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冕
案头打开的是谷未黄新近的诗集散章,每篇十余行,多系短制,简约隽永,意存悠远。这些诗,或平时酝酿于心,此刻秉笔直书;或公余偶得,顿时神思如歙。他的这些诗章,看似“即兴”,有即景,有哲思,却都是他的日常所感所思的展开和表达。谷未黄有个很好的习惯,篇末都会注明写作的时间地点,诸如:“2018年7月18日12时—汉口金银湖”,“2018年7月19日晨4时—汉口”等,这表明,他是一得空就写诗的“诗痴”。除了本职工作,写诗便是他“业余”的“全部”,这是他的“日常功课”。恒常,坚持,这岂是一句“勤奋”所能概括的!一个人把写诗当成了几乎是唯一的爱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如此专注,如此投入,如此痴迷,这情景实是感人。
对我个人而言,读谷未黄的诗首先是感到亲切。窄小的老家的院子,长满水草的池塘,肥沃的草地,水牛在悠闲地吃草,天边舒卷着棉絮般的云朵,还有辛勤筑巢的喜鹊。他的笔底有很多乡村风景,水草丰沛的地面,竹丛环绕的村庄,那里住着辛勤劳作的亲人。我熟悉这些,因为我曾在江汉平原住过一段时日。这都是我当年留下的记忆。我在那边的时候,村里的年轻媳妇还习惯梳发髻,银笄子,缠着红头绳。我熟悉诗人笔下的那些场景,包括他所抒发的对于土地的情思。我当年住过的是江陵滩桥一带的乡间,当然,也是艰难岁月。我读他的诗,下意识地总要从他的诗句中寻找曾经生活的“痕迹”。
当年,食物缺乏,“斗争”频繁。但我知道惟楚有才,也知道楚女多情,我知道那是屈原涉江行吟的地方,我硬是要从那些水,那些云,那些树木和石头中,寻觅到云梦古泽的流韵与风情。时代严酷,而我的内心丰富。如今我怀着同样的心情读谷未黄的诗,我要在他的诗中重温这一切。我知道诗人热爱生养他的这片热土,他写过许多乡村的诗,他被誉为“乡土诗人”的代表。其实,他的名字(真名?笔名?),就暗示他是生长在那片多水的沃土上的一株禾苗。
读他的诗总有一种感动,多情的土地,深邃的风情,他的写作的确没有辜负他的土地和乡亲。这里是他笔下的《母亲》,母亲的坟茔塌了,父子为之移坟,那是一场无声的祭奠,令人哀痛的一刻:尤为感人的是,父亲最后一次给母亲梳头,他望着父亲拿着一把(应是“一缕”)黑发,在梳。此时,他用墨淡远,淡远却见沉郁。再如,他形容寺庙上空的炊烟,出手颇为奇崛:“炊烟被砍伐”,砍伐后的炊烟“比外婆的腰更弯,几乎匍匐在瓦上”(《在寺院剃度的月亮》)。我们在他的“淡”中,可以随时发现他的“浓”。同样,在他的“稀”中,我们可以发现不事声张的“密”。我知道产生楚辞的地方是热烈而浓郁的,我私心里对谷未黄有一种期待。但他给予我的却是这般的“别样”。这说明他独特而不随众,他有属于自己的审美追求。
我知道诗人经历过的生活并不平静,大跃进、共产风、饥饿和动乱,如影随形地伴随他的童年。而令我意外的是,谷未黄的诗总是写得很“平静”,甚至还有点“沉寂”。我注意到他在刻意排斥“煽情”,他不喜铺张。因此,即使是“惊天动地”,在他也是“心静如水”。面对丰富的生活,他有一种定力,他不仅不照搬生活、更不会罗列那些细节。筛选,提炼,特别是过滤,甚至变形,他能够化繁为简,化复杂为单纯。无可置疑,这是一种能力。以《月亮也是一个粮仓》为例,此诗应属于“忆旧”一类,仿佛也是饥饿年代的故事,说起来是“一言难尽”的,他也同样有意地“简化”:父亲“翻遍了土地,找到一些苕根子喂我”,“我见过父亲七天没有进食,他空荡荡的身子”。我通读全诗,能够把握的“实事”仅此而已。诗人拒绝叹息,也拒绝申诉,他也隐略了愤懑。甚而,他宁可借用柔和的月光以影射导致死亡的严酷,而不愿直接“宣泄”。他把意蕴隐藏,他不轻易外露激情,这一点是有异于人的。
正因为叙事过简,意象的跳动有点迷离与脱节,造就了他行文的“涩”。以《大暑》为例,“大暑”为题,与下文“一个人的孤单,是风预备好了的”,跳动过大,联想中断,以致难以接续。接着跳到最后,“很多野兽,加入送葬的队伍”,就有点费解了。通篇只有“置在山头的镜子,有时候是圆的,也有时候是缺的”,从“镜子”的联想,可以读出“月亮”来,其余均是迷蒙的。前引《月亮也是一个粮仓》,是写饥荒的,从饥饿到“月亮”,亦有此病。这里有诗人的刻意为之,但却造成了解读的困难。其实,诗的“涩”和“隔”,只有一步之遥。当然,因“涩”而“隔”,最终是失去阅读的愉悦。而愉悦的阅读正是读者所期待的。
谷未黄来信,要我“直指痛处”,我说了他的“好”,现在也说说他的“差”,此乃诗评中事,见仁见智,因人而异。未黄谅我!多么想!那些水,那些云,那些树木和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