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与中国艺术理论发展回顾和展望
——2018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年会综述

2019-11-12 08:24张兰芳
中国文艺评论 2019年2期

张兰芳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推动我国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艺术理论的重要问题和学术现象,增进学科内部及跨学科交流,由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筹)、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共同主办的“改革开放四十年与中国艺术理论发展回顾和展望”学术研讨会暨2018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年会于2018年10月26—29日在浙江杭州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杭州师范大学联合承办,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百家》杂志社、《民族艺术》杂志社以及《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共同协办。

本届会议是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筹)的第十四届学术年会,会议分设“艺术理论的本土传统与现代阐释”“艺术教育的美育灵魂与创造性内涵”“中国艺术史的本土典范与国际视野”“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文化批评”四个议题。会议开幕式由杭州师范大学陈星主持,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永富致欢迎辞,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庞井君、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筹)会长彭吉象代表主办单位,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代表协办单位分别致辞,来自全国各地百余所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二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届会议。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院八位老教授的回信,围绕“关于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思考”作了发言,进一步强调做好美育工作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文艺创作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标准,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美育旨在立德树人,要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艺养心、以美塑象、重在引领、贵在自觉、胜在自信。

庞井君根据现时代社会转型对艺术的挑战,从社会价值论角度回答“艺术是什么?”这样一个永恒而又常新的根本问题。他认为,审美的本质是一种超越性的感受性,是人类总体精神结构中与认知和信仰并列的一个板块。艺术是审美的外化和对象化,是以术显美,是人类审美感受性的制作、呈现和传达。它源于人的精神系统,既保留了人类原始的审美本性,又在新的意象刺激下不断生成新的感受系统。通过艺术,人得以从日常经验中解放出来,超越时空的限制,以审美感受性的方式实现人类生命的精神超越,奔向自由自然的理想人格和理想境界,体悟自然的存在秩序、澄明宇宙的生命法则,开显人性的本质本真,追求个体生命价值的永恒、伟大和无限。人工智能是现时代审美艺术面临的前所未有的问题,将对人类千百万年生命进化、文化积淀和社会建构所形成的审美艺术本体形成尖锐挑战。未来艺术格局将呈现迷乱、复杂和不确定的前景。一切旧的框架或许都将推倒重来,唯有持开放性和生成性的态度,才可能在未来实践中找到既是人类的又是个体的、既是历史的又是未来的、既是自由的又是自然的选择路径。中华文明的审美价值体系举世瞩目、独树一帜,在未来人类精神体系和文明形态的重建中必将作出巨大贡献。

