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 汪洋
(湖北省黄石市档案馆 黄石 435000)
集群是我国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思维和政策工具,在档案界,主要侧重于对档案资源和档案网站的集群研究。本文选择以集群的视角,分析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国家综合档案馆网上展览建设基本情况,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有所裨益。
集群较早运用于产业领域,以其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规模效应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目前比较权威和公认的“集群”概念是由波特教授提出的,即“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定领域,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它们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而联系在一起”[1]。集群的特征表现为:地理分布存在临近性和分散性、行为主体具有独立性、网络结构的互通性、功能的同质性和关联性、分工与协作的专业性、资源的可共享性和增值性等特征。[2]集群的实质是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益的最大化。其要求是集群内的各个单元相互协作、协同,实现资源共享,发挥整体效益。集群效应是相关企业和机构聚集于特定的地理区域而使得各成员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如低成本、多样化、差异化、创新优势等等。集群效应有正效应和负效应之分,存在一定的风险。目前,国内档案界对集群效应的研究有政府文档集群化管理的路径探索,更多的内容集中在档案网站集群系统的建设,已有湖北省、河南省档案网站集群系统建设的成功案例。采取统一规划、集中建设的模式,建立三级网络体系,杜绝了重复投资、各自为政的现象,实现了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共建共享,形成档案网站建设规模效应,促进档案网站跨越式发展。在“互联网+”环境下,档案部门要收齐管好用活档案,由封闭管理向开放管理,就需要充分发挥集群效应,推动档案信息互联、互通、共享。
网上展览又称网上展厅,它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是实体展览的补充和延伸,简而言之,就是传统实体展览的网络化展现。集群对于档案馆的网上展览而言,就是要建立网上展览集群,走协同发展的道路,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发挥1+1大于2的整体效应。建立武汉城市圈网上展览集群可使拥有共同文化生存空间和相同职能属性的圈内综合档案馆,打破行政隶属局限,整合共享网上展览资源,使新知识、新技术迅速地传播与扩散,形成良性的合作与竞争关系。群策群力,集合各馆优质资源,提高网上展览质量,提升社会影响力。
武汉城市圈是国务院批准的“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起源于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大武汉”建设规划。共同的历史渊源,共同的理念,共同的人文环境,毗邻的地域因素,为武汉城市圈区域档案工作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武汉城市圈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符合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起着领跑“中部崛起”的作用。早在2009年底,武汉城市圈档案工作合作机制就已初步建立,规定每年召开一次武汉城市圈档案局(馆)长联席会议,由城市圈内9个城市轮流承办,共同商讨“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档案工作存在的挑战与应对措施,探索档案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等。武汉城市圈9个国家综合档案馆实现了“异地查档、跨馆出证”,发挥了各档案馆馆藏的综合优势和互补效应,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城市圈档案馆际合作将延伸到圈内各县(市)区档案馆,做到全面覆盖。武汉城市圈档案集群建设对馆际、城市圈、省际协作方面,具有示范效应,将打破属地藩篱,促进档案资源的深度融合和优化整合,达到档案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现阶段,武汉城市圈网上展览集群建设仍处于探索期。
