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支气管导管听诊定位与纤支镜定位的插管深度差异

2019-11-12 01:58李慧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0期

李慧

【摘 要】目的:分析双腔支气管导管听诊定位与纤支镜定位的插管深度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40例双腔支氣管导管插管患者,分为听诊组和纤支镜组,每组120例,分别运用听诊定位与纤支镜定位进行插管深度分析。对比两组插管一次到位率、插管过深发生率、平均退管距离。结果:纤支镜组插管一次到位率为95.00%(114/120),插管过深发生率为5.00%(6/120),平均退管距离为2.4mm,听诊组插管一次到位率为76.67%(92/120),插管过深发生率为23.33%(28/120),平均退管距离为6.6mm,两组各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693、15.889,t:5.667)。结论: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时,可优先通过纤支镜进行定位,提升一次到位率,避免插管过深问题。

【关键词】双腔支气管导管;听诊定位;纤支镜定位

【中图分类号】R6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0-0-02

前言:双腔支气管导管多用于手术患者群体中,具有支气管插管的基本优势,同时能够暂时分离左、右总支气管的通气行为,灵活控制手术进程。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过深的情况下,可能影响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不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这也对插管定位技术提出了高要求。我院就听诊定位与纤支镜定位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40例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患者为对象,为听诊组和纤支镜组,每组120例,听诊组:男71例,女49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48.9±10.3)岁。纤支镜组:男70例,女50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8.7±10.5)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前瞻性研究:患者和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根据患者体征信息选取导管型号,疏导患者避免情绪波动、肌肉紧张,将管道经患者声门向支气管位置推进,出现置入阻碍时停止推进,以气囊充气。

听诊定位法。借助听诊器,在置管过程中对患者呼吸音进行实时分析,确定左右侧均可捕捉理想呼吸音,且患者呼吸平顺、无急促问题,确定为置管到位,不可捕捉理想呼吸音、患者呼吸短促、无规律,为置管过深,记录退出距离。

纤支镜定位法。分别对患者左侧、右侧肺部组织进行观察,左侧可见支气管隆突,气囊上缘以及左上下肺开口。右侧可见支气管隆突,气囊上缘以及右中下肺开口,均评定为置管到位,支气管处出现气囊遮盖问题、不可见支气管开口或不可见左上下肺开口、右中下肺开口,为置管过深,记录退出距离。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插管一次到位率、插管过深发生率、平均退管距离。

1.4 统计学方法 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检验计数资料,以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纤支镜组插管一次到位率较高,插管过深发生率较低,平均退管距离较小,见表1:

3 讨论

双腔支气管导管可提升插管效果,满足特殊患者手术需求,也便于分别就肺部两侧、支气管道处进行分泌物处理,降低异物堵管发生率,有效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此前学者分为指出,常规置管模式下,借助听诊方式了解置管位置,可能出现置管过深问题,综合发生率可达到20%左右[1]。因置管过程中,患者耐受性不佳、置管位置不当是无法预知的,当患者出现依从性下降情况时,插管过深问题往往已经发生,给予优化十分必要。

纤支镜即纤维支气管镜,是一种现代化的光学诊断设备,也可以用于其他辅助作业,提升医疗工作的质量。纤支镜由数目极多的细纤维为核心,所有纤维均为光的良性导体,可在进行支气管疾病诊断时提供足够理想的光照强度。纤支镜的管腔较小,其材质柔韧性高,可进行多种角度的弯曲,经鼻腔等处置入患者支气管进行检查,或作置管辅助。

本次研究中,纤支镜的主要作用为置管辅助,在其理想光照强度的引导下,置管操作人员可准确获取位置信息,确保置管位置处于患者可耐受处,且不会导致置管过深情况。偶有置管位置不当问题发生,也多较为轻微,不会引发患者依从性明显下降、影响治疗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在纤支镜的辅助下,患者依然出现无法一次置管到位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可发现,6例患者中,两例存在鼻腔疾病,2例存在呼吸道增生,在进行置管的过程中,患者机体所受扰动更明显,耐受性相对较差,操作人员无法准确进行置管位置的观察。另有2例患者因存在情绪波动问题,影响了置管过程中对支气管内部情况的探查,导致置管过深。从结果上看,在纤支镜的支持下,该组患者插管一次到位率为95.00%、插管过深发生率为5.00%、平均退管距离为2.4mm,而在听诊技术支持下,该组患者插管一次到位率为76.67%、插管过深发生率为23.33%、平均退管距离为6.6mm,两组差异明显。

综上所述,行 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时,可优先通过纤支镜进行定位,提升一次到位率,避免插管过深问题。

参考文献

李婧,张霖,王佳,等.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在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中的应用优势[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09):1564-1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