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CT联合MRI在腹部神经节细胞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2019-11-12 18:23孔祥志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9期

孔祥志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CT联合MRI检查在腹部神经节细胞瘤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3例腹部神经节细胞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行CT联合MRI检查,观察临床诊断结果。结果:CT检查临床表现:平扫:13例均匀低密度、10例不均匀10例低密度;增强扫描:8例轻度强化,10例中度强化,5例显著强化。MRI临床表现:13例为条絮状和云雾状强化,10例为斑片状强化和不均匀条状强化。所有患者经手术切除或病理诊断均确诊为腹部神经节细胞瘤。结论: 腹部神经节细胞瘤采用CT和MRI联合诊断,可清晰显示肿瘤内组织成分,诊断准确率高。

【关键词】 腹部神经节细胞瘤;CT;MRI

【中图分类号】 R81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9-253-01  目前,临床诊断腹部神经节细胞瘤多采用CT或MRI扫描[1],但是由于此类肿瘤影像学表现较为复杂,其临床诊断容易与其他病症混淆[2]。本次研究中,我院选取23例腹部神经节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CT和MRI联合检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4年6月~2015年2月收治的腹部神经节细胞瘤患者中选取2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腹部神经节细胞瘤的临床诊断标准[3],收集研究对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3例患者中男10例,女13例,年龄10~49岁,平均年龄(21.5±6.3)岁,其中14例患者无明显症状,3例表现为腹部不适,5例可触及腹部包块,1例存在高血压。

1.2 方法

1.2.1 CT扫描 CT扫描:扫描仪器为:西门子Sensation64螺旋CT仪,设置参数为120~140kV,层厚:采集层厚和重组层厚分别为0.6mm和3mm,实行三维重建。使用高压注射器进行增强扫描,选取优维显作为对比剂,控制注射剂量和流率分别为15ml/kg和3ml/s。于对比剂注入后25~30s、45~50s、70~75s和240s等多个时间点进行(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和延迟期)扫描,分别测量并记录平扫期和增强各期CT值,并根据CT值測量结果,制定肿瘤强化程度判定标准:无强化(CT值<10HU)、轻度强化(10HU≤CT值≤19HU)、中度强化(20HU≤CT值≤40HU)和显著强化(CT值>40HU)。

1.2.2 MRI扫描 MRI扫描:扫描仪器为西门子1.5T磁共振扫描仪,使用体部相控阵表面线圈进行扫描。①采用小倾角快速成像T1WI化学位移成像,其中同相位(ms):TR:125,TE:4.76;反相位(ms):TR:125,TE:2.38。②T2WI常规SE加脂肪抑制序列,其中TR、TE、层厚和层间隔分别为1660~2000ms、108~115ms、3~8mm和0.8mm。使用高压注射器行肘静脉快速推注进行增强扫描,选取Gd-DTPA作为对比剂,控制剂量和流率分别为0.1mmol/kg和3ml/s。对比剂注射后,实行轴位、矢状和冠状扫描,扫描时间点与CT扫描相同。将扫描结果与肌肉信号相比,将T1WI信号和T2WI信号分为高、中、低信号。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2.1.1 CT表现 23例患者平扫中显示均匀低密度和不均匀低密度分别为13例和10例,密度为15~44HU,平均为(27.5±4.2)HU。其中动脉期、门脉期、平衡期和延迟期CT值增幅分别为(3.1±0.6)HU、(6.4±0.5)HU、(10.0±1.7)HU和(27.8±3.6)HU。增强扫描中轻度强化8例、中度10例、显著5例,呈渐进式强化。

2.1.2 MRI表现 T1WI信号:13例低信号,10例稍低信号;T2WI信号:17例稍高信号,6例较高信号,其中10例信号均匀,13例不均匀。增强扫描中均匀强化10例,不均匀强化13例,其中条絮状和云雾状强化13例,斑片状和不均匀条状强化10例。

2.2 病理诊断 23例患者中15例行手术切除,8例行穿刺活检,均经病理证实为腹部神经节细胞瘤。标本为实性肿块,包膜较完整,切面呈灰白色,经光镜检查肿瘤内部存在施万细胞和已分化成熟的神经节细胞,均分布于黏液样基质中,除此之外,还包括部分胶原纤维。

3 讨论

神经节细胞瘤主要是指发生于神经节细胞的肿瘤,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在临床中较为少见,多发于肾上腺、腹膜后间隙等部位,青少年发病率较高。神经节细胞瘤多是由未分化的交感神经细胞所组成,患者可产生儿茶酚胺和血管活性肠多肽激素,多表现为气短、出汗、皮肤潮红等,也可出现腹泻、腹胀、胸痛等症状,经肉眼观察肿瘤体积较小,质地稍硬,边界清晰,部分患者可出现囊性病变或钙化,临床检查时可发现肿块。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①经CT扫描,23例患者中13例平扫为均匀低密度,10例为不均匀低密度,平均密度为(27.5±4.2)HU;②经MRI扫描,T1WI信号为均匀等至低信号,T2WI信号为等高至高信号。CT检查中,肿瘤实质密度与黏液样基质无明显差别,而在MRI检查中T2WI信号增高情况与组织学表现密切相关,当黏液样基质增多,其他各细胞成分较少,呈高信号,黏液基质减少时,各细胞成分较多,则呈低信号,故相比之下,MRI扫描能够更好地呈现肿瘤内黏液样基质成分。同时CT扫描可快速、及时发现肿瘤钙化现象,在血管观察和明确强化等方面更具优势,CT和MRI联合检查后,23例患者经手术切除和病理检查均确诊为腹部神经节细胞瘤,诊断结果准确、可靠。

总而言之,采用CT和MRI联合诊断腹部神经节细胞瘤,能够结合两种检查方法的优势,可有效降低误诊率,提高诊断准确性,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娟,李培岭,翟昭华.右肾上腺神经节细胞瘤1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5,31(02):252-252.

[2] 郑丽丽,赵庆雪,王巍.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MRI表现及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4,48(12):1051-1052.

[3] 沈健,潘锋,黄小燕,等.小脑发育不良性神经节细胞瘤的MRI特征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7):2804-2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