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例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致慢性咳嗽临床诊疗分析

2019-11-12 06:29杜雨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0期
关键词:慢性咳嗽

杜雨

【摘 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导致慢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和科学治疗方法,以提高儿科对于鼻后滴漏综合征的认识。方法:56例患儿临床确诊为鼻后滴漏综合征后,针对不同病因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对变应性鼻炎患儿口服抗组胺药,局部应用血管缩剂或使用鼻喷激素,海盐水鼻腔冲洗治疗,配合中成药物,腺样体增生肥大者则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慢性鼻炎患选用抗生素治疗2周以上,口服中成药物,辅以促排剂,配合局部治疗。结果:56例患儿均随访2个月以上,以主观症状是否改善作为评价指标,其中47例患儿症状消失,9例咳嗽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尽管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病因复杂,但咳嗽是PNDS的主要临床表现,如能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儿童鼻后滴漏综合征;慢性咳嗽;基础治疗;局部治疗

【中图分类号】R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0--01

小儿咳嗽是儿科门诊常见的病症之一,特别是慢性咳嗽,咳嗽久治不愈更令家长苦不堪言。慢性咳嗽的临床表现为:①咳嗽持续4周以上;②咳嗽为主要症状;③不伴随咯血;④既往无引起咳嗽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⑤X线胸片检查无异常发现;⑥肺部听诊未闻及及異常;⑦否认异物吸入史[1]。其中原因是慢性咳嗽病因诊断不明。PNDS、哮喘、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是小儿慢性咳嗽的的3大主因,占小儿慢性咳嗽的85%-98%,其中PNDS发病率为28.0%—57.6%。由于PNDS易被医师忽视,从而延误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ー2018年11月在我院儿科门诊治疗,并随诊2个月以上的56例PNDS患儿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中,男34例、女22例:年龄2ー14岁,平均6岁。56例均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咳嗽时间为1-3个月;夜眠张口呼吸和(或)打鼾24例;喉部异物感、咽部不适32例;鼻塞、流涕26例,52例查体见咽喉黏性或脓性分泌物附着和(或)咽喉壁结节状巴滤泡生。56例均做血常规检查,中性粒细胞升高20例,白细胞升高15例。56例行胸片检查,其中45例未见异常,11例呈支气管炎影像。

本组35例初诊时误诊,误诊为咽炎及应桃体炎28例,支气管炎5例,咳嗽变异性哮喘2例。

1.2 诊断标准

依据中华医学会推荐的诊断标准 发作性或持续性咳嗽,以白天咳嗽为主,入睡后咳嗽减轻;鼻后滴流和(或)咽喉骤黏液附着感;有鼻炎、鼻息肉或慢性咽炎等病史,检查发现咽后壁有粘液附着、鹅卵石样外观。经针对性治疗后咳嗽缓解[2]。依据以上标准56例均确诊为鼻后滴漏综合征。

1.3 治疗方法

根据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对于变应性鼻炎患儿

1.物理治疗

①避免变应原和刺激物:是釜底抽薪,特别重要。

②蒸气吸入和盐水喷雾或吸入:可使鼻充血暂时减轻和增加气流。盐水可稀释粘性分泌物、改善嗅觉。

③运动:可使鼻气道阻力减少,减轻鼻塞。

2.药物治疗:

①局部外用药:应用血管收缩剂(复方新福林滴鼻剂,患儿取平卧垂头位,每次1~2滴,每日3次,连用7d,停3d,再滴d为1个疗程)或4岁以上患儿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疗程1-3月,待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控制后逐渐减用量。

②口服药物:口服2代抗组胺药(开瑞坦糖浆,2-4周),配合中成药(香菊胶囊,玉屏风颗粒)。

3. 手术治疗:腺样体增生肥大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不能根治变应性鼻炎,能够缓解打鼾,鼻塞,鼻堵等症状。

对于慢性鼻炎患儿

1.物理治疗:

生理盐水鼻腔冲洗缓解患儿分泌物过多引起的鼻塞、咽部异物感等症状。

2.药物治疗:

①局部外用药:血管收缩剂滴鼻(复方新福林滴鼻剂,患儿取平卧垂头位,每次1滴,每日3次,连用7天,停3天,再滴7天为1个疗程)或使用鼻喷激素(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②口服药物: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2-4周 (推荐药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类以二、三代头孢较好,青霉素过敏者首选红霉素)并用并予中成药口服(鼻渊舒口服液,鼻渊通窍颗粒);辅以促排剂(贝莱口服液)粘液溶解剂,能增加呼吸道粘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粘液腺的分泌,从而降低分泌物粘稠程度,易于患儿分泌物排出。

2 结果

56例患儿确诊后经系统治疗,并随访2个月后,47例咳嗽消失,鼻咽部无分泌物附着,9例咳嗽明显减轻,咽部分泌物减少。

3 讨论

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又称鼻道分泌物下滴综合征、后鼻滴液综合征等,系由鼻炎疾病引起、鼻分泌物经后鼻孔倒流到鼻后和咽喉部,甚至反流入声门或气管,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2-3]。

小儿鼻腔特点:

(1)由于面部颅骨发育不全,小儿的鼻和鼻腔相对地短小。新生儿及初生数月小儿几乎没有下鼻道。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面部颅骨、上颌骨的发育以及出牙,鼻道逐渐加长加宽。到4岁时,下鼻道才完全形成。

