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学平
四川省筠连县筠连镇顶峰小学
成语教学是词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成语作为文化的载体,包含着浓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学习成语不仅有利于学习者对成语本身的理解,更有助于对华夏文明的了解。下面是笔者总结的小学成语教学方法:
分析成语中每一个汉字的意思,应该是比较经典的方法。这种方法符合现代汉语的学习方式,同学们容易接受,可以很快的了解一些成语的本义。比如“大同小异”就可以逐字解释:大是大体的意思,同是相同,小就是少,异就是差异,总体的意思就是,大体相同,略有差异。但是这种教学方法不是适合所有成语,有些成语不能单纯的把字面意思教受给大家就结束,而是让大家通过对字面意思的理解,更好的去理解成语的引申义和比喻义。下面列举一些例子:
风雨同舟:是说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本课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投机取巧: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也指靠小聰明占便宜。
这些词就不能单纯的看表面意思,看表面意思就是为后面的比喻义做铺垫。这个方法重点是在同学们易接受的方法基础之上进行教学,有一定的好处。同时,同学们还可以了解常用字的意思,教师在这个部分也应重点强调,多多总结。有些古代汉语的常用字对学习者有很大的帮助,举一反三的在不同的成语中运用学过的知识。
故事是人人都喜欢听的。成语就恰恰有其丰富的背景故事,而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正是吸引学习者的最好帮手。在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配上多媒体教学,附上一些有趣的图片、故事流程或人物关系图等等,相信同学们的积极性一定会被调动起来的。下面这两个成语就有有趣的故事。
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如果仅仅解释到此同学们也许只能死记硬背下这个词的一次但是如果讲出它是有来源的,是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我想教学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这个释义应该会让学生一头雾水,想:到木头里几分和书法有什么关系,有这么演化到比喻分析问题深刻。但是如果先讲个故事调动同学们的兴趣,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7岁时开始练习书法,他练字十分刻苦,经常在水池边练字,池水都染黑了。33岁时写《兰亭集序》,37岁写《黄庭经》,后来因更换写字的木板,工匠发现王羲之笔力强劲,字迹已透入木板三分深。再说由这个故事等出了成语入木三分,同学们应该就不难理解了。
成语是具有结构凝固性的词语,那就把成语按结构分类,分别进行教学。其结构关系主要有下面七种:
主谓结构:孟母三迁、江郎才尽、伯乐一顾、百花齐放。
动宾结构:顾全大局、各奔前程、包罗万象、恰到好处。
连谓结构:自欺欺人。
偏正结构:不正之风、举世闻名、万古长青、总而言之。
并列结构:粗心大意、东奔西走、诚心诚意、、万水千山。
中补结构:川流不息、层出不穷、危在旦夕、一败涂地。
兼语结构:放虎归山、望子成龙、引狼入室、恨铁不成钢。
上面的这些成语分别被归入不同的结构类别。这种方法主要是从成语结构的角度让学习者更加深刻的了解成语,理解成语的意思。也就是把成语想把句子分解一样,把成语也分解,这种方法培养同学们去自动判断成语的主语、谓语和宾语等等。但是这种方法也积于学习者对语法的熟悉。
上述的几种方法都是在教授知识的时候,讲述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课后练习。但是讲授课后练习题的时候多数比较无聊,不仅老师不是特别重视,同学们也提不起精神来。所以,以做游戏的方式应该会起到最好的效果。
最简单的成语游戏就是把成语的一个或两个字变成空,让学生来填。比如:
实()求()
孟母()迁
第一个就是让同学们区分“事”和“是”,第二个就是单纯记忆数字。
成语接龙应该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很锻炼学生对成语掌握程度和熟练度的游戏。先提出一个比较常见的成语当初始成语。然后以个人为单位,每一个人接个按顺序来,但是难度比较大一些。更好的是把班级按人数分成几组,这样既可以激起同学们的竞争力,等到训练,也不会让某个人说不出来的时候尴尬。分组也适合其他游戏。
比较有趣的就是以脑筋急转弯的形式来出题。举几个例子:
1=1(一成不变)
9999(万无一失)
1/2(一分为二)
9寸+1寸=1尺(得寸进尺)
为了更加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老师可以适当在游戏前提出一些奖励,奖励的方法可以因人而异。上述的这些教学方法可能不是很详尽,但是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可以根据每个成语自身的特点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应该可以有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