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德清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第五中学 福建 漳州 363705
在普通的农村中学,特别是在这个高度追求升学率的冲刺下,体、音、美等科目在多数学生的心目中形象极为模糊,所以上课的情绪多是付诸随便的态度,更谈不上学术的追求!这对任课的老师的我来说,无疑是个难题!那么如何来引导和扭转这种局面,使他们走上兴趣的路儿呢?我想从这几个方面结合,首先是教师对本行的工作投以蛮强的热情和信心。教师,可以说是学生心目中的楷模,而知识广博,师德高尚,便是一种闪光的标志!其次备好每一堂课是很重要的,其中包括学生的心理、行动都要有较深入的去了解,这是教学取得胜利的前提条件。
目前,我们的农村中学,教学各个方面的设备尚为欠缺,给美育教学造成一定的困难。再者,学生的美术方面素质基本上较差,往往跟不上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训练。就说那欣赏课吧,碰到这种题材,通常仅能凭教师以本为本的讲解,而学生体会到的常常是绘画中的故事性,而很难竟会其中的技巧和艺术性,我想假如这种课题能收集较为丰富的资料,再配和以电教方式,通过一次或多次的详细、全面的分析,学生或许能收获更多。再如初中美术第三册,铅笔风景画部分,学生好没有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而对铅笔画调子的表现是一种盲目的自发性,所以画面什么花样都有,乱七八糟的。另外,从物体的造型上也是随随便便的,忘乎所以!其次,中国画技法部分,授课也较为棘手。在这章节的训练中,既要求学生掌握树木、山石的结构法,又必须学习简单的用墨技法。这对于平时练习书法的同学还好些,而大多数学生这方面的基础几乎是一片空白,像这几种情况,教师就必须转换多种教学方法。
我拿这个铅笔风景画来说吧!在学生没有什么基础的情况下,教师一方面应当多收集些这种素材,或亲自画几张不同类型的铅笔风景画来进行讲解,着重从他们的基本造型,以及由于光线不同引起明暗变化形成调子来进行详细的分析,当然能结合一两张静物画加以比较清晰的认识,然后才动手尝试临摹,最后到引导写生,这样有个阶段性的进行,作业会比较满意,效果也好。另一方面,课时的安排要适当延续几节课,才能达到训练效果,否则就像走马观花或蜻蜓点水。
在说中国画技法部分,我想应当花些时间把树木、山石的基本结构,纹理讲得清楚、透彻,然后试用铅笔勾画,上少许的明暗调子,经过训练数次,在用墨勾学染,这样才不会使学生对此课题无从下手,或慌张,甚至没有信心!从另一侧面,也强调学学课余时间练习书法临摹字帖。这样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中国画技法的掌握。
还有一点就是要抓住学生的兴趣倾向,结合要求,因材施教。有一部分学生对白描或山水花鸟走兽爱好各异,这种情况要个别的给予不同的引导,使他们从形象到技法的认识,从局部的兴趣到全面的爱好。
我授课是初二年段,有快、慢之分,所以各班学生的素质差距很大,教师有必要说说教学要求,对于接受能力较好而又勤奋、好问的学生,可以多布置指令性的作业,给予教深刻的授学,严格要求,并尽量多找些资料供他们参考,从而引导其创作,搞些装饰性或抽象的想象画,而且不定期举行班级评比活动、班级画廊,对兴趣浓厚、素质佳者多在班级给予表扬,这样很有吸引力和鼓励性。通过以点带面,促使课堂潜在着你争我赶的劲头。
其次,要使我们教学成功,教师千万不能以应付或冷漠的态度,而是多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接触,经常性推荐或亲自组织他们参观学校、县级书画展览,从中开拓他们的眼界,提高审美能力,这样也会进一步引起他们训练的兴趣,然后逐步引导和交流,学生也会很乐意接近老师,探讨的话题多了,认识深刻了,教学便能顺利地进行。
然而,素质不好,兴趣低下的同学有相当一部分,也往往是使教师极为头疼的。欲引导他们走向兴趣,却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但不能气馁,为师者更应多以热心的引导和鼓励。比如,课堂上先试用较低的教学要求,偶尔强迫他们完成作业,然后逐步施加压力。另一方面在其每次的作业上,多些诚恳评语,指导他们优点如何发挥,缺点怎样的避免,这样会慢慢地去改变他们听而不动手的收音机状态,而当他们有些基础时,这就好办了……
另外,在与学生课外谈心时,经常启发他们学习绘画的技巧。以及结合工艺设计的使用价值、美术的感染力,给予他们一种美的生活是离不开美术创造的意识。另一方面是从教师的行动上进行潜移默化。比如说,我每次把学校的艺术周、联欢会、运动会的场面以及周期黑板报都布置得较为成功、隆重,而且认真抓好每个时机,让一些学生亲自动手尝试,配合教师工作,从这愉悦的气氛中,让他们真正体会美术在生活中的位置。
总之,欲使我们的教学顺利进行,而且真正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及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教师须付出较大的代价和努力。这一年多来,我寓教于乐,教学相长,确实取得较大的教学成功。收获的季节不会辜负辛勤的耕耘,98 年度我们初二年级有五个人次参加县级中学生书画比赛,其中三人获奖,三等奖二名,二等奖一名,且生活中师生一片情意融融。在这教与学,辛与苦中总觉得体会到几分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