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阳
摘要:介绍了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优化中大数据的重要意义,以陕西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陕西省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农业供给侧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陕西省农业供给侧结构的问题主要为代表性农产品供给侧结构问题、技术结构问题、适应市场需求侧结构问题。对陕西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途径进行了研究,提出创新体系、培育人才、加强大数据支持等措施,旨在基于大数据背景下深入推动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优化。
关键词:大数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陕西省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9)18-0176-05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18.04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tudy on the side structural reform of agricultural suppl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big data:A case study of Shaanxi province
DING Yang
(Xian Peihua University,Xian 710125,China)
Abstract: The significance of large data o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side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supply was introduced, then using the side structure reform of agricultural supply of Shanxi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e in Shaanxi province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auses in the side structure reform of agricultural supply were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side structure reform of agricultural supply in Shaanxi province are the supply-side structure of representative agricultural product, technical structure problem and the structure of adapting to market demand.The approaches of the side structure reform of agricultural supply in Shanxi province were studied, the measures of innovation system, talent cultivation, and big data support were proposed,to promote the reform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side structure reform of agricultural supply in China based on the big data.
Key words: big data; the side structure reform of agricultural supply; Shaanxi province
農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以改革为手段推进农业结构性调整,提高农业供给侧水平,从而适应农业需求侧的水平。2015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首度被提及[1]。此后,2016年和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要继续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农业结构和发展方式的优化。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题核心,强调优化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2]。与其他农业大省一样,陕西省农产品需求增长趋势明显,农业供求关系结构性短缺问题尤为显著,特别是在供给数量、品质和种类上与消费者的需求契合度较低。因此,必须以农民增收为目标,调整农产品供给结构,优化农产品生产经营体系,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农产品供需关系的动态平衡。
1 大数据对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优化的意义