2019年3月11-15日笔者对武汉城市圈九个城市(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咸宁市、孝感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国家综合档案馆网上展览栏目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如表1):
第一,从内容上看,有的将“珍品荟萃”并入“网上展厅”,如孝感档案信息网、黄冈市档案局。有的将“珍品档案”和“网上展厅”分别作为单独的一级类目,如武汉市档案局。有的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内容置于网上展览中,如仙桃档案史志网。武汉城市圈九个城市网上展览多数为实体展览的数字化形式,内容主要为馆藏珍品和专题展览,主题多集中在抗战史、改革发展成就、地区历史沿革及人文宣传等。
第二,从资源的特色性来看,九个城市网上展览多注重挖掘本地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武汉档案网既注重宣传革命历史记忆,也关注民间生活百态,举办了独具特色的武汉市档案系统迎十九大摄影大赛作品展。孝感市档案局推出闻名于世的孝文化(元代版的《二十四孝》中,该地的孝子有三孝),咸宁市档案局举办家风文化档案图片展,颂扬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良好家风。黄石市推出传统村落展和“两节”(国际乒乓节和矿冶文化旅游节)活动成果展,宣介本地悠久的农耕文明、矿冶文明和国球精髓。
第三,从技术手段来看,多数仍为图片+文字的静态展示。咸宁市档案局的网上展览具有分享功能,可一键分享到微信、新浪微博、QQ好友、人人网等,传播范围广。孝感档案信息网中的“视觉孝感”则从视频角度,全方位展示“董永故里”的城市记忆、生态建设成果等。武汉市档案局的网上展览以Flash Page Flip形式,如翻阅书籍一样在线观看展览,具有放大、缩小、全屏观看、选择背景颜色、声音开关、打印等功能。网上展览图片格式多为JPG,一次展览的图片数量多控制在100张以内。视频多采用AVI格式,分辨率高,易于集群管理。
武汉市档案局起草了《2012年武汉城市圈档案文化网上展览资源共建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分别从组织运作、建设步骤、技术要求等方面做了统一部署,并完成“城市圈档案文化展览”网上展览及专题数据库,对网上展览集群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表1 武汉城市圈国家综合档案馆网上展览基本情况表
3.1.1 网上展览提供信息少
多数档案信息网仅注明发布展览的时间,未说明资料来源,亦无浏览人数统计及图片打印和下载服务;有的档案珍品仅提供图片,并无必要的文字说明;有的网上展厅仅有文字阐述,图片无法显示。诸如此类,没法为公众提供完整确切的档案信息。档案网上展览主题单一,内容缺乏深度,多为反映社会发展的应景之作,较少关注民生,无法满足公众知识诉求。
3.1.2 网上展览提供信息滞后
档案文化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其载体形态,由甲骨、金石、简牍、缣帛、纸张演变为如今的磁带、光盘,可谓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脉络和见证。其记录方式有符号、图形、文字,其记录内容涵盖政治、经济、自然、地理等,体现特定历史时期文化的留存与变异,是时代的缩影。而多数网上展览仍停留在红色革命展的爱国主义教育中,未与时俱进,发掘现代档案文化元素,彰显时代特色。
3.1.3 网上展览链接渠道少
武汉城市圈九大国家综合档案馆均只展示本市的网上展览栏目,未涉及其他城市的档案文化宣传,更无相关的链接网站。这种偏安一隅的局面,使公众要想了解某一城市的网上展览资源,就必须登录相应城市的档案门户网站,而无法通过一个网上展览界面,迅速链接到其它的网上展览页面,以节省时间,了解更多的网上展览资源。武汉档案信息网曾经设置了“城市圈档案馆文化展览”栏目,但圈内其他国家综合档案馆要想掌握网上展览具体情况,仍需依靠武汉档案局提供的光盘,不能实现在本市档案信息网上同时了解城市圈网上展览整体概况,实为憾事。囿于以往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始终以保守姿态,自扫门前雪,不利于网上展览资源的共享和扬弃发展。
北领地金矿类型主要有造山带型金矿(石英脉型),铁氧化物型铜-金矿,与侵入岩有关的金矿,太古宙绿岩带条带状铁建造(BIF)型金矿,班岩型铜-金矿,矽卡岩金矿与不整合面型U-Au矿等。Pine河造山带经多期变形,基底为粗碎屑沉积岩,盖层为细砂岩、页岩、玄武质砂岩,Tanami地区为杂岩体,两个地区均产有变质期前矿床,也有后期石英-硫化物(网)脉矿床,但总体Pine河造山带及Tanami地区金矿类型为造山带型(石英脉型)金矿为主。Tennant河地区则由多期变形的粉砂岩、火山碎屑沉积岩等组成,矿体与切割浊积岩的磁铁矿-绿泥石筒状体有关,主要产出铁氧化物型(IOCG)金-铜矿。
