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艺术教育年度报告
——高校篇

2019-11-12 22:10郭必恒
艺术评论 2019年3期
关键词:学分传统艺术

郭必恒

2018年的中国高校艺术教育总体上进入了稳步发展的“常态”,此前的三年里,连续出台的系列文件和规定,对中国整体的艺术教育持续起着规范和引导的作用。尽管高校艺术教育前进的脚步并不慢,但是还远不能满足现代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且不同层次的高校之间,在艺术教育领域的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一、发展综述

高等艺术教育是当代中国艺术教育体系之中的重要一环,它显著区别于中学艺术教育、小学艺术教育和学前艺术教育,这也是由于高等教育迥然有异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在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其区别的程度远大于中学与小学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办学目标、学科体系、人才培养、科研创造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在我国,这一差异化程度更高。我国由于有高考的“指挥棒”效应,中小学甚至学前教育都受到这一因素的强烈制约而缺乏自主性。在艺术教育不纳入普通高考的条件下,在基础教育领域所设立的“艺术教育”颇有纸上谈兵的味道。从教育管理部门,到学生,再到学生家长,对此均心知肚明。因而,会出现一种奇怪现象:我们总是高喊着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也发文件提出了很具体的要求,但在落实的层面,则完全走了样。故而,在基础教育的课堂上,尽管艺术教师强调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基础性和必要性,但中小学校管理者和学生们却缺乏认同,他们把艺术课堂当成了完成其它高考科目的“自留时间”。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在摆脱了高考因素羁绊的大学阶段,艺术教育才能显示出它的部分自主性和多样性。

然而,恰恰也是在大学阶段,艺术教育(在此处泛指针对所有学生的艺术公共性教育)反而从强度要求上远低于基础教育阶段。目前所见到的大学艺术教育的强度硬性指标,是2006年出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所规定的:“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在13年前这份文件出台时,仍有很多高校没有实行学分制,所以规定从艺术课程的门数或学分两个角度提出了刚性约束条款,即或者1门,或者2学分。到了今天,高校的学分制已经基本实现,普遍都以2学分为准。应该说,这一刚性条款的实施力是很强的,至今我们观察全国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开展情况,仍然发现只有在2学分要求上是着着实实落地的,其它的条款则大大地被“偷工减料”。在2014年出台的《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对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课程要求明确而具体,而且份量很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开设艺术课程,确保艺术课程课时总量不低于国家课程方案规定占总课时9%的下限,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按总课时的11%开设艺术课程”。这也就意味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艺术课程在每周至少上4课时,如果仅从量上看,已然是不低了。然而,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反而艺术教育的要求大大降低,同样在这份2014年的文件中,规定:“普通高校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丰富的艺术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性学习。”这也就意味着,高校艺术课程仍然停留在13年前的四年本科只有2学分的水平,按照一般高校本科阶段110毕业总学分衡量,只占总课时的1.8%左右。

时代在发展,对于艺术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认识在不断提高,不能总以过去的眼光看待今日之发展。近年来,国外高等院校的重视艺术教育的事例纷纷被介绍到国内,我们在《2015年艺术教育年度报告》中引证了美国哈佛大学的事例,该校把艺术置于与科学、人文并列的地位,认为艺术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对于激发人的创造性具有根本性作用,而且在哈佛大学的课程设置里,也将艺术教育作为主要的通识课程之一,其开设的艺术课程,不仅门类多、涉及面广泛,而且颇有深度,有些艺术课程的难度甚至超过国内艺术专业本科水平。目前,国内有条件的高校也在借鉴好经验而实施艺术的通识教育化,比较成功的是高水平师范大学,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北京师范大学设置的艺术类通识课程名称是“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模块”,是该校六大通识教育模块之一,华南师范大学的名称则为“人文与艺术类模块”。国内的理工大学、综合大学实施艺术通识化教育改革的几乎没有,主要还是条件的限制,他们的艺术教育多数是以“公共艺术教育选修课”或“艺术素质教育通选课”的方式呈现。日本的高校艺术教育在进入21世纪之后也有很大的提升,他们的有识之士也提出了将科学与艺术并列为人才基本素质的观点,“科学教育重在培养人的逻辑思维和客观判断力;与之相对,艺术教育是培养人具有主体性、独创性和美的价值判断力”。这一认识相当深刻,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械性的重复劳动被全面替代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人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则越来越受到重视,艺术教育在培养和激发人的创造性方面所具有的显著功能必然受到瞩目。科学教育并非不必要,因为科学思维是现代型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与此同时,艺术教育也很重要,因为艺术素养同样是现代型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我们认为,科学教育有助于形成现代型人才的逻辑性、思辨性、理性判断力;艺术教育有助于形成现代型人才的主体性、独创性、审美判断力。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并驾齐驱才是现代型人才培养的大方向。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我国当前高校所进行的公共艺术教育,显然是距离现代型人才培养的高要求有着巨大的差距。

