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乔华
[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这也标志着生产劳动力的提高,这一点在税务管理工作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传统的税务管理工作当中,因为缺乏有效的整理数据信息的手段,所以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很大,在管理这些庞大的数据的时候还容易出错,直接对税务管理工作造成了巨大的障碍。文章以新时期税务管理工作为中心,对新时期税务管理工作信息化进行分析,并提出新时期税务管理工作信息化的策略。
[关键词]新时期 税务管理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志码:A
税务管理工作信息化可以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因为税务管理工作信息化的本质是利用计算机对税务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分类,这样就可以为税务管理工作提供很多的方便。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直接操作智能化设备就可以对税务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因此税务管理工作信息化是新时期税务管理工作的必然选择。
一、新时期税务管理工作信息化情况
新时期税务管理工作虽然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除了部分的高新企业和与信息技术有关企业大规模将税务管理信息化以外,仍旧有大量的传统企业坚持着传统税务管理模式,这样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税务工作效率,还从某种角度增加了企业的人工成本,对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严重限制了企業的正常发展[1]。
二、新时期税务管理工作信息化的意义
税务管理工作信息化是新时期税务管理工作的必然发展阶段,利用信息化处理税务管理工作可以极大地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此外,信息化税务管理工作还可以提高税务管理的安全性,降低信息泄露对企业带来的风险,因此新时期税务管理工作信息化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劳动成本
在传统税务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因为要面对大量的数据信息,所以很容易出现疏漏,而且这样的传统税务管理模式对待一些体量较小的公司还可以勉强应付,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的企业体量也在不断变大,甚至涌现了一大批世界顶尖的企业,传统管理方式就很难应付这样的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2]。而税务管理信息化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利用信息化的数据就可以很好地提高相关的税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因为税务数据已经做了信息化的处理,税务人员就可以很好地保证核算数据的准确性。
(二)避免税务信息因为传达效率差产生风险
税务风险主要指的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企业自身纳税不符合相关的税法规定,导致出现没有纳税或者少交税款的情况;另一方面则是指企业在运营的时候,因为适用的税法不够准确,导致企业出现没有使用应有的扶持、优惠政策,过多缴纳税款的情况。引起这两种情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税务管理部门与公司的管理层缺乏沟通,而信息化的税务管理工作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利用互联网和公司的管理层进行交流,进而减少税务风险的产生。
(三)加快企业的发展
税务管理和公司的发展息息相关,通过了解税务情况企业管理层可以及时制订企业发展计划,但是在以往的税务管理工作当中,相关的工作人员效率十分低下,这样反馈给企业管理层的信息就会出现延迟,这样的情况就直接影响了企业管理层对发展计划的制订,甚至还会影响企业的发展[3]。而信息化税务管理工作就可以极大地提升税务工作的效率,避免出现税务延迟的情况,这样公司的管理层就会尽快对税务管理工作作出反应,进一步促进快企业的发展。
(四)避免税务管理当中出现疏漏
在税务管理工作当中,核算税务数据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而且在传统的数据核算工作当中,需要依靠大量的人力,这就有可能导致这些数据出现疏漏,进而对税务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而税务管理工作信息化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税务管理工作信息化的过程当中,利用信息化的数据对税务进行核算,就可以在提高工作人员核算效率的同时减少疏漏出现的可能性。
三、新时期税务管理工作信息化所面临的问题
在新时期税务管理工作信息化的过程当中,虽然信息化税务工作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同样也面临一些问题,在企业发展过程当中,如果不能将这些税务管理工作信息化所面临的问题解决,那就无法很好地实现税务信息化,进而限制企业的发展。
(一)企业管理层对税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在企业的运营当中,负责公司税务管理的一般都是财会部门,虽然财会部门对公司的发展十分重要,可是因为财会部门并不能直接为公司带来效益,所以公司的管理层往往对财会部门不够重视。受到这样情况的影响,税务管理工作同样不被公司的管理层重视,这样就直接导致了税务工作信息化无法很好地在企业当中实现。
(二)安全性差
信息化税务管理虽然可以很好地提高税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但是同样也会因为相关的工作人员对计算机操作水平较差,无法有效地对税务数据进行加密,导致企业税务数据的泄露。虽然传统的税务管理工作同样无法避免这样的情况,但是因为传统税务管理工作加密的门槛较低,所以这让部分企业无法对信息化税务管理模式进行普及。
(三)缺乏有效的税务计算工具
想要实现税务管理信息化就要尽可能提高企业税务管理的工作效率,仅仅利用常规的办公软件是无法使税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飞跃性的提升的。而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在税务管理工作当中,部分企业缺乏有效的税务计算工具,这样就导致了税务管理工作效率提升并不明显,进而影响信息化税务管理工作的普及。
(四)缺乏信息化税务管理人才