武汉城市圈是国务院批准的“两型社会”建设的综合改革试验区,为的是实现各城市间的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使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得到最优配置,达到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以武汉为中心的九个城市,在地缘上相近。在历史文化上,同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上,息息相关。受行政区划的不断变迁影响,武汉城市圈内的档案资源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这就为城市圈内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共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可靠保障。1+8城市圈模式的网上展览集群建设虽已初步拟定了共建方案,规定“在武汉城市圈局(馆)长联席会议组织框架内,由武汉市档案局牵头,成立城市圈档案文化网上展览资源共建小组”,城市圈内各档案局自行选题,将展览资料统一送交武汉市档案局,由武汉市档案局负责网上展览资料的运作、维护和技术处理。此举,使网上展览集群建设有了统一的管理组织机构,统一的标准规范,相对集中的运作模式。但尚未形成档案展览专题,即就某一展览主题(具有时代特色的、群众关心的热点或体现深厚档案文化底蕴的城市圈展览资料,或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集聚圈内档案馆展览资源,集思广益,联合办展,突显展览集群的规模效应。或就网上展览相关技术难题,召开研讨会,协同攻坚。
知识产权是对智力成果的垄断保护,强调个体利益。资源共享是对有限资源的社会公用,着重公众需求。网上展览属于一种数字化信息资源,也应充分体现对档案信息原始提供者的尊重。武汉城市圈档案文化网上展览项目,多数未注明所引用档案图片和背景介绍文字的来源、下载及复制等使用权限控制等。一则不能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二则不尊重创作者的劳动成果;三则易引起产权纠纷,违背在法律支持下,开展资源共享建设的原则。
网上展览制作成本较低,将实体展览的图片文字,制成电子文本,再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就可上传至档案门户网站。网上展览集群建设不仅需要多媒体技术、信息加工处理技术、信息动态维护技术,还需要保障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实用技术、专题数据库的制作技术等。档案部门相较于其他机关单位而言,资金来源单一,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配备、技术条件等略显不足。再者,网上展览相较于实体展览而言,是一种新生事物,存在诸多优点,但整体发展还不成熟,缺乏必要的信息共享技术支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网上展览集群建设。关乎网上展览的理论成果,笔者目前只看到国家档案局组织编写的《档案网上展览制作方法》(2013年8月第1版,中国文史出版社),该书对网上展览的网页制作、动画技术(GIF网页动画、二维动画、虚拟展厅、流媒体技术)等作了系统介绍,但未从集群视角,分析网上展览建设存在的技术瓶颈和现实困境。武汉城市圈档案网上展览的设计与制作缺乏系统的归纳总结,亦无程式化的模式可借鉴,在网上展览的技术层面,存在较大局限,更遑论网上展览集群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第一,强化档案开放意识。档案资源共享的前提是档案信息开放。在我国的封建社会时期,档案是统治者临民治事,维护特权利益的工具,甚少为普通老百姓开放使用。长期以来,档案部门又受“重藏轻用”的观念影响,终致“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局面。网上展览资源共享符合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档案部门要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依法开放档案文化展览资源,及时更新和完善档案网上展览系统。
第二,丰富馆藏档案资源。馆藏档案的广而全、全且精,能为网上展览提供源源不断的可靠素材。要加大档案收集和整理工作的力度,从源头上保证网上展览资源的质量。档案收集范围不仅要包括文书档案、专门档案、科技档案,还可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民生档案等。除传统的纸质档案外,还应包含非纸质档案的收集。在注重历史档案征集工作的同时,也要关注当下带有鲜明时代印记的档案资料,确保馆藏档案的门类齐全完整,内容包罗万象。
第三,形成特色展览资源。档案文化最核心的内容是原始记录和社会记忆,它产生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具有浓郁的地域性特征。武汉城市圈九个城市的档案文化各具特色,如武汉的古琴台文化、黄石的矿冶文化、咸宁的“五七”干校文化、天门的茶经文化、潜江的曹禺文化等,是城市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浓缩。在网上展览上,推出这张张档案文化名片,无疑对提升城市知名度和促进经济发展有所裨益。