农业大数据是指通过大数据理念、方法以及技术等内容的运用,实现农业或者涉农领域相关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以及运用等目标。农业大数据在农业中有着非常多的运用,同时对农业的发展有着推动的作用。农业数据主要构成为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其特点主要为体量大、涵盖的范围广、数据的种类多,属于典型的大数据。大数据属于工业社会的资源,其自由属性决定了谁掌握数据就掌握了主动权。现代化社会中,要能够充分运用大数据这一工具,深入挖掘和运用大数据中的价值。通过大数据的高效运用,结合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能够实现结构的优化与质量的改善[3]。从供给侧结构改革角度分析,大数据的运用还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市场的需求变化,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联。通过细节的分析,能够总结规律并且对趋势进行预测,满足改革的细致需求。在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大数据的运用能够帮助农户、企业更好地分析和掌握市场需求,从而创新产品、简化流程,节省各环节的经济成本,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大数据的运用,还能够帮助政府更好地了解农业发展动态特征,进而更加准确地支持供给侧结构改革。
2 陜西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现状分析
2.1 陕西省农业发展现状
作为典型的传统农业大省,陕西省农业经济水平始终保持着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粮食产量连续十年在1 000万t以上,果业产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以苹果为例,陕西省的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为全国第一,产量占世界的1/8,占中国苹果总产量的1/3。陕西省猕猴桃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蔬菜、畜牧、茶叶等收入逐年增加。陕西省第一产业的发展态势如表1所示,陕西省第一产业逐年增长,2010年与2017年分别达到988.45亿与1 739.40亿元,基数逐年增加,但是增速近年来有所减缓。2010年与2017的增速分别为5.80%与4.60%。第一产业占陕西省的比例也有一定的下降,2010年与2017分别为9.90%与7.90%。这意味着陕西省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不容乐观。而且从这两个时间节点的第一产业增加值来看,年均增速仅为93.87亿元。如果不能有效改革当前陕西省农业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按照当前的增长速度计算,到2020年陕西省第一产业增加值约为2 021.01亿元,与2 500亿元的增长目标相去甚远。
陕西省优势农作物主要有茶叶、水果、粮食、蔬菜、棉花等,通过对2010—2017年陕西省部分主要农产品产量汇总(表2)可知,除了棉花在2010—2017年产量下降外,其他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均有所增长。特别是苹果、猕猴桃、茶叶和蔬菜增量较为明显。
2.2 陕西省农业供给侧结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陕西省代表性农产品供给侧结构问题。虽然陕西省农作物生产规模和种植面积逐年增长,但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竞争优势却不明显。以苹果、茶叶和中草药为例。陕西省作为中国重要的苹果产业基地,苹果种植面积居全国之首,但效益偏低。首先,陕西省的苹果平均单产不高,陕西省平均产量仅约为16.5 t/hm2,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19.5~30.0 t/hm2,也低于中国的平均单产17.7 t/hm2。其次,苹果质量差强人意。当前陕西省绿色果品认证基地约为20万hm2,占可种植面积的比例仅为27.0%,而有机苹果基地面积约为13万hm2,占比仅为18.0%。第三,缺乏深加工能力。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苹果的全加工,而陕西省对此果品的加工处理占比则不到10.0%。陕西茶叶生长周期较长,色泽碧绿,清香袭人,而且还富含硒、锌等,是陕西省极具特色的农产品,但陕西省在茶叶经营方面却处于落后地位。第一,茶园种植面积约有14.4万hm2,有机茶园面积则仅为5.3万hm2,无性系良种种植面积更小,仅为4.2万hm2,无公害茶园和无性系良种种植茶园分别占全省茶园总面积的39.30%和29.40%,而全国平均达到了62.20%与56.10%;第二,陕西省的茶园产量仅为515.55 kg/hm2,而全国平均为818.55 kg/hm2。第三,陕西省茶叶品牌杂乱,缺乏品牌度。第四,深加工产业很少。虽然春茶有着较高的利用率,但春夏茶的利用就明显存在短板。陕西省中草药种植水平整体较高,也是陕西省较为典型的特色产品。当前,陕西省主流种植的中草药约为数十种,其面积约为20万hm2。然而,采用先进管理模式、标准化种植模式的面积仅为4万hm2,占比仅为20.00%,部分品种药性显著退化,还有一定重金属超标等问题[4]。
2)陕西省农产品供给侧在技术结构方面的问题。陕西省在综合性农业机械利用水平方面整体并不高,仅为58.50%,黑龙江省这一比例高达87.0%。如果从单独的劳动力作业种植面积来看,陕西省均值为0.35 hm2,而国内均值为0.45 hm2。粮食作物的公顷产量,陕西省与全国均值分别为3 915与5 895 kg。全国牛、羊规模化养殖占比为43.00%、18.50%,陕西省牛、羊的规模化养殖占比为55.00%、48.90%。在田间管理技术领域,陕西省农户大多使用传统模式,整体产出比较低。苹果种植方面,使用矮砧栽培技术的比例仅为7%。在果园的田间管理方面,发达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全面的机械、自动化作业,智能化水平也不断提高。然而,陕西省依然使用人工作业模式。此外,陕西省的绿色种植水平不高,化肥大量使用,对陕西省的农产品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显著负面影响。
3)农产品供给侧结构适应市场需求侧结构问题。在农产品供给侧结构适应市场需求侧结构方面,《陕西省统计年鉴》显示,2010—2017年间,陕西省的农产品生产供给侧结构均增数据主要为,粮食、小麦、玉米分别为0.30%、5.50%、3.00%,水果(苹果)和茶叶分别为3.10%(3.20%)和10.50%。陕西省的农产品需求侧均增,面粉、大米、薯类分别为1.30%、0、6.00%,食用植物油、新鲜蔬菜、猪肉分别为2.40%、0.90%、3.30%,鲜蛋、鲜奶、茶叶分别为9.00%、4.40%、0,水果则为3.00%。由上述数据可知,陕西省在此类产品方面,其供给侧与品种结构增速方面要比需求端更快,这意味着陕西省在相关农产品领域呈现出典型的供过于需的现象。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定位是为了加强对市场的需求和市场的提升作用,通过“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方式提升中国在农业市场中的竞争力。然而,数据显示,2013—2018年间,人均食品方面的消费增速,粮食、食用油、薯类、谷物分别为3.00%、0、1.00%与4.00%,猪肉、鲜蛋、鲜菜与鲜奶分别为0.50%、5.00%、0与1.10%。统计数据显示,陕西省过剩农产品与全国农产品需求结构不符,这也导致陕西省过剩的农产品很难销往全国市场[5]。
