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艳梅 程波
高校校园要想切实做好文化品牌建设工作,需要在思想上认识到其重要性与必要性,并解决好定位问题。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了高校校园品牌文化的功能,并通过开展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科学设计社团文化活动节、形成校园品牌民族活动、创建学科特色品牌活动等实施路径,实现提升校园品牌文化理念的目标,从而丰富高校学生的校园生活。
一般情况下,在高校校园里开展文化建设能够起到净化学生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而想要形成独有的品牌校园文化,需要具有高辨识度及强大的育人功能。因此,高校负责人应当重视校园文化品牌的建设工作,形成一校一品甚至一校多品的良好格局,有助于促进高校校园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实现高校的社会效益。
高校校园品牌文化是指在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期过程中,特色校园文化通过积累沉淀、包装加工、总结凝练、宣传推广等形式,对师生产生巨大影响且在社会上具有知名度、引发师生共同参与的文化项目。它主要具有以下四个功能:(1)育人化人,高校若具有优秀的校园品牌文化则会在无形中形成自强不息、奋勇争先的力量,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在其中不断完善人格,提升综合素质;(2)价值导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认知,这样可以净化学生心灵,让学生在校园品牌文化中感受到社会价值,不断充实自身文化内涵;(3)带动示范,校园品牌文化的知名度越高,其社会影响力及知名度就会越高,在进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能对大学生或其他高校产生示范作用;(4)陶冶情操,充分发挥文化影响力,促使学生接受校园品牌文化的熏陶,增强师生凝聚力。
2.1 开展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
在建设高校校园品牌活动时,应当以学校作为主導,号召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在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时需包括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等。通过科技活动推动高校科技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科学研究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掌握应用信息技术引领现代技术发展的思维能力,从而带动高校科技教育。如成都师范学院于2018年举办了第一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节,主题为“共享新科技,奋进新时代”,号召全体教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模范作用,培养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探索的创新精神,高校负责人还表示要努力建设符合时代特点的校园文化,推进校园科技文化的蓬勃发展,增强师生科技文化意识,真正将大学生科技文化节打造成成都师范学院的一大品牌。
2.2 科学设计社团文化活动节
目前,各高校基本上都有开设社团,社团实际上是指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组合成的学生群体组织,它也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目前发展趋势来看,社团品牌活动的建设仍需改进。学生在社团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业余爱好水平,而且能增进学生间的友谊,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增强其自信心。甚至能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将其业余爱好发展成专业学科,为今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打造社团品牌活动,需要高校面向全校和社会充分展现社团项目内容及社团人员的卓越风貌。同时,也可借助新媒体平台,对社团活动进行合理设计,从各个层面上推广高校社团品牌文化,让精品社团逐渐走向社会,从而实现服务社会的目的。
2.3 形成校园品牌民族活动
各高校本身就是一个民族团结的大集体,其中都占有一定比例的少数民族学生,而这些学生在融入集体生活和学习的同时,也要积极保持自身民族特有文化习俗,因此,高校在开展品牌文化活动时,也要为少数民族提供活动时间。高校应指导特有民族遵守校园秩序,并有计划的开展民族品牌活动,为高校的校园文化增添别样风采。如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开展的首届民族文化节,让各民族在团结的氛围里彼此包容、共同进步、增强学生的文化认知度。另外,该校还利用舞台演出、民族特色物品展示、民族特色互动游戏体验等内容,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促进各民族师生间的友好沟通。
2.4 创建学科特色品牌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的热情,高校在开展品牌文化活动时,也要结合专业特色完善活动内容,从而创建学科特色品牌活动。如高校工科专业,在进行校园品牌文化设计时,需根据专业灵活且知识广阔等特点发掘特色项目,要从学生的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的学习程度去考虑,将文化活动与教育性、趣味性紧密联合,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品牌文化。好比粮食学院,在开展文化活动时应引领学生更多的去了解玉米、稻谷的生长状况及结实现象、明确粮食的可贵性,让学生从内心对粮食产生敬畏,促使高校树立独特的专业品牌文化。
结论:综上所述,校园文化品牌的建设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只有积极打造品牌活动,才能进一步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同时,通过对校园文化活动的特色建设及品牌化发展进行合理的设计,可以促进大学生素质的提升,这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审美能力同样有积极意义,故而应极力打造校园品牌文化。
项目基金: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2018年度院长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8YJ06。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