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丁苯酞序贯治疗应用于急性脑梗死对患者对其康复情况的影响效果

2019-11-12 01:58王芳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0期
关键词:序贯疗法丁苯酞康复效果

王芳

【摘 要】目的:分析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丁苯酞序贯疗法的康复效果。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联合采取丁苯酞序贯疗法。结果:观察组的血管再通率97.44%,对照组84.62%(P<0.05);治疗前观察组的NIHSS评分为(23.62±3.17)分,对照组为(22.96±3.26)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为(9.71±1.62)分,对照组为(14.59±2.94)分(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丁苯酞序贯疗法可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并提高血管再通率,有利于促进康复。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康复效果;丁苯酞;序贯疗法

【中图分类号】R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0-0-02

急性脑梗死也是临床中全部脑卒中疾病中最为多见的类型,在脑卒中疾病中占比约达到70%。有报道指出[1],急性脑梗死病人在其发病后30天内病死率高达3~5%,三个月内其病死率则增加至9~9.5%。目前临床中对于脑梗死患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方案,丁苯酞属于芹菜籽的自然提取物,包含了大量的丁基苯酞活性成分,该药物可促进患者血管生长,并改善机体循环及氧化应激,能够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认知障碍以及认知功能。本文旨在分析采取丁苯酞序贯疗法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价值。

1 资料及方法

1.1 常规资料 抽取院内自2018年1月起,到2018年12月止诊治的7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以数字法随机分组。观察组:39例,男女性别比为21/18,年龄区间处于56~87岁,均值(70.2±1.3)岁,发病时间1~11h,病程均值(5.3±0.4)h。对照组:39例,男女性别比为20/19,年龄区间处于54~86岁,均值(69.8±1.5)岁,发病时间2~11h,病程均值(5.2±0.2)h。两组线性资料比较,P均>0.05。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立即给予常规治疗方案,包括抗血小板、溶栓以及稳定斑块等治疗,同时需严格控制患者血压、血脂及血糖水平。观察组在此常规基础上联合采取丁苯酞序贯疗法,即首先给予丁苯肽注射液行静脉注射,每日注射2次,每次1袋(100ml),同时患者每次注射时间需大于50min,两次注射时间需间隔超过6h,患者连续注射治疗2周后,并且病情趋稳定且进入到脑梗死恢复阶段后,可改为丁苯肽胶囊口服治疗,2粒/次,3次/天,患者需连续口服治疗3个月。

1.3 评估指标 (1)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管再通情况,包括基本再通:即经治疗血管狭窄度较治疗前降低>70%;部分再通:即患者的血管狭窄度较治疗前下降达10~70%;无变化:即血管狭窄度与治疗前相比下降<10%。以部分再通和基本再通来计算患者的血管再通率。(2)利用NIHSS量表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效果予以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的相关数据均以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通过()描述,行t检验和检验,P<0.05代表差异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血管再通率对比

观察组的血管再通率97.44%,对照组84.62%(P<0.05)。

2.2 两组NIHSS评分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的NIHSS评分为(23.62±3.17)分,对照组为(22.96±3.26)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为(9.71±1.62)分,对照组为(14.59±2.94)分(P<0.05)。

3 讨论

脑梗死疾病近年来在我国临床中的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勢,同时此类患者的病死率相对较高,对其生命安全产生了极大威胁。急性脑梗死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血管堵塞以及神经细胞发生坏死,因而提升患者缺血区域的关注是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及提升疗效的有效途径。此类患者治疗中需注重早诊断、早治疗及早康复,同时尽可能帮助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同时在维护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基础上,需要积极进行抗血小板、抗粥样硬化和改善机体循环等一系列常规治疗,更为重要的是还需要通过药物促进脑神经保护,这也是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有报道指出[2]-[4],丁苯肽能够帮助改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情况,有助于改善其血管性的痴呆以及认知功能。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丁苯酞序贯疗法从对比结果来看,采取该治疗方案有助于更好地改善患者肢体运动、语言、神经以及躯体感觉等一系列神经功能和患者整体认知功能。分析原因,主要在于丁苯肽能够对患者机体氧化应激产生良好的改善效果,因此可调节机体微环境以及细胞生存综合能力。除此之外,该药物还可改善生长因子表达,能够对血小板激活产生抑制性作用,因此用于急性脑梗死病人治疗中可显著提升疗效。观察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后NIHSS评分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也进一步证实,对于急性脑梗死病人来说,通过采取丁苯酞序贯疗法,能够进一步提升康复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丁苯酞序贯疗法可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并提高血管再通率,。

参考文献

张宝玲.观察丁苯酞序贯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康复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33):267.

刘东亮.丁苯酞序贯治疗急性脑梗死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1):44-45.

白霞,郑毅,许鑫, 等.丁苯酞序贯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8,35(1):78-80.

王丽平,张磊.丁苯酞序贯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以及对血脂、血清脂联素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8,24(2):207-210.

猜你喜欢
序贯疗法丁苯酞康复效果
全程护理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及满意度的影响
丁苯酞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丁苯酞治疗症状性颅内脑动脉狭窄的疗效观察
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疼痛控制护理有效促进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效果评价
整体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研究
两种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方案用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