(2)婴幼儿没有鼻毛,鼻粘膜柔弱且富于血管,故易受感染。感染时,由于鼻粘膜的充血肿胀,常使狭窄的鼻腔更加狭窄,鼻塞症状较成人重。

引起PNDS的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腺样体增生、慢性扁桃体炎等都可能是儿童慢性咳嗽的原因。

PNDS是导致慢性咳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跨儿科和耳鼻喉科两科的疾病,临床常易造成误诊和漏诊。

儿科医生往往只注意到咳嗽症状,耳鼻喉科医生只重视鼻咽部症状,而没有认识到该病是由于罹患鼻腔、鼻窦炎症性疾病时,鼻腔分泌物后流滴入咽喉部或呼吸道,通过神经反射使咳嗽反射敏感化。

引起气道高反应状态,导致慢性咳嗽。患儿常表现为喉部发痒、有清嗓动作、咳嗽或咳粘液性、黏脓性痰液,喷嚏,鼻塞等症状,部分患儿咽喉部有分泌物流动感。

PNDS引起咳嗽的发病机制:

(1)当鼻腔发生炎症时,其对空气加温、加湿及净化作用减弱,干燥、寒冷、携带刺性颗粒的空气直接刺激下气道引起咳嗽。

(2)炎症直接刺激鼻、鼻窦,咽喉等处的咳嗽感受器引起咬嗽,同时感觉神经末梢所含神经肽和神经造质刺激气道感觉神经,增加咳嗽反射的敏感性。

(3)增多的分泌物倒流至咽喉部或下呼吸道刺激此处咳嗽感受器,产生冲动,通过神经反射而咳嗽。

(4)鼻粘膜炎症时,大部分变应原在鼻粘膜激活抗原递呈细胞和T细胞,随后致敏淋巴细胞不仅在鼻腔而且通过血液循环至下气道,引起气道高反应状态,当鼻再次接受刺激时产生鼻肺反射引起慢性咳嗽。变态反應在儿意鼻窦炎发病中起重要作用[4]。

儿童患PNDS时,鼻黏膜纤毛功能受损,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倒流人到咽喉部或下呼吸道时,刺激此处的咳嗽感受器,产生冲动,通过神经反射而咳嗽。同时PNDS还导致咽喉壁慢性炎症,黏膜下淋巴滤泡增生,以及增加下呼吸道的炎性反应和反射性支气管收缩。采用系统治疗,可以有效地快复黏膜纤毛系统的结构,改著其功能,从而更有效地治疗PNDS。

儿童鼻道狭窄,导致炎症分泌物在鼻腔大量聚集,而全身用药在鼻一鼻窦部为滲透性差,局部具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有利于药物吸收,因而局部治疗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5]。

糠酸莫米松为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止痒及减少渗出作用,发挥局部抗炎作用的剂量并不引起全身作用,与全身用药相比,其具有直接、有效、副作用少的优势。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通过独特的微扩散系统,打破水分子表面的张力,在恒定压力下形成微米级雾状,使雾化液渗透到鼻纤毛根部,彻底冲洗掉鼻腔内致病(细、病毒过敏源、重金属、尘螨等)及有害物质,修正鼻腔PH值,修复鼻腔點膜,促进吞噬因子的增加(即溶茵的生成,吞噬细菌和病毒),恢复鼻腔纤毛运动。通过提高鼻腔的自身免疫功能,并利用生理性海水中的微量元素对鼻腔起到杀菌、抗病毒(银离子和锌离子)、消炎(铜离子)、抗过敏 (锰离子)的积极局部治疗作用。

儿童PNDS易被误诊。要减少误诊率,应熟悉慢性咳嗽病因的解剖学诊断程序。在诊断PNDS时应与咳嗽变异性哮喘、胃食管反流综合征、神经性咳嗽等疾病鉴别。近年来的研究认为:当鼻腔鼻窦炎性疾病时,鼻-鼻黏膜具有同下呼吸道相似的炎症反应,刺激鼻,鼻窦、咽喉的咳嗽感受器,继而产生神经源性炎症,刺激气道感觉神经,増加咳嗽反射的敏感性。呼吸道起始于鼻腔,终止于肺泡,所谓"同一气道,问一病”[6]。所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注重对呼吸道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整体性,对于儿童慢性咳嗽应通过详细的病史、体查、辅助检查来明确病因,积极对症处理,治疗过程中定期随访。

参考文献

钟南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1)738-744

李丽,王宁宁葛晓辉 鼻后滴漏综合征门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5,29(3)164-166

盛锦云.小儿慢性咳嗽[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12):705,707

陈伟,王秋萍,慢性咳嗽与鼻后滴漏综合征[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6,207:776-779.

黄妻瑜.儿意鼻窦炎性疾病的鼻察CT影像表现口中国中西医结合 耳鼻咽科杂志,2005,13(49:210

Pires GV, Souza HS, Elia CC, et al.Small bowel of patients with asthma and allergic rhinitis ; absence of in flammation despite the presence of major cellar components of allergic inflammation[J]. Allergy Asthma Proc,2004,25(1);243-250

猜你喜欢
慢性咳嗽
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对慢性咳嗽患儿症状体征及血清IgE水平的改善作用
自拟方剂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分析
耳鼻喉科疾病所致慢性咳嗽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