一、艺术理论的本土传统与现代阐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艺术理论研究获得长足发展,尤其是艺术学升级为学科门类之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理论体系一直颇受学界重视,“艺术理论的本土传统与现代阐释”是本届会议最受关注的热点议题。北京大学教授彭吉象指出,对中国传统艺术理论进行现代阐释不仅是艺术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论题,还是关系到中国艺术在海内外广泛传播的实践问题,他反思自己主编的《中国艺术学》一书传播效果不佳,缘于引用大量古代文献资料,而缺乏现代阐释,由此强调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研究亟待加强现代阐释。东南大学教授王廷信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文艺理论的核心命题主要是围绕人的主题,尤其是围绕人的价值发现和个性解放的追寻展开。然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尤其是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文艺创作从俗从众的倾向淡化了人的主题,由此他提出有关人的价值与个性解放话题还有待于在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的指向中重新思考。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心峰就改革开放背景下艺术与时代的互动关系,分四个“十年”作了总结:1978—1988年,艺术学作为单列学科被纳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体系,学界发现艺术学缺位问题,尤其是《艺术学的构想》一文发表,第一次明确提出艺术学的独立问题;1988—1998年,东南大学教授张道一倡导艺术学纳入研究生培养目录,率先建立硕士点、博士点,以及一级学科艺术学下八个二级学科体制的设立,推动了艺术学教育的大发展;1998—2008年,艺术学在一级学科框架下,各门类艺术理论研究迎来飞速发展,成果丰硕;2008—2018年,艺术学从文学中分离出来升级为门类学科,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星分析了艺术学理论学科的“老三难”与“新三难”问题。“老三难”体现在:艺术学理论自身学理性的构建与体系是否得到整个学科的认可且作为支撑性理论,是否具有独立涵盖的理论价值且获得门类艺术理论认可其是一种包容性基础理论,建构中国化的艺术学理论需有自身语言范式和逻辑观念且摆脱西方艺术理论话语体系的窠臼;而“新三难”体现在:艺术理论要处理好自身学理与相关理论及旁支的关系与差异,处理好与文学理论之间的借鉴、交叉以及反哺关系,处理好与社会实践及美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继往开来进行中国艺术理论研究是这个时代的迫切需要。上海大学教授蓝凡基于社会变革与艺术实践的关系,对艺术社会性分类的逻辑价值作了探讨,认为艺术社会性分类从本质上体现为历时性、地域性和对象性三大特征,是将人类创造的精神世界放到人类生存世界中的一种类别判断。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田川流分析了文化艺术政策与文化法的同一性及差异性关系,指出二者之间可以和谐共存、相互支持与补充,还可以互相转化,均是推动文化建设与发展的动力性结构。清华大学教授陈池瑜对中国当代艺术学研究历程作了梳理回顾,指出当前急需深化艺术学基础理论研究,关注新的艺术事象、研究新问题,推动理论创新纵深发展、与时俱进,还要加强中国古代艺术理论资源的挖掘与现代转化,吸收西方艺术理论研究的观念方法,进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北京大学教授陈旭光在阐释中华美学精神和中国艺术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对其如何在现代影像转化暨“传统的现代转化”问题作了阐述,认为中华美学精神的影像化传达应考虑影像传播的独特性,并重点分析了影像表现中的写意、意境、乐舞、民间性艺术精神及亚文化美学等问题。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杜卫基于当前文艺界乱象丛生的现状指出,艺术学理论学科应该重视艺术价值论研究,为艺术创作、传播、批评、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提供思想方法、目标导向和评判依据。浙江传媒学院教授项仲平从哲学角度思考人为什么需要艺术以及艺术学理论的发展问题,指出艺术具有共性的普遍的本质,可从艺术活动的结果、过程以及精神层面来理解艺术,认为艺术具有调节生理心理、推动历史文化传承、促进产业和经济发展以及精神功能,艺术是艺术家对人、对世界求善、求美的探索过程。鲁迅美术学院教授刘晓华通过对康拉德·费德勒与玛克斯·德索关于美学与艺术学关系的比较阐释,强调当前的艺术学理论学科构建应回到原点,始终坚持将美学作为原理或统领,而不能当作艺术学的分支,或与艺术学无关的、边缘的学科。南京大学教授赵奎英基于“艺术是不是符号”的争论进行思考,认为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显现的出场符号,它是对自身存在及相关意义的显现,是在特定时间和场所中发生的有意义或有意味的符号实践。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王云通过对比中国古代戏曲小说与好莱坞电影故事圆满结局,认为马斯洛《动机与人格》中的“基本需要说”有助于解答三者之间的差异,故事性艺术作品圆满结局是“基本需要说”最能发挥理论阐释力的艺术现象。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孙晓霞通过对塔塔尔凯维奇美学体系的分析,指出他以实证的、历史主义的美学研究方式在美学与艺术科学分离至今形成一条中间道路,其所探讨的相关论题对当下艺术学、美学学科理论的指向和发展具有启示意义和理论价值。此外,河南大学教授贾涛从顶层设计视角对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作了探析;高教出版社蒋文博以波德里亚摄影理论为例,对图像的视觉性作了再阐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梁玖围绕先在承认的艺术学理论之区块链的建构问题作了闸述;东南大学沈亚丹围绕《梅花喜神谱》的图文生成逻辑作了分析;上海戏剧学院黄意明对《易传》的象征思维与审美意象作了论述;深圳大学黄永健重申了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精神进行当代阐释的重要性;四川文理学院王赠怡论述了“意”与传统艺术审美范畴体系的建构问题;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许俊对王国维“古雅”论批评范式作了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后张兰芳梳理分析了中国古代艺术风格类型论的发展衍变脉络;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秦兴华辨析了艺术媒介研究的理论分歧。

