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迅
学前教育不仅要求广大教师们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同时还要能够对各项必备教学技能进行灵活掌握,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钢琴师一门必修课,同时也是学生们未来走出校园、面向幼儿教育的必备技能。但就目前实际发展现状来看,发现在教学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很难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创新势在必行。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在教学模式和思想方面,长期以来都受到专业音乐院校的影响,因此也带有明显的专业性。但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对未来的幼儿教师进行培养,在钢琴教学上必须要树立起全新的教育观念,明确专业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传统钢琴教学目标,更加注重学生音乐技能的训练和音乐知识的培养,很难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但对于学生来说,她们将来需要走入社会,在面临幼教工作时,需要具备良好的创造能力,因此,院校必须要对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目标进行创新,注重学生综合创造能力的培养。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对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进行应用,例如,在琶音和音阶的技术训练方面,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通过对演奏技巧的刻板复制、演奏心理干预等进行学习式颠覆,打破了机械化学习的束缚和限制,能够帮助学生解放天性。再例如,学生在对钢琴即兴弹唱伴奏进行学习时,由于很多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基础也比较薄弱,此时,教师并可尝试对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进行应用,做出适当调整,丰富即兴伴奏内容,对学生的演奏动机进行培养。在学生正式演奏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其将头脑中的演奏信息提前整理好,同时避免其他严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在正式演奏的过程中,保持一个理想的心理状态,提高演奏质量,使学生能够放松心情,轻松的融入到音乐当中,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同时也符合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目标。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对钢琴演奏人才进行培养,而是要对掌握钢琴技能,且未来从事幼教工作的优秀教师进行培养,因此在教学形式上必须要凸显学前教育专业特征,不能对专业音乐院校教学模式进行照抄照搬,教学模式的设定要与学生的学习特点相适应,例如,小组课、大班课灯光。
以大班课为例,主要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重在讲解共性知识,大班课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学生们不仅可以对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同时还能够避免教学的重复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各种现代化先进的教学技术进行应用,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可以通过朗诵、舞蹈、歌唱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对音乐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例如在教学《牧民歌唱毛主席》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向学生介绍该作品的创作时代、乐曲风格,使学生能够对作品有一个大概了解,之后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乐曲展示,对曲式调性、曲式结构进行分析,之后通过歌唱的方式强化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感受,学生进行实践练习,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对一指导。
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要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多种钢琴教学方法进行灵活应用,例如,对于刚刚接触钢琴的学生来说,教师重在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注重基础知识和技巧的学习,在这一阶段,教学语言要尽可能的生动、形象,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及时地给予赞扬。随着教学时间的延长,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技巧性练习,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对这些知识进行掌握。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尝试对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进行应用,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辛笛应用钢琴教学法主要是立足于本土文化,教学对象较广,且教学难度较小,重在强调多学科的横向联系,淡化了专业技巧的训练,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将其应用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很有必要。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也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它与专业音乐院校钢琴教学不同,需要重新定位教学目标,因材施教,科学设置教育教学大纲,同时还要不断完善教学形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提高教学质量,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出优秀、杰出的幼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