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会娟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上罗镇中心学校 四川 珙县 644500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告诉我们一定要多阅读书籍才能获得真知,同时也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语文课本中涵盖的文体较多,如说明文、记叙文、文言文等等,同时需要学生理解和记忆的知识占很大一部分,这就需要小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效的掌握,并且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是目前语文教师最应该解决的问题。
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直接决定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所以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然后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提升直接影响着语文知识的学习效率,接触到除了课本以外的知识,在阅读中养成文学修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无论多么努力的做题都不能提高语文成绩,实际上是没有抓住语文知识的重点,语文学科有自己的学科特点,重点在于理解和以及,他不同于数学、英语等学科需要大量的习题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对于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内容来说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就能见到效果,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沉淀过程,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每天都坚持进行阅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意识,从小学开始打下坚实的阅读基础。但是从目前的小学生阅读能力来看,大部分小学生在阅读能力上都存在不足,影响他们阅读能力提升的因素最主要的来自两方面:一是家庭因素,二是学校因素,两种因素相比之下学校因素的影响要远大于家庭因素,虽说家庭是每个学生的直接影响因素,但是小学生除了家庭以外,学校就是他们第二个“家”,对他们的影响更大。
相较于数学、科学等学科的趣味小实验来说,语文教学内容确实有点单一,文字阅读内容也略显枯燥,但是语文阅读内容并不抽象。为了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播放教材相关的课文,或者在课文中穿插几个有趣的寓言小故事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学习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教师可以在课前先将课件准备好,然后安排学生对课文先进性阅读,并且勾画出吸引自己的优美句子等等,然后待学生都阅读之后在用多媒体播放课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得像一幅画卷,“明媚的春天、枝繁叶茂的夏天、金黄的秋天、被冰雪覆盖群山的冬天”。然后教师在引导学生再一次进入课文,阅读和感受美丽的小兴安岭。通过这种方式让课堂变得活起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进而积累阅读经验,提升阅读能力。
过去人们常说“严师出高度”,现阶段已经转变成“名师出高徒”其意义很简单,一个教师的合格不仅限于他的专业和负责,还在于他高超教学水平和不停歇的丰富自我能力的信念,这才是优秀的教师。教师要不断的提高教学水平,对学生要有全面的了解,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阅读学习也是学生提升自我文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每一篇文章个都有不同的含义,要想学好语文知识,首先要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答疑解惑的作用,教学能力的高低决定教学质量的好坏,同样也影响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只有潜心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将最有效的阅读技巧讲授给学生,进而学生才能掌握阅读要点,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不成熟,思想就很容易被左右,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学生,除了家长以外教师可以说是影响他们最大的人,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高低与能够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是决定小学生阅读能力能否提高的关键,教师要不断的丰富自身教学能力的前提下创新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相对而言比较灵活多变,对于阅读的答案也不固定,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想法,积极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多重思考,教师也可以多种教学方式并用,幽默风趣地进行教学,让课堂充满欢乐,激发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语文的魅力,进而简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自身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