二、艺术教育的美育灵魂和创造性内涵

艺术教育是本届会议的一个亮点,体现了学界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与会议承办单位的学科特点。与会学者主要围绕“艺术教育的美育灵魂与创造性内涵”展开研讨。研究论题视野广阔,涵盖古今中外艺术专业类、非专业类院校以及基础、中等、高等教育等不同阶段的艺术教育论题。哈尔滨音乐学院教授郁正民以教育学中课程政策、课程权力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建立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课程联盟的建议及两种策略,呼吁大力建设课程联盟,实现地域优势共享,共同提升艺术学科研究生教育质量。东北大学教授张燕楠对美国新批评派的美育思想作了溯源,指出新批评派的文艺理论和批评方法是美国文学教育的主流,该派所倡导的本体论批评、有机整体说、张力说、架构—肌质说等理论是对科学主义、工具理性的激烈批判,其教育思想是美国个人主义精神的重要源泉之一。东南大学教授郁火星围绕西方“学院”的发展历程进行追踪,旨在通过对比中西方艺术教育机构反思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与改革问题。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徐承通过对西方美育史的梳理,指出西方文化教育语境由人文教育到审美教育,继而向公共教育转化的话语变迁中,具有不断承传发展、前后贯通的思想内核。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王伟认为《颜氏家训》继承传统儒家诗教与乐教观念,结合门类艺术特征进一步发展了儒家艺术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国艺术教育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参考。山西师范大学教授梁晓萍认为,艺术与美育的结缘与艺术发展以及人类自身感性完善的需求有关,尤其是在消费时代,艺术美育承载着弱化人类欲望,完善人的感性,激励主体精神等功能,实施艺术美育有助于改善人的审美感知,跳脱有形的局限,抵达精神自由的境界。天津音乐学院教授张蓓荔探讨了国际艺术管理工作坊的ICCA四型人才培养模式,强调ICCA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已获得国内外业界和学界同行的好评。江西师范大学副教授侯君波研究了我国艺术教育家吕凤子在国立中央大学与国立艺专的艺术教育,通过对其执教实践、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的阐述,展现吕凤子对我国近现代艺术教育的突出贡献,对当下中国高等艺术教育发展仍具启示意义。上海大学博士后李霖对成立于1920年的南国艺术学院艺术教育的特色及影响作了研究,该院由田汉主持,其自由高蹈、特立独行的艺术精神与办学理念,贯通中西、重视实践、打造通才的教育特色,不仅为当时文化运动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且对中国现代艺术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河南大学副教授杨宏鹏认为,在影像传播成为当前时代主流的背景下,应将视觉素养教育置于美育的核心地位,视觉素养教育的美育灵魂及创造性内涵应重点定位于学生的观察力、感悟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方面。南京财经大学副研究员李骏认为新时代公共艺术教育应将目光从“个体的人”投向“整体的人民”,从精英艺术教育转向民众审美教育,“为民而艺”应作为新时代艺术教育实现文化自信和中华自强的应然使命。聊城大学副教授郝春燕基于当前艺术教育存在的工具技术主义美育误区,结合新时代国家对教育工作与教师职责的要求,呼吁中国当代艺术教育亟需重塑“审美启蒙”的生命内涵。湖南文理学院副教授陈慧钧对当代高校艺术教育的美育灵魂与创造性内涵作了探析,强调高校教育是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人文教化力量,高校实施美育旨在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与创造力、塑造完善人格、发挥审美救赎功能,进而成为中华文化复兴的源动力。重庆邮电大学副教授王成宇对新工科理念下的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模式及实践作了探讨,认为面对经济与科技发展背景下艺术专业教育重技艺、轻美育的现象,艺术教育急需矢志美育砥砺创新,将美育融入教育的全过程。浙江科技学院讲师余哲峰从“身体美育”出发,对校园戏剧在非专业类院校学生教育和发展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作了探讨。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马谛通过开展“读起来”艺术教育实践活动,对青少年有声语言艺术教育作了探索,不仅有助于儿童突破内外语言转化屏障、强化与人沟通交流的言语能力、激发学生兴趣,而且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提升语言素养能力、建立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李成立足于儿童艺术教育,指出“德性”是儿童艺术教育的旨归,在实施儿童艺术教育及审美过程中须遵循儿童性、具身性、本根性三个原则,唯此才能真正使儿童获得德性这一根本。

