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电生理检测在儿童肘部骨折术并尺神经损伤神经松懈术中的应用

2019-11-12 09:09张晨王倩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0期

张晨 王倩

【摘 要】目的:对电生理检测在儿童肘部骨折术并尺神经损伤神经松懈术中应用成效予以观察。方法:2018年6月-2019年4月间本院行肘部骨折术并尺神经损伤神经松懈术诊治中患儿中选取6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诊治方案差异分至观察、对照两组,对两组患儿术后神经功能评分行比对。结果:经数据分析表明,观察组术后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对P<0.05,具备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将电生理检测应用至儿童肘部骨折术并尺神经损伤神经松懈术中,患儿神经功能状态显著改善,具备良好应用成效。

【关键词】电生理检测;肘部骨折术;尺神经损伤神经松懈术

【中图分类号】R7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0--01

肌电电生理檢测在周围神经损伤临床诊断、临床诊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同,实际上,电生理检测在具体应用中因遭受电极安置点精准性及容积传导等因素影响,对检测数据准确性造成影响,降低手术诊治成效。因此,本文对电生理检测在儿童肘部骨折术并尺神经损伤神经松懈术中应用成效予以观察,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6月-2019年4月间本院行肘部骨折术并尺神经损伤神经松懈术诊治中患儿中选取60例为研究对象,分至观察、对照两组,各30例,男、女患儿分别为35例、25例,年龄于4岁-11岁间。两组病患基线资料经统计学比对后未见显著差异,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行闭合复位内固定诊治,如下:行臂丛麻醉后,术者在肘关节前制作“S”行切口,将皮下组织逐层剥离,将肱二头肌充分暴露,将腱膜切断,使断端骨折位置充分暴露,行断端软组织清除后复位,将2枚直径为1.5mm克氏针放置肱骨内外踝位置,行交叉固定。手术完成后,以石膏固定,将患肢抬高,施以消肿及扩血管类药品,若患儿恢复状态良好,可在3周后将外固定石膏拆除,开展康复锻炼,待患儿恢复后,将内固定取出。观察组内固定手段与对照组相同,期间对神经损伤予以观察,施以松懈术,切除尺神经组织,将尺神经游离、分离,利用显微镜开展神经外膜松懈术,将尺神经外膜剪开后,充分解压,并借助电生理对各项指标值行检测,检测时肘关节应屈曲90°,肘下刺激部位为肱骨上髁顶部距尺神经远端3cm位置,肘上刺激位置同肘上相距10cm,小鱼际肌腹位置同记录电极部位相连,将参考电极放置小指远端位置,地线放置于手背位置,将刺激器放置腕部,刺激频率设置为1Hz,将扫描速度设定为8ms/d,结合波幅测定大小对敏感度予以调整。受损尺神经近端、远端行刺激后,记录潜伏期及MCV等,将尺侧腕屈肌切断、修剪,将已切断屈肌总腱缝合,创口行常规止血处理,放置引流,关闭切口,术后恢复同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术后神经功能评分行比对。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21.0行数据分析,以表述计量资料,t值检验,P<0.05时具备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经数据分析表明,观察组术后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对P<0.05,具备显著统计学差异,详见表1。

3 讨论

肘部骨折并尺神经损伤病症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双手尺侧麻木及肘部肌肉萎缩等。因长时间屈肘易导致轴管容积减小且轴管逐渐狭窄,血流量减少,诱发神经缺氧及缺血,同时曲肘还会致使神经牵拉,对神经内微循环造成损伤[1]。肌电图检测为现阶段临床中应用频率较高的一类检测手段,可对肌肉神经电生理活动予以记录,当神经产生兴奋时借助波形变化观察,判定神经功能变化状态[2]。临床中若神经通路位置同时存在上下,或远近两处损伤时,通常情况下,术前电生理检测仅可对远端损伤情况予以检测。同时,表面疤痕生成及肌肤软组织缺损均可对术前电生理检测数据准确性造成干扰,加之神经外在表现、内在功能状态二者间并未完全吻合,所以借助术中触诊、视诊无法对神经功能予以正确评价[3]。而将借助术中电生理检测,可对损伤神经位置、神经根部产生直接刺激,将容积传导予以消除,或减少,提高分析全面性、可靠性。经数据分析表明,观察组术后神经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对P<0.05,具备显著统计学差异。据相关文献指出,术后恢复状态同肘部神经损伤病患患病时长、病情严重程度间存在直接关联,患病时间越长、病情越重,术后恢复成效越低[4]。

综上所述,将电生理检测应用至儿童肘部骨折术并尺神经损伤神经松懈术中,患儿神经功能状态显著改善,具备良好应用成效。

参考文献

陈国平,江建中,谢兆林等.术中电生理监测在儿童肘部骨折合并尺神经损伤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杂志,2018,47(07):91-95.

戴章生,林晓聪,叶晖,陈守勃,庄洵荣,林其仁.不前置尺神经手术治疗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37例[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5,35(09):1062-1064.

姜德欣,刘遵勇,蒋明等.电生理检测在周围神经损伤术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5(07):483-484.

陈正永,沈丽英,徐建光等.术中电生理检测在臂丛和其他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应用[J].上海医科大学学报,2015(06):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