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研究进展

2019-11-12 11:21施芬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0期
关键词:脑卒中

施芬

【摘 要】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呛水、交流障碍等,易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是造成窒息而死亡,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研究发现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基于此,本文通过参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报道,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进行了归纳综述。发现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程度各不一样,应对个体采取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法,促进患者早日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功能;早期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R56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0--02

引言

本文通过参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报道,发现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对其功能恢复至关重要[1]。因此,本文通过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的归纳,希望能为相关医护人员提供参考,促进脑卒中吞咽功能障患者的早日康复。

1 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训练的时间窗

研究显示,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康复训练时间越早越好,在病人生命体征稳定、意识清晰、病情不再进展48h后开始[2]。有人将时间护理理念应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的康复训练中,将康复时间定为每日精神活动提高的时间区(9:00-11:00、16:00-17:00、19:00-20:00),在这几个时间段患者精神愉快,乐于接近他人,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故选择该时间段开展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康复训练,具有显著的疗效。

2 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训练方法

2.1 基础训练

2.1.1 口腔肌运动训练 研究显示[3],开展口腔肌运动训练可有效改善吞咽功能。例如鼓腮、发“i U”音、吹吸水管、吹气球、吸吮奶嘴等,舌头往前伸、往上抬,抵压硬腭,舌尖于嘴角间往复摆动,分别以顺时针、逆时针方向舔上下嘴唇。可以采用勺、棉棒、压舌板等开展被动活动训练,一日2-3次。

2.1.2 颈部放松训练 开展颈部放松训练可有效建立良好的吞咽反射,减小并发症发生。前后左右放松颈部或通过左右旋转以及提肩、沉肩、前俯后仰等放松颈部。头部及躯干过于紧张会阻碍舌部、口腔肌肉的运动,减小吞咽或咳出误咽物的能力,在康复训练或摄入食物前放松颈部能够有效避免误咽。

2.1.3 吞咽训练 开展吞咽训练不仅能够有效防止产生吸入性肺炎,而且还能够防止咽下肌群出现失用性萎缩,最大程度促进吞咽功能恢复。在吞咽之前利用冷的喉镜慢慢接触前咽弓或者利用冰冻棉棒蘸少量水,长时间缓缓的接触和刺激前后腭弓、软腭、咽后壁、舌后处,每日上下午分别训练20次,使吞咽反射位置更为敏感,提高吞咽反射能力,然后进行空吞咽动作训练。入口摄食前开展冷刺激训练不仅可以增强食物知觉的敏感性,而且还可以有效强化吞咽的注意力,降低误吸发生率。

2.1.4 呼吸功能训练 研究显示,进行呼吸训练可有效改善吞咽障碍。开展咳嗽、鼓腮呼吸训练,强化咳出能力,构建气管异物排除能力。呼吸训练15天后,待病人吞咽功能显著好转后在开展摄食训练。

2.2 摄食训练

2.2.1 用餐环境准备 用餐前半小时做好摄食相关准备。用餐环境应寂静、明亮且舒适。好的餐具有利于顺利开展摄食训练,例如可利用小而光滑且不易沾食物的汤匙等[4]。

2.2.2 摄食体位 能够坐的病人可选择躯干垂直、头向前20°,躯干也可向健侧倾斜30°,这样不仅能够获得最大的气道保护,而且还可以避免发生误咽操作。无法坐的患者通常选择躯干30°仰卧,头向前微屈,偏瘫一侧肩部垫软枕,从而可降低食物往鼻腔逆流与误吸。摄食完成后将床头抬至30°~40°,避免半小时内食物发生返流[5]。

2.2.3 食物选择 按照病人吞咽功能障碍的程度,选择食物先易后难,指导病人从糜烂食物或者糊状食物开始摄入,餐后温水漱口3-4次。待病人吞咽功能障碍获得显著提高后,则将食物换为碎状食物,直至普通食物、液状食物[6]。

3.2.4 喂食方法 选择手柄长、边缘钝厚的小容量勺进行喂食,且将食物置于健侧颊部或者舌后部。如果喂食量太少无法触发吞咽反射,通常从2-4毫升开始慢慢增多,也可在摄入食物后饮1-2毫升碳酸饮料,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刺激吞咽反射,而且还可以排除咽部残留食物以防导致误吸操作。初始进食速度不能太快,每口都要完全咀嚼,直至口腔内食物全部咽下之后再继续进食,保证口腔内无残留,防止两次进食入口交叉。

2.3 肢体功能训练 早期开展肢体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神经能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主动、被动结合方式能够促进大脑皮质传递神经发生冲动以及病变脑部组织兴奋,肢体主动运动还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肌肉发生萎缩。该阶段还能够指导病人训练双手交叉上举,将健侧手指插进患侧手指间,通过健侧将患侧带动起来,促使双肢往上伸,一日训练5-6次,待患侧上肢可以独立进行上举动作即可停止。待病人可以平稳站立后,鼓励其开展负重训练,例如用手摇晃病人,如病人保持不倒則可尝试步行训练。

3 结论

总之,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治愈率。在早期康复训练中,不仅需要注重起始康复训练时间,而且还应针对病人实际状况,综合运用基础训练、摄食训练、肢体功能训练等方法,有助于疾病积极恢复。此外,向病人及家属开展疾病相关知识宣教,积极争取病人家属的大力支持,组织病友间的交流,坚定疾病康复信念,促进患者早日治愈。此外,现阶段,尽管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的早期康复训练方法较多,但护理过程没有系统性,有待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杨文爽,郭声敏,郑思琳.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评估工具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2017,32(2):124-127.

杨文玉.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7(1):145.

沈杏肖.口腔操在脑卒中并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7): 3913-3914.

马梅花.基础训练、摄食训练、针灸法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7):66.

黎桂婵,潘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食体位依从性对误吸发生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7):96-97.

杨冬梅.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J].当代护士旬刊,2017(3):112-113.

猜你喜欢
脑卒中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与脑卒中类型及预后关系探讨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