三、中国艺术史的本土典范与国际视野

艺术史是艺术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之一,本届会议聚焦中国艺术史的“本土典范与国际视野”,进一步深化与拓展了中国艺术史的内涵与外延。东南大学教授徐子方基于近几年学术年会主题“跨界”“中国视角”“本土化”的渐次展开,体现出学术前沿的不断深化与理论创新,就艺术史的认识问题作了新的思考,他认为艺术史研究必须建立打通与综合的艺术史观,引进文化地理学概念,确立以人类艺术为中心,重视艺术要素平衡,摆脱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的束缚,站在人类历史文化的高度来看待艺术的发展演化以及联系和规律的问题。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夏燕靖针对学界关于“艺术史”概念与认识的争议,认为应跨出原有学科领域范围,对整个艺术学形成深刻把握、提升认识的结果,不仅要确认艺术史的事实存在,阐明中外艺术史的路径差异与殊途同归,而且应表明艺术史存在形式的多种可能性,在艺术学理论学科基础上建立艺术史,使其内在逻辑与学科发展相互一致。南京大学教授童强探讨“古代共同体艺术”基于对现代艺术观念强调艺术是“艺术家个人创造”的反思,指出这一界定是西方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不适于看待中国艺术,难以把握中国艺术史真实完整的全貌,“所有民众参与”是古代早期艺术的本质,共同体艺术强调的是维系共同体成员情感与认同的功能,是将艺术作为一种社会存在,融入日常生活场景中的形式化社会构成。浙江音乐学院教授李荣有分析了学界质疑“艺术史存在价值与发展前景”的原因,强调“乐“图”“文”三位一体对重构中国艺术史话语体系的重要性,它们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文化的典型特色与发展走向,尤其是中国艺术史话语体系的核心思想支柱。山西大学教授高兴认为艺术史学研究除文献、考古、口述史之外,还应重视图像史学科的建立,并对其学科功能、属性以及研究方法作了探讨。上海大学教授林少授围绕“中国艺术史”书写的基本观念进行思考,“中国”“艺术”“历史”三个概念是动态的、开放的、不断被发现与建构的概念,决定了中国艺术史内涵、外延以及样貌的不同。辽宁科技大学教授邱丽杰提出用科学发展观审视中国艺术史的传统与现代问题,认为艺术史的书写应强调“逐本舍末”,形成“推动传统、包容现代、求异存同、共享共生”的文化理念,推动并引导艺术朝着有利于民族进步的方向发展。四川音乐学院教授赵崇华对20世纪初“西学东渐”与王光祈音乐文化现代性问题作了探析,认为王光祈音乐研究成果及价值对探索中国传统音乐走向现代音乐体系的方式以及我国音乐文化视野的拓展具有重要作用。安徽财经大学副教授吴衍发对常任侠的东方艺术史观作了专题研究,常任侠提出的“劳动创造艺术”“巫舞同源说”命题,从中国美术史、中国乐舞史、中外艺术交流史三个维度展开艺术史研究,借助现代考古学和比较研究建构东方艺术史途径,对我国当代东方艺术史研究和学科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岭南师范学院张波对20世纪初期我国艺术史学家滕固、邓以蛰、陈师曾的艺术史学思想作了比较研究,他们虽在艺术史分期、文化观、史学思想等方面有所不同,却从不同角度促进了早期艺术学的发展。北京印刷学院教授龚小凡从政治图像学视角对1949年至1966年红色书籍封面设计的发展进行解读,旨在揭示政治与图像、历史与艺术的深层关联,对研究总结新中国书籍出版及红色出版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南京晓庄学院副教授饶黎对明清戏曲插图版式作了专门研究,在区分明清戏曲插图版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同时,探究其发展演变规律及其原因,对诠释戏曲插图版式功能及价值具有重要借鉴作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副教授刘凯探讨了“宋元之变”视域下中国传统绘画史传承与出新的问题,指出宋元之变是绘画史由视觉性绘画向文学性绘画的转向过程,其中文人画理论的传承发展作为内在引导线索,促进并指导了文学性绘画形式系统的建构。上海大学副教授耿明松对明代著录体画史作了考察研究,指出明代画史文献编辑体例多样、内容丰富、条理清晰、赏鉴意识鲜明,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研究意义。江苏师范大学副教授周珩帮围绕《汉书·艺文志》,结合汉儒经传阐释及先秦汉晋艺术实践和理论著述,对中国早期艺术及其历史观念的承启作了探讨。河南大学副教授张自然对年画中鸡形象的内涵演变及原因作了探讨,认为鸡形象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是巫术祭祀的遗留,受阴阳五行学说影响,还与因类比附的思维方式有关,体现了由神圣趋于世俗、消极转向积极的信仰变化与生活态度。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冯学勤基于目前国际动画史论研究忽略动画意识与起源问题的缺憾,认为结合国际艺术考古学研究新证据,对动画意识起源及其人类学内涵进行剖析,有助于充分阐明动画本体论,并发掘动画艺术超越性价值的起点。长春大学副教授张蕾蕾对新时期中国动画艺术的审美转变作了梳理,指出新时期中国动画既展示出现代艺术及其审美领域的新风尚,又体现出对传统艺术与美学的延承和革新。

