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震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20世纪50年代,中国出现了粮食严重短缺的现象。对此,毛泽东深感“粮食问题是我国当前非常重要的问题”。1955年4月,团中央代表团访苏时了解到,苏联在1954年大规模垦荒运动中,改变了过去移民开荒的办法,而以城市青年为垦荒主体,两年里一共动员了27万城市青年移民垦荒。此举既解决了粮食短缺,又解决了城市青年就业问题。代表团回国后,向党中央汇报了苏联的做法,认为“从城市中动员年轻力壮、有文化的青年去参加垦荒工作是有好处的,也是今后解决城市中不能升学和无职业青年就业问题的一个办法”。这个意见得到毛泽东的首肯。于是1955年8月,北京60名青年率先组织志愿垦荒队,在黑龙江省萝北县开垦出1200亩荒地,第二年生产了13.5万公斤粮食、30万公斤蔬菜,还盖起了宿舍和食堂。随后北京第二批、第三批青年志愿垦荒队以及河北、山东的2000多名青年,也以志愿垦荒队员的身份来到萝北县。上海青年则要求去淮北开荒种粮。在北京、上海的影响下,1955年、1956年,浙江青年去开发新疆、广州青年去开发海南、江苏和四川的青年去开发青海,从而奏响了城市青年上山下乡的序曲。
1955 年毛泽东在批阅河南郏县大李庄乡的《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时写到:“……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文章引述了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1969年大批城市知识青年开始上山下乡。随即在全国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
一方面是为了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和大学招生与高中毕业生数量的矛盾,另一方面是源于对毛泽东的崇拜,《人民网》有文章报道:毛主席接见群众后,收拾出来被拥挤踩掉的鞋就有很多车。《大渝网》报道一名叫李庆田的人,因为画了一张毛主席画像赢得女方林红梅和她家庭的认可,最终成婚。这些例子,都可以看出时人对毛主席的崇拜,因此在主席提议上山下乡后,全国都陆续开始了知青上山下乡。河南知青的积极性很高,他们都吟出“指点江山绘新图,耕耘播雨换田地。”据1968年郑州市第二十三中学知青李新生说:
“早上6点多,天很冷,我哈着气,缩着脖子,背着铺盖卷在市十一中门口集合。不一会儿,市里安排的大公交车到了,临上车时,忽然听到学校广播里传出我和二姐的名字,是表扬俺俩放弃城市优越生活,自愿到农村安家落户的。”
在河南省内的知青,安置形式大致上分为:分散插队;插队小组;集体所有制知识青年农场、队;国营农、林、牧、茶场;知识青年农、工商联合企业等五类。
在排除1979年联合企业的发展之后,河南省知青下乡的安置形式多以插队小组为主。插队小组的形式,一个是集体插入一个生产队,二是集体吃、住、学习,但是这些知青会被分到不同的生产队进行劳动。在此种形式下,生产队对知青实行工到人,核算到人,经济分配到人,粮食分配到组或人,并在一定的经济积累中抽取比例作为小组积累。且根据1965年12月公布的《河南省安置城镇知青上山下乡情况》记载:“据统计,当年,郑州、开封、洛阳、新乡、安阳、鹤壁和焦作7个城市中,16-25周岁、具有高小以上文化程度的知青总数是6896人,全部按集体或成户的形式予以了安置。”因此,研究在下乡形式中占比最大的——以插队小组为主的河南知青,能够更加容易的了解当时河南知青在下乡过程中的生活情况。1964年1月9日,中央书记处讨论上山下乡问题时,也有出于经济的因素提到:“安置城市知青下放,要以插队为主。用插队的办法,每人平均给的安置费不到200元,如果建场队每人则要1000多元。如果100万人到农场的话,需要10亿元,这怎么得了?”
