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继忠
摘 要:隨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村养殖业如火如荼发展,其中养猪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养猪在为群众带来丰硕的收益、让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质的飞跃的同时,规模化养猪也带来了疫病传播风险。错误的疫病预防措施不仅会导致养猪成活率降低,直接损害农民的收入,也有可能引发人畜感染,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但是,我国传统养殖模式在疫病预防层面存在较大的缺陷,必须采取措施优化疫病预防控制。本文从养猪领域出发,探析了疫病预防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希望能为科学养殖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规模养猪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S85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9)08-0082-02
规模养猪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的核心措施之一,通过规模化养殖,能够有效提高养猪场管理效率,将附近空闲农民纳入工作体系中,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保障城市猪肉供给,可谓一举多得。规模化养猪场在动物疫病预防层面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能够做到科学合理的疫病防控。但是小型养猪场,尤其是农户散养忽视疫病预防,一旦产生疫病,会通过空气等多种途径广泛传播,极大威胁规模养猪场的动物安全。因此,必须要通过多种途径建立动物疾病控制体系,保证猪肉安全。
1 规模养猪场问题剖析
1.1 地址选择不合理
动物养殖有严格的选址条件,我国动物检疫条例对于养殖场的建设位置做出了明确规定,动物养殖场必须远离居民住宅区。但是在农村养殖场建设过程中,有些小型养殖场,尤其是家庭散养养殖场就修建在自家住宅后院。此外,农民缺乏防疫意识,一旦发生疫病扩散,不仅会危及自家养殖猪的安全,而且会通过多种途径污染环境,并且通过环境渠道传播给其他养殖牲畜,甚至在经济利益权衡下,病猪肉传播到市场中引发人类疫病。
1.2 引种不科学
猪种质量对于动物疫病预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抗病性强的猪种能够产生对抗一般疾病的抗体,减少疫病预防工作负担。但是,高抗病性种猪在引进时农民要付出较高的成本,为了减少养殖投入他们会拒绝引进该类种猪。此外,村民对于种猪的引进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缺乏必要的前期询问环节,对于不同猪种之间在疫病预防方面的个性化处理措施毫不在意,认为只要猪处于存活状态就不会受到疫病侵袭。
1.3 责任主体模糊
对于规模化养猪场出现的动物疫情以及疑似动物疫情,卫生检疫部门应当按照一定的责任层级,层层向上申报,由省甚至国家级的专业检疫机构进行认定才可最终确诊。但是这个过程会耗费大量的时间,甚至会错过最佳诊疗时期。这最终造成畜牧业保护和动物疾病公布之间主体模糊的问题。
1.4 消毒意识缺乏
消毒是杜绝疫病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同一批次养殖猪之间会存在不同疫病,科学消毒能够避免养殖场内不同猪之间疫病的互相传染,而且还能为养殖创造干净的生存环境,防止环境自身的疫病对猪造成安全威胁。但是在中小型养殖场中,农民没有消毒意识,消毒措施层面只是对于猪圈的清理,对于进入猪圈的通道以及猪圈周围的环境没有采取任何消毒措施,甚至对于猪圈的消毒只是垃圾打扫,没有喷洒任何消毒药品,消毒质量可见一斑。
2 规模养殖场对疫病预防可采取的优化措施
2.1 科学选址
农户在进行养殖场建设前应当科学选址,如果存在选址知识空白状况,可以通过询问专业人员等方式选择合适地点建设养猪场。科学选址可以减少环境诱发疫病的概率,一旦养猪出现疫病问题也可以避免对人类健康和其他养猪场的牲畜造成安全威胁。此外,动物检疫部门也要强化监管,通过实地考察等方式评价养猪场选址是否科学,对于不科学的养殖场要责令养猪户定期修改,并且要提高违法成本,可以通过关停养殖场等方式淘汰选址不科学的养殖场。
2.2 科学消毒
消毒工作必须要贯穿于养猪场的各个环节,不仅要对猪圈定期消毒,而且要对养猪场通道设施及其他可能威胁养猪场安全的地方进行严格消毒。消毒不能停留于垃圾处理,还要喷洒消毒剂来避免动物疫病的产生。对于没有受过系统培训的农户,动物检疫部门要定期提醒、发放消毒用品,以此强化养猪场的安全消毒措施。
2.3 明确预防责任
为了避免养猪场疫情大规模传播,国家应当建立各级政府联动的防御体系,给予基层动物防疫部门一定职权,一旦出现疑似病例,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互动机制,避免疫情的蔓延。
规模化养殖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但是一旦产生疫病传染,就会让农民的心血付之东流。强化规模化养殖场的标准化管理能够提高养殖猪的成活率。但是,我国传统养殖管理对于疫病预防处于忽视状态,因为疫病预防措施不得当而造成不必要的养殖猪死亡事件层出不穷。本文探析了养猪场在疫病预防方面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希望能为科学养殖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佐婷婷,袁琦.浅析中小规模养猪场动物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畜牧兽医,2014,3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