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江波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广汉分院 四川广汉 618307
《飞行英语口语》课程是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飞行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作为该课程的任课老师,笔者发现该课程的教学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大部分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把自己当成了教学主体。2. 教学过程缺乏趣味性,教学模式单一,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 教学效果评价模式单一,忽略了学生综合口语能力的提升。4. 忽略了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一味的想要提升和拔高。
本研究选取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广汉分院飞行三大队2018(04)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行动研究法作为主体研究方法,配合使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等,旨在探索出一种新的《飞行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模式。
本研究的实验对象是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广汉分院飞行三大队2018(04)班的学生,总共33名。学生中总共有23名通过了大学四级考试,10名通过了大学六级考试,整体的英语基础属于中上游水平。
本研究所选用的教材是由中国民航出版社出版,陈方教授主编的《飞行英语口语》教材,共包含5个单元,七个课程的内容。每个课程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为第一部分听力练习,第二部分对话练习,第三部分图片描述,和第四部分话题讨论。教材内容总体以口语练习为主,听力练习为辅,话题选择由易到难,难度逐步递增,紧扣中国民用航空飞行人员英语等级考试(PEPEC)的内容。
本门课程总共分10周进行,每周3个课时,其中第5、6、7课的内容分别用两周来完成。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课前准备阶段,二是课堂教学阶段,三是课后检测和辅导阶段。第一阶段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认真理解教材,借助网上优质的教学资源制作教学视频,导学案和PPT等。第二阶段的教学过程主要由单词讲解,听力练习,对话练习,口语问答和分组讨论几部分构成。最后一个阶段,教师会通过教学群布置和批改家庭作业,发放测试题等。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在结课之后,专业英语表达能够有较大提升,能熟练使用英语描述飞行过程中遇到的特情和不良天气,并且能灵活应对PEPEC四级考试中OPI的考试部分。
本次教学行动研究从2018年12月至2019年4月,共计4个月的时间。每一轮行动分为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四个步骤。
第一轮的的行动研究共包括3周课的内容。第一周课主要以复习巩固为主,从第二周课开始,授课内容正式进入飞行专业英语部分,笔者将授课内容分为听力练习,对话练习,图片描述和话题讨论四个部分。课程一开始,笔者先播放了一篇热身听力练习,学生们听得很认真,问题回答的也很正确。第二篇听力练习,难度明显加大,听完之后,部分学生明显感觉力不从心。到第三篇练习时,已经开始有同学心不在焉了。听力练习结束之后,笔者让学生两两结合,进行对话练习。笔者给了他们5分钟的时间进行自由练习,但发现学生们并不积极,之后又找了两组同学进行情景对话,效果也并不理想。第三部分图片描述,笔者将课本上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然后给了他们2分钟时间准备,之后抽同学起来描述,结果发现有些同学并没有认真准备,图片也描述得一塌糊涂。课程进行到最后一个部分,学生们已经明显丧失了学习兴趣,话题讨论时要么不参与,要么在闲聊,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
在第二轮教学行动开始之前,笔者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方式反思总结了第一轮教学行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1.听力部分难度太大,生词太多,听不懂。2. 教学缺乏趣味性,互动性不够。3. 教材内容选材过时滞后,缺乏吸引力。4.教学中缺乏适当的奖惩措施,不能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针对以上出现的一些问题,笔者对自己的课堂设计和教学安排进行了大幅调整。首先是增加单词讲解的部分,在听力练习开始之前,会先对一些生词难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讲解,解决了学生因为听不懂而失去学习兴趣的问题。二是增加了课堂展示环节,笔者将第四部分的话题讨论换成了课堂展示,将学生进行分组,分别上台进行课堂展示。三是教学素材的更新,笔者将书上比较过时的图片换成了一些时下关注度较高的图片,同时穿插了一些有趣的视频内容。四是增加了奖惩措施,将学生的课堂展示,课堂表现与其平时成绩挂钩,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调整之后,笔者又进行了为期3周的行动研究,结果发现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有了明显提升,课堂气氛变得非常轻松愉快,教学效果也十分令人满意。
第三轮行动主要解决学生作业完成不认真的问题。在本轮行动中,笔者对家庭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调整,由之前单一的单词背诵,换成了更有趣的口语问答和图片描述,这大大增加了学生对作业的兴趣。
本次行动研究可以算是一次比较成功的行动研究。这是笔者第一次将行动研究方法运用到飞行英语口语的教学当中。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行动研究模式,可以使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课堂设计和内容安排,进而探索出更加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