另外要提的一点是,当时的分配也要看家庭成分,如《炎黄春秋》杂志就谈到了当时的分配情况:
多数同学走出校门以后,还是有200多人的分配一直没有落实,也就是说没有接收他们的单位,需要再等待着分配。分不出去的毕业生有以下几种情况:
李黎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66届毕业生,原计划分配在二机部绝密单位,因受其父亲李井泉的牵连而被“待分配”,由学校重新联系他的接收单位。他于1968年11月去青海省电动工具厂报到。
刘涛,刘少奇之女。清华大学自控系自903班学生。对刘涛的毕业分配问题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对校方有明确指示:刘涛的工作不能留在北京,但又要分配在离北京很近的单位,能随叫随到。经过分配小组的努力联系,最后落实刘涛的接收单位是北京铁路局承德机务段。
根据河南省的政策规定,下乡对象大多为16—22的学生,他们所拥有的生活补贴为:每人布票7.5公尺,需要蚊帐的地方,另外补助买蚊帐的布票,棉絮1.5公斤。口粮供应。头一年或下季分配以前,由国家统销供应,标准按每人月20~22.5公斤成品粮,食油按市民标准统一供应,第二年则用参加集体劳动分配的粮食或知青场、队自产粮食。
知青的粮食为每月22~22.2公斤。从《河南镇平县县志》中我们了解到,1955年,城镇居民粮食定量标准,成人每月的定量是14.5公斤,儿童12周岁以上是13.75公斤,1956-1957年,不管成人儿童,人年口粮都是180公斤。1957年15岁以上者185公斤。1966-1976,全年口粮标准为人均140-180公斤。由此看来,下乡第一年的粮食对于一个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充裕的(这里考虑基层贪污情况),而且还有考虑部分地区用蚊帐的情况。
另外,除了粮食,政府还对下乡的知青有经济上的补贴。1973年至1982年任河南省知青办副主任的高冠英说,上世纪70年代初,河南给每位知青拨付的安置费是300元,后增加到500元。这一点可以通过《河南通鉴》的记载得到证实。1962年,下乡插队落户人均不超过100元,当年省政府支出20.7万元,1969年新建青年队就增加到了每人400元,当年省政府共支付3700.8万元。1975年,所有知青都增长为每人补助500元,1979年,对在农林牧副渔的知青,每人补助400元,在集体青年队的,每人补助600元。按照当时的购买力来这算,这也是相当多的一笔钱。但是据有些报道:“知青的生活是贫乏的,他们得到了安置经费,但无法自由掌握”。
在我省下乡的知青总体上待遇算是不错。如,唐河县郭滩公社几位干部亲自迎接当时郑州第二十三中的知青们,路边挂着“热烈欢迎郑州知青队”的条幅,河南省遂平县为了更好的安置知青的生产,还成立了知青新建队、知青办公室,将一部分知青纳入新建立的生产队,并调专职干部加以领导。另外,遂平县还规定,凡是有知青下放的生产队,都为知青建了新房,安了锅炉。
对乡里的乡民来说,这些从初中、高中的学知青在某些知识,技术方面要比乡里的人强,凤凰网有一篇报道说明当时乡民对分配来的知青的崇拜之情:
我是60年代生人……下乡知青就是我们当时崇拜的偶像……在我心目中他们见多识广。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干完农活之余他们给我讲外面的故事,讲大城市的故事,讲城市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他们还集资设立了奖学金,许多人还出资资助了一些贫困学生上学,从小学到大学的都有,这些知青至今还是我的崇拜偶像。
另外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政府也给予下乡知青一定的人情关怀,时省革委会就对河南省下乡的知青有如下的规定:
1970 年省革委会规定,下乡知青发生家庭困、断绝经济来源,老少无人抚养,又不能全家下乡的,经群众讨论,市、县协商同意,可迁回城市。……有病的,经医院检查证明,县、市协商同意,可迁回城市……
这些规定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地政府对知青的人情关怀,但也成为后来知青为返城而采取极端措施的条文,如在一些地方知青喝下农药导致胃穿孔、打伤自己等摧残自己身体健康,只是为了去医院开取伤病证明而返城,这些情况就另当别论了。此外,在1977年河南省遭灾后,1978年1月,省革委会就对下乡知青的生活情况进行了关照。
另外,知青在接受教育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如知青报考河南省技校时,会给予分数上的照顾。在计算工龄方面,知青在农村劳动的时间也会计入工龄,如下乡满两年以上的,享受学徒第二年的待遇……满五年以上的,享受一级工待遇。
尽管河南省部分地区对知青的待遇不错,但是仍然存在这严重的贪污,不公平情况发生,加之知青多是来自城市的学生,对农村的生活并不适应。如1965年郑州第二十三中的知青张国鑫说:
“黄庄靠近黄河,我们住在生产队腾出来的草房里,没有窗户,每天起床被子上都落一层厚厚的黄沙。我有些后悔了,想回家,裹着被子哭。可户口都迁过来了,带队干部也不允许离队,只好待下去。”
此外部分知青的住房也存在一定的问题,1971年在郑州祭城农场的知青任进书就说回忆道:
“……1972年8月的一个晚上……紧贴墙边的床上掉下一大块土……第二天早班时候大家正在拔草时,只听一声巨响,我们那3间知青宿舍,轰然倒塌了!”
