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蓉 浙江省宁波市五乡中学 浙江省宁波市 315111
引言:新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新课标的改革改变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模式,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强调了主动学习、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对学生学习、发展的积极作用,强调了实践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生物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新课标改革对高中生物实验的教学模式、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优化提供了众多帮助,从更加全面的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
高中生物实验大多数流程复杂、考点较多,需要学生进行较深程度的掌握,然而,由于课时、实验设备、经费等原因经常出现学生不能直观观察生物实验却要通过背诵实验过程的方式来学习生物实验,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新课标的推进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资源的整合带来了便利,使得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微课等信息技术和资源改善生物实验教学的不足,尽量提高高中生对于生物实验的了解程度,提高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并不适合生物实验教学,因此,改善教学模式十分有必要,这也是新课标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改善的主要方向之一.
探究式教学模式十分符合生物实验的实际情况,无数生物学家的科研发现都经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进行推断、实验验证、总结成果、评估成果等过程,这与探究式教学模式不谋而合.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导并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过程,并通过实验成果去验证自己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假设,这样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们全面掌握生物学知识、深刻理解生物实验技巧,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科学精神.
合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来解决问题、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学习能力、实验技巧,还可以通过互动、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全面提高高中生的综合实力,对学生视线全面培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经过实践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模式卓有成效,比较有利于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新课标改革.
多年的应试教育不仅限制了学生们的思维,也限制了教师们的思维和视野,"标准答案"对教师和学生的吸引力超乎想象,因此,想要鼓励学生们进行创新思考和实验,必须先抛弃"标准答案",在没有正确答案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和实验才能够真正有效地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例如:教师和学生可以在学习完有关"酶活性"的教学内容后思考当时的生物学家为什么这样设计实验过程,有没有其他的实验方式能够达到同样的实验效果等,利用这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逐渐开拓学生们的思维和视野,使他们不受"标准答案"的约束.科学的前进是建立在不断的质疑之上的,科学家们在不断质疑前人的结论的基础上推动科学的边缘向外扩展,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的科学体系和样貌.教师应当在生物实验教学中逐渐鼓励学生将疑问表达出来,不安于"标准答案"和前人的结论,敢于用实验和事实去质疑和挑战"真理",例如:"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为遗传物质是DNA提供了实验证明,有少数量的学生观察到了与教材描述不符的现象,不应当轻易放过,教师应当鼓励学生针对实验现象进行大胆假设、反复求证,鼓励学生正视与他人、与前人结论的不同,鼓励学生质疑已知"真理",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
实验室中含有大量的药品、试剂、危险设备,例如:丙酮属于有毒试剂,酒精灯属于危险设备,实验室中应用电能对于学生来讲也有一定的威胁.因此,无论是教师在进行生物实验前的教育和嘱托,还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现,都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他们重视起处于身边的危险源,在今后的生物实验中尽量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生物实验过程虽然不如化学实验会产出大量的危险物质,其中产生的废弃物、废气、废液都有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教师在生物实验教学中需要做好环保知识的普及,使学生了解到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质的危害,并掌握正确处理这些废弃物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结束语:新课标从影响教师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进行了改进,弥补了学生实验技能、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培养空白,在此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是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质量、效率的重要力量,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