第一,统一规划管理。武汉城市圈档案网上展览,要避免分散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实现信息资源集群建设,就需要一个集中的管理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形成城市圈—市—区分级领导,共商网上展览的新理念、新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攻坚克难,共同受益。
第二,制定标准规范。城市圈内的档案网上展览资源在制作理念、管理水平、技术含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要实现集群管理,就需营造一个基于共同话语权的合作交流平台,避免门户之见。即建立一系列标准体系,如网上展览信息资源加工标准、信息传递标准、信息开发利用标准等,逐步实现规范管理。
第三,搭建网上展览专题平台。整合城市圈档案网上展览资源,构建一个完备的城市圈档案馆档案文化展览专项系统,完善检索系统设计,提供查询网上展览各类信息服务,使公众随时随地了解到九个城市档案文化实体展览和网上展览的基本概况和最新资讯,便于各城市间的网上展览资源互通无阻和高效共享。
第四,扩展链接渠道。正确有效地使用网络链接技术,使武汉城市圈档案网上展览资源能够相互链接,在充实城市个体网络信息资源和扩大档案文化影响力的同时,也促成了城市圈档案网上展览资源的共享共建。
妥善处理网上展览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遵守《知识产权保护法》《网络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正视网上展览资源的版权问题,努力做到:①准确注明图片、文字等的来源,未经资源所有者同意,不得在网络上引用其成果。②采取正确的网络链接方式,以防侵犯他人版权。③设置用户访问权限,运用技术手段限制网上展览图片及文字被非法复制、蓄意篡改和不正当途径的下载、打印等。随着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进程的加快,资源共享需求的日益强烈,网上展览的共享性与知识产权保护的独占性之间的矛盾也愈演愈烈,维护档案资源所属者的权益,变得尤为复杂和困难。
实现网上展览集群建设,技术问题是关键。一是城市圈各国家综合档案馆应打造好网上展览栏目,选择适宜的主题,深度加工档案数字信息,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有效组合各类文字、图片、声像等,将网上展览办得有声有色,易于群众接受。做到“展览主题明确、图片清晰可辨、文字详尽可考、视频播放流畅”,对展览的主题思想、展览的历史背景等作必要的文字说明,注明展览图片和文字的来源,发布时间、点击率等,对展览资源进行必要的复制、下载限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二是适应掌上阅读的趋势,利用新兴媒体“两微一端”(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拓展档案网上展览宣传空间,将微信公众号作为宣传主阵地,
制作和上传精品档案网上展览,扩大档案网上展览辐射面。三是武汉市档案局负责城市圈网上展览专题数据库的日常维护,对圈内其它档案馆报送的网上展览资料进行统一的技术规定和整改。如展览主题分布、图片的规格、视频格式、展览资料的版权等。四是强化网上展览安全管理。网络是把双刃剑,给人们带来获取信息便利的同时,亦存有信息安全隐患。互联网上的各类病毒、木马、非法入侵等等,防不胜防,应采取高端防火墙技术保障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武汉城市圈档案网上展览资源共享,可通过网络平台,建立一个共用的局域网,运用用户身份认证、密匙技术,控制非法进入,仅供城市圈内部成员使用。再者,通过网络维护管理,做好档案共享资源的备份,防止外部网络黑客、蠕虫等的攻击,而致使共享资源被窃取。最后,配备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档案网上展览共享资源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武汉城市圈档案网上展览资源集群建设,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与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主流趋势相契合,能够实现有限档案信息的无限利用。网上展览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的,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将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网上展览亦会日臻成熟,成为实体展览的最重要补充形式。网上展览资源集群建设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无限扩大档案文化的社会影响力,使人们真切领悟历史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从而营造全社会珍视档案、重视档案工作的良好局面,使档案事业全面开花,得到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