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帝国主义
——从周宁的《鸦片战争》说开去

2019-11-13 09:55:17王舒妍华南师范大学510631
新生代 2019年12期
关键词:周宁论调威胁论

王舒妍 华南师范大学 510631

2018年7月30日英国新任外交大臣杰里米·亨特同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举行第九次中英战略对话,双方一致同意,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和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抵制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亨特强调,在国际局势的关键节点,英中应加强战略沟通与协作,共同应对挑战。

事实上,中英之间的贸易早有渊源,回溯历史不难发现中英之间的贸易并非一直融洽和谐,而是充满冲突与血腥,其中尤以17、18世纪以来中英之间的贸易摩擦最为突出。18世纪,英国借助工业革命迅速崛起,而中国在闭关锁国的自我封闭中止步不前,在此背景下,英国利用鸦片一步步腐蚀了清朝统治者沉醉其中的“天朝上国”。在攫取了诸多利益达成殖民扩张目的之后又在文本上制造一个所谓的“鸦片帝国”,周宁教授在他的《鸦片帝国》中详尽地论述了这一观点,也解读了当时西方相关学者丑化中国形象的论调,剖析了英国在鸦片贸易及鸦片战争中的侵略本质,颇具借鉴与思考意义。

“中国就是一个抽鸦片的国家”这一论调只有放在西方的东方主义想像语境下才能理解其背后隐藏的深刻含义。由此可见只有将西方关于中国特定的论调放在相应的历史情境下才有可能理解洞察隐藏在背后的意图动机。基于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近年来直至今天被不断鼓吹的“中国威胁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成长与进步世界瞩目,近些年来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这在博得世界各国认可的同时也引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恐慌,它们不仅试图在现实中打压中国更企图在舆论上牵制中国,于是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就这样应运而生,而这与一百多年前英国所制造的一系列“鸦片话语”在某种程度上是极其相似的。

英国在成功制造“鸦片话语”的同时也确立起了一套东方与西方的话语体系,这一体系远远超出地理范畴,而是一种带有等级色彩的秩序体系。在这一等级体系下,所有恶劣的品质都是带有“东方性”的,都是东方人身上所具有的特征,而相反西方人身上则几乎都是优秀的品质,这种倾向时至今日在西方国家中仍有所体现。然而结合周宁教授的观点,这种所谓的东方本质与西方本质都是某种文化构成物,其想像与虚构成分要远远大于真实。【1】这其实是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时代意识形态的产物,而今天东西方二元对立的观念秩序,实际上也是起于18世纪成于19世纪的西方现代文明的一种文化偏见。

在英国的话语体系中,中国奇特的东方性首先表现在自足封闭、稳定僵化上,这一观点可以在卫三畏的《中国总论》中看到,只不过卫三畏一开始只是客观地描述事实,但在西方学者的不断强化下,中国的封闭逐渐带上了彻底的反面性。此外,中国的东方性还表现在单一性和停滞性,这与中国的守旧文化、专制政治直接相关,这不能说没有道理,诚然,封闭让中国脱离了世界潮流也尝到了苦果,但西方对此的强调未免太过夸大。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文本与现实上的一系列行为意在扩张,在文本上却将叙述成文明战胜野蛮的史诗,甚至于在他们的美化下鸦片战争是为了让中国觉醒,火烧圆明园的暴行也被表述为斟酌再三的惟一的合理的行动,不可否认英国的打击在一定程度上警醒了清朝统治者也让看似一谭死水的中国社会有所触动,并进行了一些变革,但这仍然不能掩盖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帝国主义本质。不管从道义还是从维护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中国反抗西方侵略都是合情合理的,但在西方的文本中这竟是对抗世界,由此可见西方不仅将自己作为世界的中心,亦是在对自己的帝国主义行径进行辩护。

最后作者还提出一个颇有创见的观点:“西方人首先在现实中通过经济贸易、政治军事手段,制造了一个‘鸦片帝国’,然后又在文化观念中,通过话语的原型化过程,制造了一个‘鸦片战争’的他者形象。并围绕着鸦片中国的原型,赋予中国形象一系列反面的、否定的东方性特征,从而使西方对中国的所有殖民扩张暴行,都获得了话语中的正义性。”【2】英国成功地利用鸦片击垮了清王朝,将中国人描述为“男女僵卧吸食鸦片烟”,并将此作为侵蚀世界的邪恶形象,这本就是英国一手炮制的,然而达成目标后英国又将吸食鸦片的中国人作为一种恐慌,最后又形成了所谓的“黄祸论”,而后的义和团运动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应验了“黄祸论”,但不管怎样,英国的帝国主义是一以贯之的。

今天世界已向和平发展的方向演变,世界格局也已呈现出多极化发展的趋势,然而在一超多强的现状下,美国竭力推行霸权主义,从干涉台湾问题、插手亚太地区问题到鼓吹中国威胁论乃至最近中美贸易战打响,这既反映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面对中国不断崛起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的恐慌也折射出帝国主义的影子。著名澳籍华裔历史学家黄宇和先生也指出帝国主义并非一劳永逸,许多英国学者美化鸦片贸易及鸦片战争的论调就是好的见证。今天的帝国主义只是以另一种更加隐蔽的形式表现着,既有政治上各国之间的博弈亦有文化上的渗透,倘若我们没有保持高度的警惕想必可能会再次遭受沉痛的教训,因此我国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已经取得了相当多的成就,但仍要时刻警惕帝国主义,保持高度的敏锐性,确保我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猜你喜欢
周宁论调威胁论
LARPing in China
西方学者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污名化论调、危害及其正确应对
理论探索(2021年3期)2021-08-30 09:56:33
周宁生态茶园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8:04
新一轮“中国威胁论”话语的形成、特点和反制
时代人物(2019年29期)2019-11-25 01:34:54
到底怎么对自己
文苑·感悟(2018年12期)2018-12-07 03:19:14
中国黑客的现状、评估与治理
声屏世界(2018年12期)2018-03-10 13:53:26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海峡姐妹(2017年9期)2017-11-06 08:39:37
草根论调
金色年华(2016年8期)2016-02-28 01:39:40
批驳反腐败歪论
党员文摘(2015年6期)2015-05-30 10: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