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春梅 吕艳红 邵先宁
【摘 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9月至2018年9月接收糖尿病腎病尿毒症患者39例作为观察组,择取同期我院接收的非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39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取血液透析治疗。对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对照组患者中病死9例,病死率23.1%,并发症32例,发生率82.1%,观察组中病死15例,病死率38.5%,并发症19例,发生率48.7%,检验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血糖以及白蛋白,各项数据检验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较常规治疗方法,糖尿病肾病尿毒症应用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更显著,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尿毒症;血液透析;效果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0--02
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是临床中常见性疾病,因病情影响,容易产生多种并发症。糖尿病肾病可继续发展成为尿毒症,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非常重要[1]。传统的药物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从治疗的长期效果看,并不是非常理想。基于此,越来越多的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开始选择血液透析治疗。本文分析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9月至2018年9月接收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39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男26例,女13例,患者年龄为49-78岁,平均年龄为(63.9±3.8)岁。择取同期我院接收的非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39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男25例,女14例,患者年龄为50-78岁,平均年龄为(64.5±2.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性资料并无实质性差异,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血液透析治疗。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主要包括血压、钠/水摄入、透析不良反应等,为患者制定个体化超滤曲线,以确保患者透析效果,降低对原发性疾病的影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使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血液透析治疗时应实时监测,特别是血糖、血压波动比较明显的患者,需注意预防血液透析中出现低血糖、低血压现象。患者透析前可减少降糖药物或降压药物的使用量,必要时可暂停药物。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并观察两组患者血肌酐、血糖以及白蛋白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活动产生的各类数据使用软件包SPSS19.0检验。计量资料应用均数(),并利用t检验组间差异;(%)则表示计数资料,检验表明组间;如P<0.05,则说明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对照组患者中病死9例,病死率23.1%,并发症32例,发生率82.1%,观察组中病死15例,病死率38.5%,并发症19例,发生率48.7%,检验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血糖以及白蛋白,各项数据检验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此种疾病主要是糖代谢功能紊乱造成。患者多表现出血糖升高的情况,容易造成患者微血管病变,引起系列并发症。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最为严重的就是并发症的产生,如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足以及视网膜病变等。因此类疾病对患者身体恢复与临床治疗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2]。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时会对患者构成一定危害,甚至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大部分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糖处于较高水平,导致患者处于高凝状态。此类患者容易出现脑梗死。对于此类患者临床治疗需控制患者体质量的变化。在此次研究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与非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均采取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观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对照组患者中病死9例,病死率23.1%,并发症32例,发生率82.1%,观察组中病死15例,病死率38.5%,检验数据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血糖以及白蛋白,各项数据检验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可见,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应用血液透析治疗,对降低病死率具有一定的效果,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综上所述,比较常规治疗方法,糖尿病肾病尿毒症应用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更显著,更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胡慧娟,林国信.不同浓度葡萄糖对预防糖尿病肾病所致的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临床疗效[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2):173-174.
阚子凤,陈亮,赵云,等.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2):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