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慧/江苏师范大学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以下简称“清华简”)是清华大学于2008年7月收藏的一批竹简,经碳14测定证实为战国中晚期文物,从风格上看属于战国时期楚国文字,这批竹简的数量一共约有2500枚(包括少数残断简),在迄今发现的战国竹简中为数较多。清华简问世的第一时间,文本的释读与考证工作也就同时展开了,而且文本的释读与考证,是其他方面研究的基础,释读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其他各个方面研究的准确性,可以说是清华简研究过程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工作。从清华简第一册简文开始公布至今,每一篇文献都包含了整理者们的心血结晶,并且整理者们对于清华简简文的释读大部分是精准的,显示出了极高的水平。
清华简第一册《周武王有疾周公自以代王之志》(《金縢》)一篇共14支简,简长45厘米,三道编痕,第十四支简背下端有篇题“周武王有疾周公所自以代王之志”。本篇简文内容与《尚书·金滕》篇及《史记·鲁周公世家》的部分内容有相似之处,可以与相关文献对读,同时对研究相关的语言及历史资料有所助益。
清华简《金滕》篇简 11“ 信殹公命我勿敢言”一句,释文为: “ (信)。殹(噫) ,公命我勿敢言。”原释文整理者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对此句的注释如下:殹,影母脂部字,但由之得声的医在之部,《周礼》注引郑众以《内则》之“醷”当《天官·酒正》之“医”。今本作“噫”,影母职部,阴入对转。孔传“恨辞”。
由于古代文献不加句读,因此断句基本依靠整体句意及句中虚词,由上文摘录的注释可见,清华简释文整理者们对该句的断句意见是参照传世文献《尚书·金滕》篇的断句方式,认为“殹”用同“噫”,用作叹词,在此处可以单独成句,表示感叹,即原句可译为“确实如此。唉,周公命令我们不得说出来”。
在清华简释文陆续公布的过程中,许多相关专家学者对于文本释读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见解,廖名春在其《清华简<金滕>篇补释》一文中认为该句中的“殹”当为连词,表转折关系,相当于“而”、“然”、“但” ,同时认为此句的断句应为“信。殹公命我勿敢言。”即“确实是这样,但周公却让我们不得说出来。”
苏芃《<左传>“尔有母遗繄我独无”断句新证》一文对《左传·隐公元年》“尔有母遗繄我独无”一句断句情况做了深入探究,这无疑也为我们深入探究清华简《金滕》“信殹公命我勿敢言”一句的断句问题提供了新思路。苏芃在文中首先总结了前人对《左传·隐公元年》“尔有母遗繄我独无”一句的三种不同断句意见,即“繄”字属上、属下以及单独成句。目前大多数《左传》译注、选注本大多都将句中的“繄”解释为句首语气词,并将“尔有母遗繄我独无”一句在“繄”之前点断,但苏芃认为,将“繄”当作“殹”来理解,并将其释为句末语气词属上断句,这样更能彰显本句中“尔”与“我”的比较关系,这一看法来源于阮元在其《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中利用出土文献资料对“尔有母遗繄我独无”一句的断句理解提出的新证。
“殹”、“繄”二字在先秦时代均为影母之部字,读音相同,且在上古文献中都有做句末语气词使用的例子,二者因为在读音或意义上存在的关联,所以存在或通用、互用或假借的关系。“殹”作为句末语气助词使用的例子屡见于睡虎地秦简、张家山汉简、放马滩秦简、龙岗秦简、马王堆帛书等战国出土文献,尤其是秦国文献。日本学者大西克也(2001)认为:“相对于东方诸国的‘也’来讲,‘殹’曾经是秦的方言形式。在秦统一各国的过程中,‘殹’渗透到了旧六国的地域……在秦朝,至迟到了二世皇帝元年时期,将‘殹’改定为以‘也’来表记。……‘也’字取得了标准语的地位。”可见,在秦国统一文字前后的一段时期,“殹”用作句末语气词使用可以与“也”通用,而最终导致存“也”而废“殹”则是由于秦统一文字之后对各地方言标准化简便化的需求。
“繄”也有用作语气助词的用法,且也可与“也”通用。阮元:“繄犹已,已、也,皆助语之辞。若如俗读属下句,则当注云‘繄,发声也。’如《襄十四年传》‘王室之不坏,繄伯舅是赖’则注云:‘繄,发声。’而《左传·隐公元年》注则云‘语助’,杜意‘繄’字属上为句也。”杜预在《春秋经传集解》中对“语助”和“发声”两类概念的划分有明确的区别,现代学者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理论考察杜预使用的术语,注为“语助”的词应为不能独立成句使用的语气助词,而注为“发声”的词则应为可独立成句的叹词。“繄”在古书中也有借用为叹词使用的用例,并和与之叠韵的“噫”字记写同一个叹词,因而存在通用关系,而“噫”记写叹词时还有另一个通用字“醫”。
《方言·卷十二》:“殹,音醫,幕也,谓蒙幕也。”《方言笺疏》:“‘殹’与‘醫’声义并相近。”又《周礼传》:“醫、意、殹同声,故各谐之,文异而义一。”除读音相同之外,“醫”与“也”亦有对举之用例,由此我们可以判断,“殹”与“醫”音、义皆相通。另外,“醫”与“繄”因为读音相同,字形相近也存在着通用关系,且有学者认为,借“繄”为“殹”是周秦金石文字“繁借”倾向的延续。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整理出上述几个字之间的通用关系,可用示意图表示如下(双箭头表示可以互相通用):通用字之间的关系以及“殹”字的解读对原文断句和释读的不同理解不难发现,对于虚词意义及用法的不同判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划分句子的层次,从而调配朗读的节奏,还可以影响我们对于句子含义的整体解读。如《韩非子·外
在梳理了“殹”及其相关通用字之间的关系之后,我们回归到清华简《金滕》篇“信殹公命我勿敢言”一句的断句问题。原文注释中参照传世文献版本,梳理“殹”与“噫”的关系,将殹理解为叹词,并单独成句。而属下断句的观点则是在建立明确“殹”与“噫”的关系之后进一步寻找“噫”与其通用字“抑”的关系,将其理解为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若将原文中的“殹”字解读为语气助词,则其可与“也”和“繄”通用,进而将其属上断句,则原句可断句为“信殹,公命我勿敢言。”
通过对清华简《金滕》篇“信殹公命我勿敢言”一句中“殹”字及其相关储说左下》中记载“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孔子在“一”和“足”之间加入虚词“而”,同时在句末加入虚词“矣”便足以解释原句的含义,这一实例也充分表明了虚词在古代文献释读中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