2.3 陕西省农业供给侧结构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第一,科学技术对于农业供给侧结构而言,调整与优化的影响能力较弱。陕西省农业生产结构出现的问题大多是由于技术问题引发的,例如品种的创新技术、土壤的改善技术、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技术以及深加工技术等,此类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足,导致科技对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与提升的影响力不足。陕西省农业供给侧结构中,由于农业技术应用较少,导致农业发展中质量、技术以及品种等结构不达标,进而引发了多种问题。
第二,陜西省农业供给侧发展中,缺少农业技术服务机构的有效指导,导致农业技术的运用不足。目前,陕西省的农业科技服务组织较为混杂,例如各地不乏种植养殖技术服务机构、农村气象服务机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机构等,但这些机构未能够形成完善的体系,大多分散在局部地区。在此情况下,大量分散的养殖和种植农户难以得到系统的技术指导,在农业生产中仍然沿用传统落后的方式[6]。
第三,陕西省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功能化规划与布局不完善。陕西省的地理环境较为复杂,农业生态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土壤的类型有20余种,有超过400个的土壤种类。但是对陕西省内的农业土地宏观布局还不够完善,缺少全局性的总体指导性布局规划,导致陕西省多地的政府、农村、农民在选择或者优化生产经营种类时缺乏良好的自然和生态支持,进而引发了陕西省农产品结构布局中的杂乱、规模小、布局分散等问题,最终导致陕西省农产品种植结构的不完善。
第四,引导和鼓励农业供给侧结构创新的机制不足,导致农业结构发展中农村项目的开发处于不规范的状态,办事效率低下。同时,创新机制的不足还导致农村人才的不足,社会资本、社会企业难以进入农村市场,进而引起农村农业领域的创业不足和吸引力不足。
3 陕西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途径分析
3.1 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
中国土地经营基本上采用的是个体模式,若要将离散化的个体进行联合,不仅要积极推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还需要彻底改变当前农村地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落后现状。借助于资源的配置优化、信息的综合利用,构筑更为完善的现代化农业社会服务系统。2015年国务院正式推出“互联网+”行动计划纲领,目的就是要大力深化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之在发展新型农业服务模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16年底,已在多个省(市)成功构设了社会化服务试点,为广大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专业性的农技、防病害等知识,借助于远程教育、在线辅导等诸多模式,以玉米、小麦等农作物为对象帮助广大农户搞好防病虫害工作。此外,在全国范围内还进一步建设了专业性的农资电商平台,为当地农户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其中涉及到农产品展示、信息咨询等[7]。部分农村地区更是借助于大数据等新型技术,构筑了村村通、云农场等诸多的创新服务体系,使得农户之间的交互变得更为快捷。同时和相关专业型网站进行接驳,进而成功构筑一站式服务模式,使之提供海外贸易、土壤检测、农技咨询等诸多专业服务,由此可以更好地促使农业社会化服务朝着规模化与专业化方向发展。
3.2 培育新型农业技术人才
对于农业供给侧结构优化而言,培育新型农业主体无疑是其核心工作之一,为此就需要让广大农户拥有大数据思维,对互联网环境的运营模式有着深入的了解,并能更好地吸收与运用农业知识,从而显著提升农户的综合素养。将大数据技术与农技教育进行融合,构筑在线农科服务平台,基于不同水平对象配置对应课程,使得农户能够更好地掌握创新的农业技术、新型的电商运营模式。为农户提供更多指导,帮助农户主动学习新知识,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农业复合型人才。作为地方政府需要牵头促使农企与职院、高等院校等教育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借助于远程与实体教学相融合模式,积极邀请农业专家为广大农民开堂授课,从而让农户掌握更多的现代化农业技术与知识。如农业部可以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当前先进的信息技术构筑面向全国的农业科教云平台,使农业专家与广大农民进行高效沟通,同时该平台集成了诸多的教育与信息资源,方便农民从中学习各种新型的农技知识,实时了解农业市场动态[8]。陕西省农业农村厅聚集一批高素养的农业专家,农户在农作物种植方面有着一定的专业水平,但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人才还相对匮乏。要使得先进的技术能够助推陕西省的农业改革,就需要大力培养专业人才。