四、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文化批评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文化艺术领域涌现出纷繁多样的艺术事象,针对新时代背景下中国艺术文化展开多向度批评,是本届会议的又一亮点。上海大学教授金丹元基于当前艺术的复杂性与丰富性,从技术的进步催生艺术观念的急遽变化,艺术思维的多样性、复合性与新艺术观念的共生,以及艺术时空转化与多维审美生成三个方面对当下艺术观念与艺术思维之双重变革作了思考。东北大学教授宋伟对20世纪80年代我国文学艺术领域兴起的“现代派”艺术思潮的生成与边缘异质性特征作了回顾与探究,区分了现代派文艺思潮与人道主义思潮的差异,现代派文艺思潮游弋于非主流的边缘地带,以玩世不恭的心态怀疑嘲弄所有价值预设,从西方现代思想文化策略中获得异质话语资源。云南大学教授蒋永青基于中国当代油画语言写实主义的实践,探索了中国当代艺术的逻辑起点,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这一探索呈现出“经典道路”和“生活体验”两条不同路线,它们在材料感觉与题材观念的境域构成与敞开中探索中国当代艺术的逻辑起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王东对新媒体时代的短视频叙事作了研究分析,认为短视频受到广大受众和粉丝的青睐,除了新鲜的媒体形式和大众归属性,还与其叙事特征有关,旨在通过不同媒介的灵活运用与调配,创造一个触动人心的梗点,满足大众社交分享和娱乐的需求。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傅明根围绕“本土创作”“天下意识”“全球经验”三个关键词,以张艺谋电影创作个案为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创作的全球化路径作了分析。上海大学教授黄望莉从媒介考古视野角度对新电影史作了考察研究,认为“新电影史”的提出是对传统电影史的大胆修正,它将电影置于一般的历史语境中,甚至将电影作为一种历史文献,考察电影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注脚作用。南京艺术学院研究员陈勇军结合表演艺术机构的营销特点,对消费者虚拟社区的构建、维护与管理作了研究,在分析目前虚拟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表演艺术机构营销中如何建设符合机构目标的消费者虚拟社区作了探究。山西师范大学副教授周敏从审美精神角度对改革开放40年中国电影的发展转变作了梳理,认为中国电影的审美精神在20世纪80年代是纯审美的,以诗意、启蒙、精神、高雅等为表征;而90年代以后则转变为泛审美的,以娱乐性、商业性、工业性为其表征。淮阴师范学院副教授单永军探讨了媒介变革对艺术形式的影响,认为媒介特性中蕴蓄着艺术形式变革的可能,媒介融合、互渗影响艺术的表现手法与艺术样式,处理好媒介之间有关中心与手段、符号与系统、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决定艺术形式创造成功的关键。德州学院副教授胡玲玲分析研究了中国当代绘画日常生活叙事,并将其划分为异化、庸常、诗意、私密四种审美类型,通过与西方当代绘画日常生活叙事的对比,发现中国当代绘画更侧重于内容多样性的探索,而缺乏形式语言的创新,缺乏对现代生活深层次的批判视角。大连工业大学副教授刘军平以三宅一生和爱丽丝·范·赫本为例,对中西方解构主义服装设计作了比较研究,指出二者均受解构主义思潮影响,但在服装结构、材料、形式要素方面呈现出明显差异。广西艺术学院副教授梁冬华以21世纪以来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为研究对象,从审美角度对人物画创作的绮丽、古拙、和谐的美学风格作了研究。东南大学副教授秦璇以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例,着重对新媒体环境下民间艺术传承问题作了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副教授张悦以徽州传统村落为例,对新时代艺术乡建理论发展与实践作了探索。北京外国语大学秦佩以实验戏剧《牺牲》为例,对红色信仰与中国精神的现实化生成作了研究。上海工程技术学院李佳一基于对“艺术终结”论的反思,结合当前艺术样式与呈现方式的发展变化,从艺术批评视角对中国当代艺术展览中的“表演性”特征作了研究。南京晓庄学院李秋萍通过对舞蹈剧场大师皮娜·鲍什创作中重复手段的碎片性、隐喻性、颠覆性分析,从后现代角度对其作品所蕴含的戏谑、反讽与互文的内涵作了解读。东北电力大学孙玉明对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在当代的传播生态层次结构作了分析;长安大学帅伟以《我不是药神》电影海报为例,对概念类创意图像的独创性特点作了概括。

