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相关分析

2019-11-12 09:09孙丽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0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血常规

孙丽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3月内我院收治的184例血常规检查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按照1:1比例将其分成两组,设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占92例,对照组,采取末梢血采集法,研究组,采取静脉血采集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Hb、WBC、MCH、Hct、MCV指标低于对照组,PLT、MVHC及RBC高于对照组,除了MCH及Hct,其余各指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血方法是影响血常规检查的重要因素,相比而言,静脉采血法的检测结果比末梢采血法更准确、更科学。

【关键词】采血方法;血常规;临床应用;静脉血采集法;末梢血采集法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0--02

血常规是临床检查的基本项目之一,通过血常规检查,可准确分析体内细胞数量及形态,综合分析血常规检查结果,可大致判断全身性疾病的发生迹象,为临床诊断提供数据支持[1]。然而,学者们发现,不同的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查的结果存在影响。本文笔者为了探讨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查中的应用价值,选择184例患者且分成两组进行研究,现在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2月--2019年3月内我院收治的184例血常规检查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按照1:1比例将其分成两组,设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组占92例。对照组92例患者中包括57例男性和35例女性,最小19岁,最大74岁,平均年龄(43.92±5.84)岁。研究组92例患者中包括54例男性和38例女性,最小18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44.51±5.86)岁。数据分析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基本资料并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分组讨论。

1.2 方法(1)研究组:静脉血采集法,采血点选择肘静脉,通过真空采血法完成采血操作,先常规消毒处理,随后,将双向针的一端刺入至静脉,另一端连接真空试管,血液流入适当后,将双向针的针头抽出。(2)对照组:末梢血采集法,采血点选择左手中指,先按摩中指,促使左手中指呈现出充血状态,随后,常规消毒处理,将三棱针刺入至采血部位,血流出后,采集血液,按压伤口并常规消毒。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采血选择左手食指,实际情况中,采血点需避开炎症及冻疮等疾病,防止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1.3 观察指标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各项指标,包括Hb(血红蛋白)、WBC(白细胞计数)、MCH(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数量)、Hct(红细胞比容)、MCV(红细胞平均体积)、PLT(血小板)、MVHC(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及RBC(红细胞计数)。

1.4 统计方法用均数加减标准差( )表示计量资料,将相关数据录入SPSS20.00软件中进行分析,予以T值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Hb、WBC、MCH、Hct、MCV、PLT、MVHC及RBC指标,组间MCH及Hct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血常规,通过检测血液中血小板、白细胞以及红细胞等指标,反映出血液中细胞的形态与细胞数量变化等状况,为疾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如贫血、感染、造血功能异常以及血液系统疾病等[2]。血常规检查中,不同的采血方法对检测结果存在直接影响。末梢血采集法,操作简单,患者容易接受,但是,容易受到多種因素影响,主要涉及以下因素:第一,相同条件下,末梢温度偏低,末梢血容易出现溶血现象,对检测造成影响;第二,采血时,患者出血速度也会影响检测结果;第三,末梢血来源于毛细血管,血液循环欠佳,出血不畅,常常需要反复挤压采血部位,方可满足血液标本量,容易混入其他组织,稀释标本,减少血小板计数,且挤压作用容易导致白细胞破裂,短暂性升高白细胞数量[3]。静脉血采集法,应用较为广泛,检测结果相对客观、准确,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第一,血液分析仪所需血液标本量大,静脉采血法能够满足该需求;第二,静脉采血,可实现反复操作,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外界物质对其的干扰作用小,血液标本的纯度高,结果更准确;第三,静脉血采集法,多选择肘静脉血,该部位的白细胞及红细胞等成分相对稳定,环境影响作用小,能够真实、客观反映出身体血液循环状况;第四,静脉血采集法,应用抗凝试管,即使时间延长,血小板也不会受到影响[4]。

综上所述,血常规检查中,相比末梢血采集法,静脉血采集法的应用价值更高,可准确、客观反映出机体血液循环状态,辅助疾病诊断与治疗。

参考文献

宋翠芬. 研究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不同的采血方式对其效果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0):101+103.

曹梦杰,赵福香.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04):486-488.

赵仁强.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8,35(05):618-619.

夏红艳.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9):131+133.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血常规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
不同采血方法对大鼠内分泌及血常规相关指标的影响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