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 岩
人生呀真是奇怪。往前看,即使是等待明天将去办理的一件什么事情,有时候我们也会觉得很遥远。往后看,即使是发生在数十年前的事情,有时候我们也会觉得好像是发生在昨天。这不,不知不觉《娘子关》杂志创刊四十周年了,回想起我和《娘子关》杂志的往事,好像就挂在眼皮上,随时可以看见,随手可以抓住。
我和《娘子关》杂志的缘分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当时阳泉的文学爱好者可以用成千上万来形容。谁要是能在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立刻就会成为大家仰慕的明星。我是在参加一次文学聚会的时候发现《娘子关》杂志的。经过和主人商量,对方将那期《娘子关》杂志赠送给我。我如获至宝,回去以后细嚼慢咽、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心中发誓:一定要写出好作品来,争取能在《娘子关》上发表文学作品。不久,我的诗歌果真就发表在了《娘子关》上。记得,收到刊物的当天,我先买了一瓶啤酒,然后骑着自行车到二矿的一家熟肉店买了半斤猪头肉,奢侈地犒劳了自己一次。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创作文学作品,这样的机会一定还会有的。
大概是上世纪90年代初吧,我荣幸地加入了阳泉市作家协会。那个会员证成了我的“护身符”,居然在外出旅游的时候,享受了许多优惠。景区的门卫往往仔细看过我的会员证后,眼中闪烁着羡慕的光芒,说作家同志好好参观,回去以后不要忘记写文章给我们做宣传啊!同时,也因为这个作家协会的会员资格,我开始有机会经常参加市文联和《娘子关》杂志主办的各种文学活动,面对面聆听各位文学大家的辅导。我的文学创作热情、动力持续增强,有时候一天不写点什么心里就觉得空落落的。
《娘子关》杂志社好像成了我的第二个家。让我感动的是《娘子关》杂志的编辑老师们,并不因为我和他们是熟人了就网开一面发表关系稿,而是对我的稿件严格把关,能发表的就发表,不能发表的指出缺点和不足。说实话,每逢此,我的心里很不高兴,觉得编辑也“太木做”(阳泉方言不好打交道的意思)了。现在回想起来,也正是当年《娘子关》编辑老师们的苛刻与严格,才让我的文学作品逐渐有了提高,才让我的文学作品逐步走出娘子关,陆陆续续发表在了《诗刊》《北京文学》《星星》《雨花》《延河》等文学期刊上,并获得了国家、省、市级奖项数百个,2018年还被矿区区委授予矿区“十大名家”称号。
《娘子关》因为是煤城本土的刊物,我对《娘子关》就多了一份亲切感。许多杂志我读过之后就送人了,而《娘子关》成了我的珍藏杂志之一。虽然那些杂志经过我和书迷父亲及弟弟的多次阅读,然后又经过别人借阅后,品相已经不太好了,我还是将《娘子关》保存了起来,直至2016年老宅子拆迁,在焦头烂额的搬家过程中,《娘子关》杂志和许多我珍藏多年的杂志才不幸丢失掉。至今想起,我还唏嘘不已。
因为对于《娘子关》的热爱,我对于《娘子关》也提出过许多不成熟的建议。记忆最深的就是多次冒着“得罪人”的风险,呼吁《娘子关》一定要打破基本只发表本土作家作品的模式,打开门户、大开门户编刊物。因为《娘子关》是具有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正规刊物,如果只发表本土作者的稿件,就把刊物办成内部交流的内刊了。我还准备了许多理由,如“刊物的作者群有多大,刊物的知名度就有多大,刊物的‘面积’就有多大,刊物的影响力就有多大。”我还主动对一些持不同意见的作者做思想工作,大致意思就是只有较大比例地发表全国范围作家的作品,全国的作家才会关注《娘子关》,诸位发表在《娘子关》上的作品才会有机会引起全国作家的关注。出去参加文学活动,我也时时不忘为《娘子关》做广告,一次参加《诗刊》社主办的颁奖会,我在随后采风的路上就向诗人们推荐《娘子关》杂志。我为《娘子关》发出的广告词“英雄难过美人关,刊物要订《娘子关》”还被诗友们写在游记里。好在《娘子关》编辑部的老师们海纳百川、胸襟开阔,非常善于采纳大家的意见,《娘子关》杂志采用外地作者稿件的比例越来越高,《娘子关》的质量也越来越高,许多作品被全国知名的选刊转载。如今的《娘子关》已经成为全国作家发表作品的主要阵地之一,成为全国作家关注的文学刊物之一,刊物的订阅者遍布全国各地。
出去参加文学活动,我经常会听到在《娘子关》发表过文学作品文友们说起《娘子关》。那个时刻,我的脸上一定会布满自豪、骄傲和幸福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