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迪
【摘要】本文通过课文节选引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指导,并有效指导学生带着疑问走进文本,开展与文本质疑对话,在有效阅读整本书后让学生以小组交流合作的方式,解决小说节选中出现的疑问,以及有效解读在翠翠身上所体现的悲剧性成因,带领学生开展对结尾的有理有据推测并让学生体味到结尾的悲剧性意蕴。
【关键词】边城;翠翠悲剧成因;悲剧结尾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一、为解析小说悲剧性而进行的整本书阅读指导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深受读者喜爱的一篇小说。华师大版本高一第一学期第二单元节选的是《边城》第1章和第13章。如何引导学生在有限的节选中品读《边城》的悲剧性,这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开展整本书阅读。尤其是对课文节选的第13章,学生如果不阅读整本书,是很难明白翠翠为什么会看着美好的夕阳下的景物,产生薄薄的凄凉,不会明白为什么翠翠会幻想她离家出走,爷爷会说出杀她,更不会理解翠翠为什么看着船上吸烟的人竟然哭了起来,甚至等爷爷久不回家自己哭了许久……这些疑问是学生在课堂提出来的,如果不开展整本书阅读,课堂就会变成纯粹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情况,或者个别看过书的学生讲,其他同学一脸茫然听的情况。这种低效解读文本的授课方式不仅浪费了学生时间,还造成学生对作品的浅层次理解甚至误解。所以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带领学生开展了整本书阅读,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处,与人物进行对话。
作品共21章,我让学生一个月读完这本书,第一遍阅读学生往往追求故事情节,所以我让学生每天读一章并概括出这一章的大概故事情节。这样学生对整本书写了什么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第二遍阅读我让学生在阅读每一章节结束后写出阅读感受。把自己阅读的感受疑问写出来。第三遍阅读我让学生带着课文节选的疑问,以及自己阅读过程中提出的疑问进行精读。精读文本细节,探究揣摩人物内心的想法。整本书阅读至少三遍后我带着学生解读小说第13章节选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结合自己的阅读,解决他们自己的疑問,我发现这种授课方式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很积极地参与课堂讨论,不仅通过合作解决了课本疑问,甚至把沈从文创作这篇小说的初衷以及小说中笼罩的淡淡的悲凉也解读了出来。如果不进行整本书阅读,小说的悲剧性很难给学生讲清楚,所以学习小说节选的课文的最好方式就是放手让学生读整本书,然后让他们自己解决疑问。
二、小说主人公翠翠形象悲剧成因有效性解读
读完这本书不少学生有这样的疑问:天保去她家求婚,爷爷想征询翠翠的意见,为什么翠翠不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爷爷,最终导致爷爷一直含糊其词地回答对方的询问,导致许多不必要的误会,最终酿成天保得不到准确答复而赌气出走遇难,而傩送也离开翠翠不知道到底回来还是不回来的悲剧。其实从深处分析这个问题,也是课文节选第13章翠翠为什么莫名其妙地忧伤和落泪的原因,既然学生提出来问题,就应该引导他们寻求问题的答案。经过小组合作,学生充分交流探讨后,他们从书中找到了以下原因:
外因方面:
