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高龄粉碎性腓骨骨折1例之我见

2019-11-12 04:16陈建芬王桔侯文斌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0期
关键词:中医药疗效

陈建芬 王桔 侯文斌

【摘 要】腓骨骨折是一种骨科常见的临床疾病,临床可分类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两种,多与胫腓骨双骨折、踝关节骨折等合而发病,因单纯性腓骨骨折对下肢负重影响较少,故发病时容易被忽视。临床文献研究中,对腓骨骨折治疗的相关文献报道较少且争议较大,目前多以手术治疗及石膏固定概述居多,显少提及中医药治疗方法。笔者通过临床观察,采用中医药保守治疗1例高龄腓骨上段粉碎性骨折促进骨痂生成疗效显著,治疗经验分享如下。

【关键词】中医药;腓骨骨折;骨痂生成;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0-0-01

1 对腓骨骨折的概述

腓骨是下肢小腿的一个重要组成长骨之一,位于小腿外侧部,主要起辅助和支撑作用。腓骨骨折的发病原因多见于交通损伤、青年人的运动损伤及老年人的跌倒损伤等,而直接暴力则更多的是引起单纯性腓骨干骨折。近年来采用手术治疗腓骨骨折的方法包括微型螺内钉固定、张力带钢丝内固定、钢板内固定、弹性髓内钉固定、外固定架治疗等,但容易引起更严重的软组织损伤、手术后骨不连、手术后畸形愈合、关节黏连及活动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也有学者认为对于骨折线无移位的闭合性腓骨骨折或者经手法复位后骨折面接触良好的稳定型骨折,采用保守治疗也能获得较好的疗效[1]。但是目前临床上多数学者对于腓骨骨折的治疗指导方案仍未达到较为统一的意见。

2 病例介绍

患者吕某,男,90岁,2018年1月5日初诊,主诉左下肢疼痛伴活动受限2天。患者2天前不慎从轮椅上跌倒致左下肢疼痛并伴活动受限,遂至中山大学附属医院行X线检查提示左腓骨上段粉碎性骨折。既往有颈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肩周炎、脑动脉硬化、下肢动脉硬化、泌尿系感染等病史多年。诊见:唇淡黯,舌淡胖暗,舌质两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细;踇趾趾甲颜色暗淡、无光泽。西医诊断:腓骨上段粉碎性骨折;中医诊断:腓骨上段粉碎性骨折(气虚血瘀)。治疗原则:初期以补气活血为主,佐以消肿止痛,其后以益脾肝肾、强筋续骨为主,方选八珍汤加减(黄芪、党参、炒白术、熟地、川断、杜仲、龟版、巴戟天、淫羊藿、骨碎补、肉苁蓉、金边土鳖、煅然铜、牛膝、全当归、川芎、田七、、海马等),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15剂后,去田七,加金钟根、鹿角霜、白芍。同时配合膝下功能支具固定小腿骨折处,一个月后复诊如下:

3 讨论分析

患者为老年男性,既往有骨质疏松症病史多年,而骨松患者由于骨钙化本身骨组织量已经减少,骨质量极差,极大程度造成骨折愈合缓慢,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若内固定治疗稳定性差、植入物易松动脱出;且患者存在多种内科疾病,年事已高,骨痂形成难度大。中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扶持正气乃治疗百病之根本,而气又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体内正气充足,气血运化通畅,五脏升降有序、运化得司,则外邪不易内侵。《素问.太阴阳明论》[2]云:“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其中说明脾主四肢肌肉,脾气健运,水谷精气充盛,四肢得其温养则强健有力;脾胃运化失常,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粦禀水谷之气,清阳不升则不能实四肢。“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3],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肾充则髓实。肝为藏血之官,主筋,肝血充盛,筋脉得其濡养,则筋骨强健;肝之气血亏虚,不足以养筋,则筋不固骨。故高龄患者肝脾肾不足极易发生骨折,治疗此类患者骨折扶正气、强补脾肝肾尤为重要。笔者采用纯中药疗法,初期以补气活血、佐以消肿止痛,其后以益脾肝肾、强筋续骨为治则,方中黄芪大补元气,党参、炒白术补气健脾;熟地、白芍、龟板养血,六药相伍,气血并补。川断、杜仲、牛膝补肝肾、强筋骨,且牛膝还具逐瘀通经、引血下行之功,为引经药;巴戟、淫羊藿、肉苁蓉、鹿角霜、海马补肾壮阳,强筋健骨,取“阳中求阴”之义;海马还兼活血散结、消肿止痛之功。煅然铜、金边土鳖、骨碎补三者活血散瘀,续筋接骨;田七、全当归、川芎活血行气;金钟根性甘味平,具有平肝润肺、养虚补肾、强筋活络之功效。诸药合用,共奏补气行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补脾肝肾之功。患者通过口服纯中药治疗1月,X线检查提示骨痂形成、骨折线已模糊。现代研究表明,[4]自然铜、骨碎补、川断、金边土鳖水煎剂均能促进骨鈣吸收,使骨痂生长加快,促进骨折愈合;另外金边土鳖除了促进骨痂生成,还具有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作用。吴木轩[5]通过临床资料研究发现补肝肾、活血壮骨的中药能够增加骨折断端血管形成,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骨痂内骨质胶原积累及钙盐沉积功能,加速骨痂形成。陈丽[6]研究了94例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发现配合三期辩证口服中药的47例患者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未服中药组。参考相关临床研究资料,根据病例对比发现,笔者在治疗方法、治则、分期辩证等与上述研究资料有所差异,患者骨折后骨痂形成、愈合时间等也有一定的差异,值得探讨。

尽管本研究中缺乏对照组研究以及未进行多组病例总结归纳,但本方法治疗此例高龄合并骨质疏松及多种内科疾病的腓骨上段粉碎性骨折患者骨痂的形成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仅此例抛砖引玉供同行探讨、借鉴。

参考文献

万胜,洪勇,等.克氏针髓腔内固定治疗腓骨下段骨折[J].中国骨伤,2013,26(1).

姚春鹏译.黄帝内经上.素问[M].北京:中华书局,2012.3:180.

姚春鹏译.黄帝内经上.素问[M].北京:中华书局,2012.3:66.

黄兆胜.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20-322.

吴木轩.中药汤剂在促进骨折愈合的疗效探讨[J].当代临床医刊.2018,31(2):3781-3782.

陈丽.骨折术后配合中药三期辩证治疗的效果[J].中医中药.2018,9:125-126.

猜你喜欢
中医药疗效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重视中医药发展,发挥中医药作用
两会聚焦:中医药战“疫”收获何种启示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脐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