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爱霞
【摘 要】目的:评价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干扰素栓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98例,按照抽签法的要求将其分成实验组(49例:宫颈环形电切术+干扰素栓)与对照组(49例:宫颈环形电切术),分析具体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相互对比有差异性,P<0.05。结论:在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实际治疗期间,使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方式与干扰素栓方式开展治疗活动,有助于提升整体工作效果,有着很好的推广优势。
【关键词】宫颈环形电切术;干扰素栓;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中图分类号】R2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0-0-01
目前在实际诊疗期间,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属于经常出现的女性妇科方面的慢性炎性病变,在使用以往方式的过程中,主要进行药物方面的清洗,通过激光手段或是冷冻手段处理,然而,应用的效果很差,对生活质量产生影响。针对于此,下文对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98例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进行研究,合理的评价环形电切术以及相关的干扰素栓的应用优势。
1 基本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在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中,选择98例进行分析,按照抽签法的要求,均分成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个小组49例。
实验组:年龄:31岁到44岁,中位(35.66±1.77)岁。病程:1个月到1.3年,中位(1.56±0.11)年。
对照组:年龄:31岁到45岁,中位(35.67±1.78)岁。病程:1个月到1.4年,中位(1.57±0.13)年。
纳入标准:在检查以后符合具体的诊断要求。
排除标准:研究中断。
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的基本资料,使用SPSS21.0软件计算,获取的结果没有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在工作中使用宫颈环形电切术的方式进行处理,待月经结束之后的一周之内,取膀胱截石位,开展消毒工作以后,利用内窥镜从阴道进入,将宫颈区域暴露出来,明确具体的发病情况与范围,然后使用清洁的棉球对分泌物进行擦拭处理,之后开展消毒活动[1]。此阶段应该使用碘进行切除组织与具体范围的标记处理,结合具体的范围选择相应的电刀工具,将其功率设计成为五十瓦,在标记颜色的区域以外的4毫米左右,按照具体的方向进行病灶切除处理,将深度控制在15毫米左右。使用球星的电极电凝方式,针对创面区域进行止血处理,之后使用清洁的棉球进行血液的擦拭,将切除的组织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查。在完成相关的手术操作之后,应采取相应的抗炎治疗方式进行处理,将时间控制为3天,不可以有性生活或是坐浴[2]。
实验组:在采取相关手术方式30天之后,在阴道后穹窿区域之内设置 -干扰素栓(国药准字:S19990014 批准日期:2010-09-02 生产厂家:长春长生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每次一粒,每两天一次,连续使用二十次。
1.3 判定指标 原来的病变区域已经消除,创口全部愈合:痊愈;病变区域的面积减少51%以上,症状全部的消失:有效;没有改善甚至还发生了加重的问题:无效。在此次的分析中效果的计算主要使用:痊愈数据+有效数据的形式。
1.4 统计学分析 实验组数据与对照组数据使用SPSS21.0软件计算,利用卡方与百分比的形式进行效果的分析,在相互对比有差异性的时候,使用P<0.05的形式进行表达。
2 结果
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属于当前妇科诊疗工作中较为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也是引发宫颈癌最为主要的因素,根据相关的调查可以得知,此类疾病的出现与人乳头瘤病毒的入侵存在直接联系,所以,在实际治疗期间应正确的分析具体状况,采用合理的方法开展各方面的治疗支持活动。
上文对宫颈环形电切术以及相关干扰素栓相互联合使用在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中效果进行分析,对照组的效果低于实驗组,P<0.05。在使用电切术的工作中,可增加具体的处理范围,减小创口面积,全面性的降低疼痛感,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减少手术操作的具体时间,实现最终的根治性处理目的,通过电切术的支持,有助于将标本保存下来,在切除期间不会发生组织碳化问题或是拉长问题,可更好的进行病历组织的检查与处理[3],但是,在实际分析中发现此类方式单纯使用的复发率很高,效果也很差,所以,要在切除30天之后在阴道后穹窿的区域之内设置 -干扰素栓,此类药物属于单核细胞以及淋巴细胞所生成,其中含括很多的功能丰富性活性蛋白质成分,有助于对免疫系统进行调节,并且降低细胞生长的速度,最终形成光谱抗病毒的良好目的。在使用之后不仅可以促使免疫力的增强,还能预防局部炎性病变问题与其他反应问题,规避重复性感染所带来的影响。在使用之后还能弥补单纯切除术的引导分泌物过多以及结痂脱出阶段的出血问题,形成一定的治疗支持作用,应予以足够的重视,采用合理的方法开展各方面工作[4]。
综上所述,在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实际治疗期间,使用环形电切术方法以及干扰素栓的方法,有助于促使效果的提升,有着很高的推广优势以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张跃,吕蓓,张林.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干扰素栓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2):391-393.
马燕燕,王敬花.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保妇康栓对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治疗后宫颈渗液IL-1、IL-6、TNF-α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2):320-322.
郑幽冰.3种措施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440-442.
王晓军.保妇康栓治疗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6):3959-3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