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辅导员如何做好“四有”老师

2019-11-11 12:18戴磊
卷宗 2019年29期
关键词:四有新时代辅导员

摘 要: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一个国家是否能够繁荣昌盛、长治久安与这个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少年强则国强,教育亦是如此,而教师作为教育行业中最关键的一员,显得尤为重要。2014年9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好老师的4个共有特质作出了精确地判断与说明,分别包括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有”好老师的论断发言给我们所有的教育从业者提供了一个关于怎么才是一个好老师的科学评价体系,同时,也为我们设立了一个明确的奋斗方向。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学习生活日常管理、党团建设以及奖惩助贷等各方面学生工作的一线工作者,可以说辅导员是与学生联系最紧密且影响最深远的一群人。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应该如何做好一名“四有”老师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新时代;辅导员;“四有”老师

1 新时代背景概况及其内涵

在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的中共十九大上,党中央在总结改革开放近40年历程,及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在综合考虑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基础上所作出的对目前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的科学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我们将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最后决战并进一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新时代同时还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在这个新时代,中国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功迈入世界性教育大国的行列,但离教育強国却还有很长一段距离。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时,新时代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及尊师重教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师者,传道受业解惑。教师这份职业是拥有无上的光荣,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学会珍惜,热爱本职工作,严格要求自己。

2 新时代背景下辅导员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2.1 双线身份处境尴尬,职责不清晋升难

虽然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43号令)明确规定我国高校辅导员拥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实行“双线”晋升渠道,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辅导员来说是利好,但在实际情况中却往往难以实现。现实工作中,辅导员的工作往往难以有明确清晰的定位,学校很多工作人员包括行政和专业教师仍然认为和学生相关的任何事情都找辅导员,学生旷课找辅导员,学生上课不听讲找辅导员,学生失恋找辅导员,学生宿舍脏找辅导员等等,辅导员就成了学校各部门与学生联系的唯一纽带。另一方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第一时间会找辅导员,不管这件事是不是在辅导员的工作范畴内,考试挂科了找辅导员、宿舍没空调找辅导员、钱包丢了找辅导员,可以说辅导员已经变成了学生的“110,120,119”。因此,辅导员身份处境十分尴尬,工作内容界定不清,学校各部门一有事就找辅导员,学生一有事就找辅导员,这严重增加了辅导员的工作量,“5+2”、“白+黑”24小时全天候高强度的工作,巨大的工作压力给辅导员带来的就是工作效率的降低。另一方面,辅导员的被认同感也比较低,很多专业教师把辅导员当打杂人员看,认为辅导员就是在办公室坐着无所事事;学生也不把辅导员当老师看,对辅导员没有相应的尊重,这些都大大削弱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双线晋升的机制因为种种原因让辅导员“两条腿走路却走不好”,专业职称晋升比不过专任教师,管理系列晋升又比不过行政人员,这些都大大降低辅导员对自身工作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2.2 日常工作事务繁杂,责任重大而艰巨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涉及到学生学习、生活甚至工作的各个方面,大到思想政治引领,小到请假盖章,具体来说包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团建设、班级管理、奖惩助贷、勤工管理、学生心理咨询等等,所有这些工作都跟辅导员息息相关。每天各种微信工作群、QQ工作群的信息轰炸让辅导员疲于应付,深感疲惫。另一方面,在新时代中,目前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末甚至00后,且多数为独生子女,平时在家都是集万般宠爱于一身的“小皇帝”、“小公主”。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信息大爆炸的新时代,学生们所接收的信息冲击和网络诱惑也更加直接,导致其个性也更加的张扬。同时,部分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中,还与现实社会产生了一定隔阂,存在思想偏激、态度不正的情况。自闭、抑郁、性格分裂等心理问题学生比重也有明显上升,但凡出现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就可以耗费辅导员所有的工作时间了,耗时又耗力。而这些问题一旦发生,辅导员又是主要责任人,有一句说:万无一失,一失万无,在学生人身安全问题一旦出现问题,辅导员的职业生涯就几乎断送,这无形中给辅导员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因此,辅导员必须深入学生日常,打入学生内部和学生做真正的朋友,让学生愿意跟你倾诉、与你分享,才能真真切切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并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3 专业出身不对口,潜心研究时间分散,职称发展困难重重