为此陕西省可以借助于高等院校的教育资源开设相应的大数据技术课程,为陕西省培养专业性的大数据技术应用人才,解决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3.3 加快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支持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重要价值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核心数据有掌握权无疑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政府部门对大数据应用给予了高度重视,尤其是涉农部门更是注重大数据的应用,要求不同地区加快构筑数据共享平台,不断强化对数据资源的高效利用。然而涉农部门整体较多,而且还分属不同的系统,每个系统所生成的数据基本上仅在内部得到应用,这使得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受到限制,不仅带来大量的冗余数据,同时也使得信息得不到很好利用,资源、人力浪费严重。为此,就需要将企业作为主体,大力强化大数据技术开发,积极深化技术的应用创新。而作为行政机关则需要颁布实施扶持政策,推动新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应用,使之与科研创新进行融合,进一步推动基础与核心技术的发展,进而完善大数据产业链。陕西省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发展机制,促使企业、政府、社会组织之间进行积极合作,对大数据专业人才的培养给予高度重视,积极引导与鼓励高等院校开设大数据专业课程,为社会培养多层次复合型的大数据人才[9]。此外,为了更好地提升涉农数据利用效率,为农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就必须要完善相关的顶层设计工作,需要从国家层面来构筑农业资源的管理标准,为不同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提供支持,还要明确不同机构与部门的权责,构筑多元化信息交互的数据共享平台,增强数据的公信力,进一步降低其运维成本。积极鼓励不同部门进行信息交互,实现公共数据更好地互联、开放与共享,不仅可以保障民众的建议权与知情权,同时农业数据价值也能得到更好利用。
3.4 制定与大数据相关的政策和规范
数据共享是大数据价值的重要体现之一,然而在具体采集相关数据或者在共享之时,容易产生商业机密被窃取或者侵犯相关人员隐私等问题。在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同时,还需要加快推动相关政策与规范的颁布实施,从而强化对数据的科学管理,规避可能面临的风险,才能更好发挥该技术在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作用。需要积极完善相关的标准体系与法律法规,利用科学规范来对大数据的应用与安全给予保障;要加快构筑安全、平稳运行新机制,借助于大数据技术为民众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支持,同时也为发展高端智能的产业新生态提供助力。对网络交易、线上支付等有关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给予相应规制,在切实防范相关风险的同时促使该供应链金融对实体经济与贸易的关键作用得以更好发挥[10]。积极构筑标准规范体系,主动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4 结语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战略,代表的是一种新型生产力。改革为新经济的发展破除了相应的障碍。在推动供给侧改革之时,不仅涉及到生产力调整,同时还波及生产关系的革新,对新时代下的农业增效提质升级转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农业大数据信息化系统涉及到诸多新技术,如传感装置、物联网与互联网等,借助这些新技术,再加上大数据挖掘技术,就能使得数据在农业生产领域的价值得到进一步发挥,而这也是构筑智能、数字农业的重要技术基础,更是农业智能与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性项目。对于陕西省而言,基于涉农信息采集系统构筑相应的大数据共享平台,为陕西省的农业经济供给侧结构优化升级以及陕西省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重要的驱动力,不仅遵循了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符合农业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科学应用可以显著提升劳动生产率,进一步降低人力成本,促进农业供给侧結构性改革。
参考文献:
[1] 张 伟.“互联网+”视域下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8(3):122-128.
[2] 赵爱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大数据应用[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7(5):69-77.
[3] 蔡 键,毛雅娟,米运生.资本有效配置、企业技术创新与金融体制改革深化——供给侧改革与农村金融发展论坛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7(1):110-112.
[4] 鲁 衎.大数据为智慧农业发展开辟新径[J].中国统计,2018(5):20-21.
[5] 洪银兴.培育新动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升级版[J].经济科学,2018(3):7-15.
[6] 孔祥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政策建议[J].改革,2016(2):104-115.
[7] 姜长云,杜志雄.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16,150.
[8] 江维国.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6(4):15-19.
[9] 和 龙,葛新权,刘延平.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挑战及对策[J].农村经济,2016(7):29-33.
[10] 吴海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J].中州学刊, 2016(5):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