五、余论

本届会议还特设“艺术学理论的青年视野”,充分展现了广大青年学者对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热切关注与研究视野。鲁东大学张广村从宋人学书的态度、方法、审美旨趣等方面对宋代书法中“尚意”观念作了诠释;四川美术学院匡景鹏对文人画中的肉身性特征作了分析;内蒙古河套学院周易探讨了内蒙古当代草原绘画中的人文情怀;西南交通大学邓建华对朱利安《大象无形:或论绘画之非客体》一书作了评论分析;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张新科通过对李心峰“元艺术学”概念的辨析,对中国艺术学研究的元理论作了思考;东南大学博士生耿钧论述了印刷媒介对欧洲受众接受中国艺术的促进作用;清华大学博士生尹子琪对宋代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中绘画历史发展观作了研究;南京大学博士生王天乐以王羲之为例,对魏晋书法中的生命意象作了解析;东南大学博士生潘玥对关良水墨戏画艺术观念作了研究;东南大学博士生杨彦对连环画的图像叙事作了比较研究;山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张丹对中国小城镇题材电影审美观念的嬗变作了梳理。此外,参加研讨的还有硕士生宋奕璇、易辰琛、杨静、姜楠、谢倩、王亚丽等,他们分别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大学、广西艺术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等高校,结合不同门类艺术或文化事象作了多重角度的理论探讨,为本届会议增添了青春活力与新的研究视角。然而,其中有些论题在研究对象与侧重角度上偏于某个单一门类艺术或具体的个案分析,缺乏对一般的、普遍的共性问题的思考与研究,未来还有待于朝着艺术学理论学科方向做进一步拓展。

本届会议主题突出、视野开阔,旨在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艺术理论发展进行回顾与展望。本届会议是“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筹)”正式冠名之后的新起点,继2017学术年会提出艺术理论的“中国视角”,本届会议在议题设置上更加强调:艺术理论的“本土传统与现代阐释”、中国艺术史的“本土典范与国际视野”、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文化批评”,以及艺术教育的“美育灵魂与创造性内涵”,充分体现出艺术学人努力构建中国特色艺术理论体系、关注当下艺术批评建设的主流趋向,以及重视艺术教育“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本届会议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是艺术学理论学科历经“纷争”之后的共识凝聚,标志着我国艺术学理论学科已逐步走上独立、自觉发展的道路。闭幕式上,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筹)常务副会长王廷信就学会工作与发展规划设想向与会代表作了汇报,对进一步推动学会建设与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