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 然
两年前,何有贞夫妇离开了这个小镇,到紧挨长江的一座城市定居了。
何有贞做事一向谨慎,他走的时候,小镇知道的人不多,我算是其中之一,我和他是多年的文友,也是老朋友啦。
记得是一个周五下午,何有贞到单位来看我,还给我带来两盒绿茶,说是江南特产。我俩一边喝茶,一边聊天。
何有贞说,我要走了,到儿居住的城市生活。
我说,真的……就走了?
何有贞说,投奔儿女,迟早都得走。说着,将新的身份证拿给我看。
我说,那……这边的房子?
何有贞说,卖掉了,不卖怎么行?那边的房子还需要还贷呢。
临别时,何有贞还不忘跟我搞笑,他甩了一下头,声情并茂地对我说,朋友,想去看长江吗?请跟我来!
何有贞到江南享福去了,可我这心里,还隐隐地在为他担忧着什么。
再未见何有贞的面,之间联系,靠的是微信。何有贞这人,本就有些木讷,不大愿意与人交流,我这边,俗事又繁杂,联系,只是偶尔的。
偶尔的联系,也能得到一些相关的信息。
何有贞是极少发朋友圈的。有一次,他发了个朋友圈,自话自说:所谓“跳槽”,实属无奈之举,是从一个“坑”跳进另一个“坑”里,罢了。儿原在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上班,企业的总部就设在儿居住的城市里。儿在总部干了五年之久,本想安心地好好工作,可是呢,总部机构精简,儿被减了。儿拿着人力资源部开出的调令,哭笑不得,因为在这份不足五十字的调令上,出现了三个错别字和一处语句不通的毛病,其中的一个错别字,竟是儿的名字最后一个字。也许人力资源部那位美女在打字的时候正一心二用呢,也或许是人家根本就不是学中文的。这样的“人才”,未被精简,堂而皇之地留在了总部。儿只能叹息道,还是姐姐的命好呀!儿被派遣到遥远的一个项目部,一年只能休一次探亲假。这对于年轻人来说,的确是残忍了些。这个项目部设在东北,自有地域的习气。儿在项目部,徒有专员的名号,研究生的文凭形同一张白纸。儿苦苦支撑了一年多,才下决心辞去那份工作。接下来,儿开始在他居住的城市里奔波,忙于找工作……这或许不是儿的错,是老子无能呀!
何有贞在发给我的微信里说:找工作,竟成了吾儿的职业啦!
何有贞的儿,辞职一年多啦,工作的事仍没个着落。经济所迫,儿不得不变卖婚房,一家三口挤进何有贞两口的住房里。
何有贞在微信里对我诉苦:老木,我算是遇上了职业坑爹的啦,没招,只能葫芦搅茄子,在一起搅和!
何有贞是比较幽默的。他又诙谐地发了一条:还有哟,一般是在黎明前,楼上那对小夫妻,隔三岔五就“修”床,邦邦邦的,那节奏,令老夫蠢蠢欲动……
何有贞夫妇买的是一套面积不大的旧房,想必是隔音条件不怎么好。
间隔有些日子,又见何有贞发的朋友圈:看病得自费,医保是不可以跨省份的。即便是户口迁移过来,医保和退休金的发放还是不可以转过来的。看来,小家的调整,与国家的调整是息息相关的。在这一点上,国家的调整,分明是滞后的啦。有多少个小家,期待着惠民的调整呀!
何有贞骨子里,始终有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士大夫情怀。
何有贞最后一次给我发微信,大约是在一周前。
何有贞:老木,我发现,投奔,还有个好去处——长江!长江就是我的家啊!
我回复:都多大岁数啦,还玩诗情画意!
何有贞那边不语了。他总是这样,常让人费思量。
今晨,我例行浏览手机,见一则新闻,标题是:一对老夫妻投江身亡。我心里“咯噔”一下,仔细阅读,终于确定,那对老夫妻正是何有贞夫妇。
报道说:何姓夫妇,因疾病缠身,不愿给儿孙添累赘,选择了投江。
报道有失真之处,何有贞的身体一向很好,只是他的妇人,患有轻度焦虑症。
报道还说:这是一对恩爱的老夫妻,打捞上来时,俩人死死地抱在一起。
看到这则新闻,我没有过多地悲伤。我非常理解何有贞夫妇。最后的投奔,当是何有贞夫妇神圣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