决的一个个难题。

刚来村里的第一个月,思量最多的就是如何与老百姓拉近距离。我天天往村民家里跑,一边听他们聊天,一边琢磨他们的发音,慢慢才听得懂当地方言。长期在村里面走一走,遇到村民就主动上前去寒暄一番,就这样慢慢与村民熟络了起来。为更好地融入老百姓,我开始刻意去“装扮”自己。秋冬两季就两身黑色衣服和一身迷彩服,夏天长期穿单色衣服。很多年纪大的老人可能记不得我的脸,但是一看我长期固定的装扮,就能很快认出来。

2018年12月24日,万州区武陵镇复龙村7组。谭宜梅老人拉着我到自家的水池旁,拧开水龙头,自来水“哗哗”地往下流。老人激动地说:“你没来之前,我们要到远处的大水沟里去挑水,水又不干净,一下雨就变黄,现在我们有了干净的自来水,再不用愁挑水。”

一直以来,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成了复龙村7组3户人家脱贫路上的“拦路石”。入户的过程中,谭心树和杨应杰老人向我多次反映了关于水的问题。虽然在不远处有一口三米见方的蓄水池,但长时间无活水流进来,时间越久水质就变得越差。“流水不腐”,只有重新找到活水,才能彻底解决安全饮水问题。我和老谭多次穿丛林,跨田坎,终于在500米远处的丛林里找到了合适的干净水源,我们在出活水的地方深挖成塘,蓄水、澄清。我也及时给镇里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作了汇报,向镇农服中心申请了几百米水管。第二天,我们冒雨将水管按照之前布置的路线安装完毕,爬坡下坎、穿越丛林,雨水连同汗水挥洒在大山深沟里。

谭心树是一名退伍老兵,也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他年轻的时候,妻子就去世了,两个儿子也常年不回家,长时间的独居生活使老谭的性格变得有些古怪。老谭的特殊情况自然令我多了几分关注,久而久之,老谭就成了我在异地他乡认的第一个“穷亲戚”。我每个月都会去老谭家几趟,每一次刚到路口他都会跑着出来“迎接”。我有时会给他带去一些旧衣服和家庭常用药品,有时会陪他唠唠家常,谈谈心,解解闷。简单的嘘寒问暖和短暂的陪伴已让老谭感动不已。

王万生是村里一位有着42年党龄的老党员。最近几年,他因为身体的原因,很少参加村党支部的“三会一课”。村里像王万生这种情况的老党员还有很多。为了有效解决村里老弱病残党员集中学习有困难的问题,我和村里几位年轻党员干部想到了给老党员“送学上门”,开院坝会集中学习的法子,及时把党的创新理论原汁原味地讲给每一位老党员听,确保村里每一位党员在学习教育中不缺课、不掉队。

2016年、2017年,我先后获得“万州区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个人”和“万州区最美基层干部”荣誉称号。面对组织的认可和百姓的赞许,我更觉律己之心可贵。从此,我扎根基层,描绘“初心”画卷的决心也更加坚定。

基层干部应勤修“为民”内功,俯下身子,甘当“小学生”,真真正正悟透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要甘做为人民服务的“教务员”,攻坚克难的“新愚公”,比别人吃更多的苦,流更多的汗,才能在火热的生活中“接地气”,养成朝气、锐气,焕发激情、热情。在来到基层之前,如果我们有所知、所获,到了基层以后,会获得升华和净化。对我个人来讲,确实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往后的工作中,如果我们有什么真知灼见,如果我们走向成熟、获得成功,如果我们熟谙民情、贴近实际,那么全都是源于此、获于此。

如今,万州区武陵镇复龙村一幅脱贫攻堅的彩色画卷已铺展开来,帮扶成果暖人心间,越来越多复龙村的乡亲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新生活。回味这三年的驻村工作岁月,像一杯茶,第一口苦,第二口涩,第三口甜。三年的时间里,我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以农村为家,拜农民为师,用一颗忠诚的心诠释对基层工作的热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农村的广阔舞台上不断攻下一个又一个农村工作的“娄山关”“腊子口”。如今,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彰显“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的最美馈赠。只要心里有群众,基层工作就会有使不完的干劲。

(作者系万州区委研究室干部、万州区武陵镇复龙村党支部原副书记)

猜你喜欢
老谭武陵万州区
创新发展的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万州区天津医院
前进中的重庆市万州区中医院
“债主”老谭
暗喻
『武陵追梦』湖南省文艺家采风创作活动艺术作品选
自作诗《武陵追梦》(书法)
一次成功的破袭战——谈奇袭武陵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