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芬儿
浙江省慈溪市宗汉街道曙光实验小学
目前,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仍旧有很多教师采用题海战术,用标准答案限制学生的想象力,未能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全面了解核心素养的价值与内容,根据新课程标准、素质教育的要求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任务。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具备的一种品质和能力[1]。我国的社会和经济都在近些年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我国也已经踏入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在社会上立足的前提就是其学习能力的高低。如果学生在学习语文时,能够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那么将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实现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核心素养能够使学生具有细腻、真实的情感,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可以主动地去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分析能力等。
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新课程以及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同时为语文学科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学习更多的教学手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也是新时期教师的责任与义务。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还需要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思考、勤于思考。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历史将语言作为最宝贵的遗产赠与我们[2]。汉语的结构较为复杂,即使是相同的字词,不同的顺序就会有不同的含义。因而,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格外重视语言结构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准确运用语言,这样才能够建立健全学生的语言知识体系。
例如,教师可以课堂上举办一些辩论赛、演讲比赛、成语接龙等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机会,学生需要学习并掌握更多的词语,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比如,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积累词汇和写作素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在阅读时,需要将遇到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学生需要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揣摩这些语句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并将积累下来的内容化为己用,在锻炼自己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课文值得教师和学生认真地学习、反复地品读。同时,课文是提高学生语言感受能力的最佳素材,而这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措施质疑。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朗读课文就是其中最基础的环节,同时也是加深学生对课文理解的重要措施。朗读有好多方式,例如分角色朗读、齐读、默读等。学生需要在朗读时要拥有饱满的情绪,能够朗读出文字背后所雨涵的情感,这样才能够实现朗读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这也是增加学生语言感知能力的重要方式。无论是教材上的优秀片段,还是课外阅读材料中的优秀片段,都是值得学生背诵和记忆的,学生需要深入探究其中的奥妙,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财富,在写作中发挥其价值。
例如,教师在教学《狐假虎威》这一课时,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教师要选出两名学生分别扮演故事中的狐狸和老虎,朗读课文中各自所说的话,剩下的学生要扮演其中的兔子、野猪、小鹿等。通过有趣的角色扮演,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稳步提高。
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学生口语的表达能力、语言结构的运用能力都是一种表现形式。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更加重视学生思维方面的培养和发展[3]。教师要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当做是教学重点,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实现学生写作能力、阅读能力的稳步提高。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就需要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教师在教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时,就可以让学生根据题目来展开想象,切勿给学生限定条件,而是要让学生自由地去发挥。在教师教学完该课文后,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课文内容的仿写。又比如,教师在教学《狐狸分奶酪》这一课时,就可以鼓励学生续写故事,让学生想象接下来故事的发展。当学生经过多次想象力方面的训练后,能够实现其创作能力的激活,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把握,使学生能够掌握文章结构的梳理方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聚焦核心素养,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利用不同类型的文章,带领学生感受不同的情感。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大胆地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人为素养,从情感教育出发,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