这就导致知青在别的省份,如云南,1979年2月到5月,云南农场知青返城率达到90%以上。到了1980年,云南农场的知青只剩下3000多人。返城潮随后遍及全国。最终,1980年,中央书记处决定,从这一年暑假起,应届毕业生不再上山下乡,上山下乡运动就此终结。但是知青大潮中,也有很多人为知青的岁月奉献了自己的清楚乃至生命,如:1971年3月12日,四里店公社余庄大队插队落户知青徐建国(郑大附中1968届高中毕业生)在水利工地排除哑炮时牺牲,省革委授予烈士称号。
1975 年,河南省召开知青上山下乡积极分子代表会议,据统计当时全省已有36万多名下乡知青,有3254人在农村入党,58354人成为共青团员,11884人进入生产队以上的各级领导班子。对于这一段经历,知青们或对自己牺牲青春抱有怨念,或认为自己的青春得到了历练。而面对现实,大家还是回忆起过去的经历,毕竟这是一段难得的、值得留念的历史岁月。
注释
[1]冯都.知青上山下乡缘起苏联[M].秋光,2009.
[2]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56.
[3]人民网.毛主席接见红卫兵[S].每次挤掉的鞋袜都要拉走好几车.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iqing/ziliao/200911/1112_6858_1432174.shtml.
[4]大渝网.知青档案[S].毛主席画像成定情信物.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iqing/ziliao/200909/0925_6858_1364751_4.shtml.
[5]孟冉文.李新生和他当年响应号召下乡插队所获的荣誉证书[M].大河报,2007.
[6]孟冉文.“文化大革命”时期,送知青下乡的车站场景[M].大河报,2007.
[7]石福庆.文革期间大学毕业生如何自己“分配”自己[J].炎黄春秋,2009(7):1.
[8]河南省情网:河南通鉴(上)·第六章·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第一节·政策规定>:“1963年,省人民政府规定大、中城市企业精简下来的职工和应届毕业生未能升学或就业、年满18周岁、具有独立生活能力的青年学生以及社会闲散劳动力,是动员上山下乡的对象。1964年以后,全省城市精简职工结束。下乡的范围主要限于大、中城市中不能升学和就业的高、初中毕业生,年龄扩大为16周岁.”
[9]河南省情网:镇平县县志·第十九卷商业·第三章粮油·第二节粮油购销.http://www.hnsqw.com.cn/nyssjk/nysjkxqz/zpxz/201410/t20141018_137942.htm.
[10]孟冉文.李新生和他当年响应号召下乡插队所获的荣誉证书[M].大河报,2007年12月26日A14版:“据李新生回忆,他刚下乡插队的时候,每人200元的安置费不交给知青,而是由生产队掌握,知青需要面缸、水桶、农具等生活生产用品,跟大队领导打个招呼,他们就会送过来,买这些东西的钱都从安置费里出.”
[11]河南省情网:河南通鉴(上)·第二章·财政支付·第六节·其他支出.http://www.hnsqw.com.cn/sqsjk/zs/hnsz/czz/200903/t20090326_22683.htm.
[12]河南省情网:遂平县县志·第四篇党政·第一章中国共产党·第二节建国后的重大活动.http://www.hnsqw.com.cn/zmdsjk/zmdxqz/spxz/201501/t20150119_178688.htm.
[13]凤凰网:60年代生人的追星回忆:我的偶像是知青.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iqing/ziliao/200909/0930_6858_1372313.shtml.
[14]河南省情网:河南通鉴(上)·第二章粮食销售·第三节农村统销.“1978年1月,省革委会规定对特重灾区、重灾区和郊区蔬菜队、下乡知青、经济作物区按政策一次将口粮安排到接新,保证供应.” http://www.hnsqw.com.cn/sqsjk/zs/hnsz/lymyz/200903/t20090318_20815.htm.
[15]河南省情网:第五章·工人技术培训·第二节·技工学校培训.“对培训单位的职工子女和办过上山下乡手续并在社、队或知青场队参加生产劳动的,在分数上给予照顾.”
[16]孟冉文.一批知青重访当年集体插队的农场[M].大河报,2007.
[17]孟冉文.“文化大革命”时期,送知青下乡的车站场景[M].大河报,2007.
[18]任进书.知青频道:一场噩梦救了十几个知青[M].快乐老人报,2014.
[19]新华网:“知青之父”追忆知青大返城始.末.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iqing/ziliao/200909/0901_6858_1329521_1.shtml.
[20]河南省情网:方城县县志·大事记.http://www.hnsqw.com.cn/nyssjk/nysjkxqz/fcxz/201407/t20140718_1126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