从2018年部分高校发布的艺术教育(或美育)年度报告来看,目前存在的不足从严重程度上区分主要有:首先,从高等院校发布的报告看,部分高校的基础性艺术课程存在缺失,有的干脆连一门都没有。这一类主要是刚由高等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的院校,例如“XX工程学院”“XX财经学院”等,还有极少的专业性格外鲜明的理工类院校,例如“XX铁道大学”“XX医科大学”等。其次,国内相当多的高校根本就未按国家和教育部要求发布“艺术教育(或美育)年度报告”。目前从可供查询的途径看,数量很庞大,占比最少在60%以上;还有的院校只在教育部文件刚出台时发布过一次,后来就再也没做过这份工作。那么问题来了,谁来检查督促实施?目前还未看到过因为未发布艺术教育报告而受罚的院校。在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文件和教育部2014年《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都是明确提出该要求的,而且在艺术教育报告所应包括的内容上也是有要求的,应该有“艺术课程建设、艺术教师配备、艺术教育管理、艺术教育经费投入和设施设备、课外艺术活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以及实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公示制度等方面的情况”。第三,艺术课程开设不足,主要体现在在校生的规模与艺术课程开设数量之间的比例严重失调,例如“XX中医药大学”在校生约1.5万人,只开设6门艺术课程,而且这些课程只是网络形式的“慕课”。当然,艺术类的“慕课”能否算作学校艺术课程的学分,这是一个新问题。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尽管我国当前高校艺术教育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但深层次的观念、体制、人力保障等方面问题仍很大,尤其是在落实上,稍不注意就会流于形式。

二、热点解析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开放的道路越走越宽广;与此同时,我国传统文化在此进程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从国家层面,2017年中办和国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文件从总体要求、主要内容、重点任务、实施保障等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给予了指导和规划。《意见》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是从内容方面概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其中“核心理念”所述及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观念和所提到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等思想,都属新时代条件下对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新概括。其中“传统美德”所述及的“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以及“人文精神”所述及的“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都是具有新意的概括。在此基础上,《意见》也进一步明确了阐发、教育、传承、宣传方面的要求和任务,其中教育环节是关键所在,故而也就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人民日报》在2018年年初采访教育部部长,提出的重点问题之一就是如何落实《意见》的精神。

教育部其实在2014年就发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从7个方面、24个条目,对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等领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规划和指导,提出了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并有针对性地点明了不同学段的各自重点。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强调要使学生深入学习和深刻理解,强化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精神,这显然也是抓住了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环境而提出的。2018年5月,教育部在高校启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的申报和评选工作,经过了遴选和评估,最终于11月发布了“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名单中共计55所高校,从地区分布看,北京和上海入选高校最多,都有6所,其次是江苏省,有5所,首批名单并未面面俱到地涵盖每个省区。总体来看,这是根据高校自身传统文化活动开展的优势特色为评选依据的,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的中国现代话剧传统、北京大学的昆曲演习传统,都是有着较长的传承历史的。从学科上分析,主要包括艺术(含工艺)、体育和文学三个门类,而其中又以艺术为最多,达到46个,体育次之,达到7个,文学主要是诗词朗诵和创作,有2个。如若再将艺术项目进行细分,则以戏曲最多,达到22个,占比接近50%;其次是工艺、民乐、曲艺、雅乐等。

综合以上的多重角度所作的观察,我们认为,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艺术(含工艺)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是传承的主要媒介和载体,具体则落实在以艺术教育为抓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从教育的功效性看,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的艺术教育理应首先体现在课堂教学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因此,在教育部开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的认定时,特别强调了“基地”要开展若干门面向全校学生的选修课程,每门课程设置36个学时,2个学分。这显然是注意到了不同艺术教育的功效差异。与此同时,我们进一步分析,在以艺术为载体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形式上,戏曲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这并不奇怪,这是由戏曲这一艺术形式所具有的独特条件所决定的。首先是戏曲的综合性,它集合诗词、民乐、舞蹈、表演、文学叙事于一身,可提供全方位的学习和欣赏视角。第二,戏曲又具有着鲜明的地方性,贴近百姓的日常,容易引起文化分享和情感共鸣。第三则是戏曲的古典性,戏曲是发源于中国古代的独创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华文化艺术的原创价值,这一点赋予了戏曲浓厚的传统意味。以上的三重要素的叠加就使戏曲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戏曲界的朋友值得为此而欣喜。其实,从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实施的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也可发现端倪,因为在该项活动中,戏曲同样占有很大的比重。

2018年艺术教育的展览和研讨活动也越来越密集,这与艺术整体的蓬勃发展大环境相关联。较为瞩目的是6月30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2018中国艺术教育博览会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艺术教育成果展和研讨会”,活动由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和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联合主办,汇集了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等高等院校和众多教育培训机构,活动主要是实践性的艺术教育成果展示,同时也举办了会议讨论、沙龙论坛等研讨会。该活动成功吸引了多方人士参加,其热闹的景象背后也反映出当下艺术市场的急速扩展态势。发展成绩固然令人惊喜,但失序的现状也引发了人们的忧虑。

注释:

[1]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284/201001/80347.html.

[2]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95/201401/xxgk_163173.html.

[3]韩聃.日本高等艺术教育的特点经验及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12):89.

猜你喜欢
学分传统艺术
纸的艺术
学分
少年力斗传统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
爆笑街头艺术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