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摘 要】目的:分析头孢曲松钠的不良反应以及合理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使用头孢曲松钠后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总结其不良反应的类型,对比各类型的发生率,研究患者临床合理应用的措施。结果: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时间主要是患者用药时的30min里,附件损害以及皮肤损伤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类型,发生率为26%,其次为胃肠道反应,所占比重为18%;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曲松钠的应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此医疗人员应该重视其临床应用,减少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
【关键词】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57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0-0-02
头孢曲松钠是一种第三代半合成的头孢菌素类,其抗菌谱广,可以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对革兰氏阳性及阴性菌均有中等强度的抗菌作用,尤其是对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菌及脑膜炎奈瑟菌等病原微生物有着强大的抑菌活性。[1]由于其抗菌谱广、抗菌性强,故而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应用,如泌尿科、呼吸科、骨科、消化科等,而随着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报道也逐渐增多,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2]本文即对头孢曲松钠致不良反应报告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该药物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50 例由于使用头孢曲松钠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28 例,女22 例,平均年龄为(42.5±2.5)岁。患者在采用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了表情淡漠、行为异常、胸闷、烦躁、皮疹、头晕耳鸣、心慌、腹胀腹泻、失眠、皮肤瘙痒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用药方式中有32例患者为静脉用药,10例患者为联合用药,8例患者为单独用药。
1.2 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总结其不良反应类型,对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并且对该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1.3 观察指标以我国CFDA 发布的相关药物不良反应评价标准为依据,对头孢曲松钠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与评价,统计不良反应症状以及患者发作的时间,进而找出合适的临床药物应用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和分析,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类型分析 本研究数据分析可知,附件损害以及皮肤损伤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类型,发生率为26%,其次为胃肠道反应,所占比重为18%,然后再为泌尿系统受损、外周血管受损、神经系统受损、心脑血管受损等。附件损害以及皮肤损伤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它类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2不同时间段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用药过程中,有22 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用药之后,有10 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时段在用药过程中的30min 内,用药之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结论
头孢曲松钠应用的不良反应有皮肤损害以及其附件损害、肠胃道反应、泌尿系统受损、外周血管受损、神经系统受损、心脑血管受损、出现药物热、变态反应、过敏性休克、继发感染、脏器受损以及其他反应等,这些不良反应不仅会降低患者的治疗质量,影响治疗效果,而且还会对患者造成伤害,不利于患者的正健康生活,因此医疗人员应该重视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合理地进行临床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3]
为了降低头孢曲松钠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医疗人员应该严格掌握其用药剂量、用药方法以及相关的适应证,避免过量使用药物或者连用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然后在用药前应该详细地向患者咨询病史和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对于高敏体质的患者应该谨慎用药,最好在患者用药前给予其头孢曲松钠的药原液作为皮试。[4]在药物的应用过程中医疗人员应该仔细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及时做好充分的急救准备,如地塞米松、氧气、血压针、肾上腺素和呼吸机等急救用品和器材应该准备到位,以便能在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能及时应对。如患者属于高敏体质,用药时要保持高度警惕;[5]注意不能将头孢曲松钠和含钙注射剂一起使用,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注意头孢曲松钠的配伍禁忌,如血管活性药物、苯妥英钠、两性霉素B、维生素C、异丙嗪、红霉素、氯丙嗪、四环素等,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单独给药;此外,在头孢曲松钠与氨基苷类药物一同使用的过程中,要采用分瓶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并且要间隔1 h 以上才能给另外一种药物,防止损伤患者的肾功能。其次,用药过程中,注意给药的剂量与速度,同时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用药反应进行严密观察,并且做好充足的急救准备。由于头孢曲松钠应用的不良反应与药物液体浓度、用药剂量、滴注速度有关,因此为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医疗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药液的浓度,选择适合的用药剂量,减缓滴注速度,对于老年患者或者肾脏功能不全的患者,每日的使用剂量应该低于2.0g,有黄疽的患者应该谨慎使用。[6]
综上,头孢曲松钠可引起多个器官及系统的不良反应,故而在临床治疗中,应严格把握适应症,同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用药,剂量合理,有利于保证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头孢曲松钠临床应用不良反应82例分析[J]. 潘梁,林东兴,涂志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19)
头孢曲松钠的不良反应以及合理應用[J]. 李祥民. 中国处方药. 2017(04)
探析头孢曲松钠的不良反应与临床合理应用[J]. 史荣华. 北方药学. 2015(07)
52例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分析[J]. 徐红冰,石卫峰,刘皋林. 上海医药. 2015(01)
关于头孢曲松钠的不良反应分析[J]. 辛海艳,谢军燕,邱凌梅,侯俊红.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28)
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56例分析[J]. 李雅玲,孙富国,王燕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