目前高校招聘辅导员基本对专业没有什么要求,导致辅导员队伍专业背景多样化程度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对口的辅导员较少,这也就出现了大部分辅导员都要由研究生期间所研究的专业领域转向一个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现象,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导致辅导员在实际工作研究中无所适从,心有力而余不足。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辅导员不仅要处理好自己所负责的学生工作,有时候可能还需要协助一些其他教学、行政方面的工作。而“5+2”,“白+黑”24小时的工作状态让辅导员很难在下班业余时间还能抽出成块的时间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进行科学研究。个人职业发展空间也因此受到严重阻碍,打击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

3 新时代背景下辅导员如何做好“四有”老师

3.1 有理想信念

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的精神力量源泉,缺乏理想信念就犹如行尸走肉一般毫无意义。目前高校辅导员招聘的基本要求就是共产党员,由此可见国家对思想政治辅导员的重视程度。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必须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和掌握党的最新理论知识,做到与时俱进,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辅导员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更好地去影响学生。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做到心中有党、对党忠诚,努力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同时,我们还需要有崇高的职业理想信念,要做一行爱一行,热爱本职工作,要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心,真正把立德树人作为己任。

3.2 有道德情操

一直以来,教师就具有“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辅导员作为一名最前线的思政教师,其言行举止都在无形中对学生们产生深深地影响。为人师表,辅导员在培养知书达礼的学生之前首先要做的是规范好自己的行为,要求学生爱国爱校之前首先自己要爱国爱校,要求学生上课开会不要迟到之前自己得先做到守时,在要求学生多读书之前自己先做到爱读书等等。作为平时与学生走得最近的接觸最深的一员,我们要不断全面提升自我道德素质,提升人格魅力,才能在引导教育学生的方方面面游刃有余。

3.3 有扎实学识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辅导员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需要拥有扎实渊博的学识。由于很多辅导员均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身,这就导致了很多辅导员在思政教育专业上知识不够扎实,这也就要求辅导员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除此之外,还辅导员还需要对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历史学、文学等等各学科知识都有一定的了解,只有拥有了丰富扎实的学识,才有能力教会学生更多知识,也才能做好率先垂范的作用。教师一定需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储备,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在当今这个知识信息迅速更迭的时代,要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有扎实学识的好老师呢?一是要养成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习惯,不断学习新知识,努力优化充实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二是要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累,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总结新的经验知识。

3.4 有仁爱之心

教师是一份充满信仰和爱的职业,作为一名老师,一定要怀揣一颗仁爱之心,把每一位学生都当作是自己孩子来看待,要能蹲下身子放下架子,和学生真正的交朋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一是要学会尊重和信任学生,大学生大部分都是成年人了,我们不能再把他们当作小孩来看待,而要相信他们的能力寄予他们更多的信任。只有这样,才能慢慢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二是要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能只是将老师作为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而应该是值得一生去奉献的事业。用仁爱之心去善待身边每一个学生和同事,学会包容和理解。曾经有人说过,选择教师这一职业就意味着平凡,意味的付出,的确如此,教师就是这样的默默耕耘,但却终有桃李满天下的一天。

参考文献

[1]逄锦聚.迈向新时代开辟新境界[D].理论与现代化,2017.

[2]周淼.习近平时代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创新与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2018.

[3]包心鉴.新时代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D].实践(思想理论版),2017.

[4]王星星.新形势下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D].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研究所,2018.

[5]汪亭友丁晨.“新时代”的政治哲学意蕴[D].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

[6]杨蓬王君.浅析新时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青年大学生的培养——以大连海洋大学为例[D].大连海洋大学,2018.

[7]张兆端.为师之道与为学之道——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同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D].公安教育,2015.

[8]申涛史艳琴.新形势下立德树人和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融合探析[D].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2018.

作者简介

戴磊(1993-),男,江西赣州人,辅导员,研究生,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四有新时代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自我管理出“四有”孩子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