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过程当中,企业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业,这一类的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就需要对自身的税务管理工作进行整改,但是大部分的税务管理尖端人才往往集中在一些大型企业当中,这样就造成了中小企业税务管理人才的缺乏,导致中小企业无法对自身的税务管理工作进行信息化处理,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4]。
四、新时期企业实现税务管理工作信息化的策略
如果一个企业要实现税务管理工作信息化,提高税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那就需要公司利用正确合理的方式,将税务管理信息化措施充分利用起来,这样就可以在企业当中很好地实现税务管理工作,提高税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一)引入税务管理工作人才,加快税务管理工作信息化
税务管理工作本身的门槛不高,但是如果一个企业想要提升自身税务管理工作的质量,那就需要在公司中引入税务管理方面的人才。这样就可以将公司税务管理进行信息化处理,在这样的状况下,企业才可以提高自身整体的税务管理质量,加快企业税务管理工作信息化的进程。
(二)加强税务管理工作的安全性
在税务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的过程当中,安全保密性是一道巨大的障碍。想要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税务管理工作人员制定安全可靠的方案,才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税务管理工作的安全性,防止税务信息泄露。不仅如此,在公司税务工作当中,还需要企业尽可能地使用封闭系统,这样才可以确保税务信息不被泄露。例如: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人员在信息化处理税务数据的时候,可以对系统进行加密,储存有税务信息的计算机禁止接入互联网,只接入公司局域网。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税务管理人员还可以和国产的芯片厂商合作,使用“龙芯”的计算机,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税务数据的安全性。
(三)在实现税务管理信息化时可以共用计算机和纸质数据
企业在开展税务管理工作时,如果只是依赖传统人工的管理方式,那么将会造成很大的人力成本流失;同样如果工作人员只是利用计算机对税务数据进行保存,同样有可能因为计算机故障造成数据丢失。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員应当在提升工作效率的时候,保证税务数据不会因为计算机的问题丢失,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将税务数据进行信息化处理时,做好纸质数据的备份,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提高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四)制作税务计算工具
税务管理工作信息化最大的一点优势就是可以利用计算机当中的各种工具,而在税务管理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因为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人员往往无法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导致即便是信息化处理税务管理工作,效率也没有出现明显提高的状况。因此税务管理工作人员在对税务数据进行信息化处理的时候,应当合理利用计算机当中的各种工具。如果企业特殊需要,还需要制作出适合企业税务计算的工具,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效率。例如:企业在进行税务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可以直接和软件公司进行合作,然后定制一套最适合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计算机工具,这样不仅可以很好地提高自身税务管理工作效率,还可以更好地保障税务管理数据的安全性,综合提高公司税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五)增加企业管理层对税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想要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效率,最好的实施方法就是得到公司管理层的支持,这样才可以使企业税务管理工作完全信息化。因此税务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陈述税务管理工作信息化的优势和传统税务管理工作的弊端,引起企业管理层对税务管理工作的关注。这样企业的管理层才会真正将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重视起来,进而综合提高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例如:税务管理工作人员可以制定合理可行的税务管理工作信息化方案,在策划方案当中阐述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利弊,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引起公司管理层的重视,然后进一步完善企业当中的税务管理工作,提高公司税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五、结语
新时期税务管理工作信息化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企业发展的过程当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将税务管理工作信息化重视起来,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让税务管理工作服务于企业,进而综合提升企业的税务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韩玉兰.新时期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18(11):149- 150.
[2]徐金秀.探究新时期公司税务管理的内部控制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7(17):146- 147.
[3]贾英姿,贾绍华.关于新时期税务文化创新的几点思考[J].财政科学,2017(2):64- 69.
[4]许椿燕.信息化推动企业税务管理的创新发展研究[J].纳税, 2017(3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