一是经济原因。翠翠在小说第10节已经听到别人议论王乡绅的女儿以碾坊做陪嫁想嫁给傩送,当时翠翠想“碾坊陪嫁,稀奇事情咧”,虽然也听到别人说二老不要碾坊要渡船,但是她的内心已经被这个碾坊陪嫁深深地刺痛了,她知道面对这样一个陪嫁她爷爷是没有能力提供的。这种由经济参与的求婚让她感到无能为力,一种深深的无奈感左右着她的内心。即使听说老大天保过来提亲,心中依然在想着碾坊的问题。小说第11节写到翠翠听说前来求婚的是老大,“翠翠心中乱乱的,想赶去却不赶去”,翠翠心中所想“……得碾子的好运气,碾子得谁更是好运气”。她心想将来的新娘真是好运气,唯恐傩送选择了碾坊,可是由于碾坊引起的隐形的自卑又使她没有足够勇气直接向傩送坦白,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爱而不得的痛苦。同时学生也解读出碾坊和渡船的象征意味。有的学生说碾坊已经不是普通的陪嫁品,碾坊实际上已经代表了现代商业经济社会对以渡船为代表的传统农业社会的冲击。作者营造了一个类似桃花源的传统湘西社会,小说前几章给我们描绘了一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人性善良美好的湘西小城,可是这只是作者面对经济社会对人性的摧残所抒发的内心悲痛而已,“沈从文曾叹息‘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
二是父母缺席。翠翠从小就失去了父母的陪伴和爱,这种爱的缺失导致她把所有的内心想法封闭起来,虽然与爷爷朝夕相处,但是作为一个对感情还羞于说出口的少女来说,她很难把内心的情愫说给爷爷听。她一方面依赖爷爷,一方面又无法与爷爷沟通,从而内心深处产生一丝对爷爷的埋怨,所以她痛苦莫名地哭,甚至产生离开爷爷又想着爷爷去寻找她的离奇想法,依赖却又无法沟通的独孤感充斥在翠翠内心。
三是人与人之间难以沟通。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翠翠与爷爷、爷爷与顺顺、翠翠与天保和傩送之间,彼此不把内心的想法坦白出来,而让对方猜测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从而造成悲剧发生呢?其实“《边城》融入了作者对湘西下层人民不能自主把握人生命运,一代又一代继续悲凉人生的认识,和自己生命从自在向自为途路中遭受种种压抑的内心感慨”。
翠翠从小就失去了父母,与爷爷相依为命,爷爷为她遮风挡雨陪伴她长大,所以翠翠也理解爷爷的辛苦,不想因为自己懵懂的感情问题而让爷爷为难,尤其是听到有人喜欢傩送要以碾坊作为陪嫁时,更不会主动告诉爷爷增加爷爷的心理负担,翠翠第一次遇到傩送时心中就有了属于自己的小秘密,她宁愿一个人咀嚼相思的甜蜜与忧愁也不愿与爷爷敞开心扉,所以虽然爷爷一直想为翠翠找个靠谱的人家,但是事与愿违总是猜错翠翠的想法,翠翠和爷爷之间的零交流也写出了人与人之间注定无法沟通的悲剧。翠翠虽然喜欢傩送,但是前来求婚的却是天保,她不向爷爷说明真实的想法,导致爷爷一直无法确定翠翠喜欢谁,所以也无法给天保一个明确的交代,导致天保离家出走最后身亡,人与人之间难以沟通的孤独感时时刻刻笼罩着全篇。同时在天保去世后,爷爷虽然主动去找过顺顺想谈一下翠翠与傩送的感情问题,但是顺顺装作不明白爷爷来访的目的而故意把爷爷冷落。小说第19节写到“船总性情虽异常豪爽,可不愿意间接把第一个儿子弄死的女孩子,又来做第二个儿子的媳妇,这是很明白的事情……船总想起家庭间的近事,以为全与这老而好事的船夫有关,虽不见诸形色,心中却有个疙瘩”,可见人与人之间是很难做到有效沟通的,翠翠与傩送和天保之间也是由于无法沟通的误会而导致了最后的悲剧结局。
内因方面:
内因方面是翠翠的单纯。翠翠是小说中作者美好理想的寄托,她美丽单纯,像青山绿水一样不沾染尘世的污浊,在没有认识傩送之前她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这时的翠翠是“自然人”。文中写到“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在认识傩送之后对异性的朦胧的爱恋之情占据了她的生活,她的忧愁从此开始,她和爷爷相依为命,但是爷爷不懂翠翠的心,翠翠作为一个对爱情充满向往的少女,难以向爷爷敞开心扉坦白心中引起的对异性的朦胧的爱情,她的少女的羞涩不允许她把内心的真实想法告诉爷爷,最终导致自己的胡思乱想和爷爷的乱猜测,天保、傩送的一系列误会。
三、小说悲剧性结尾探究
小说结尾说“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很感兴趣,一方说会回来,一方说不会回来,回来一方依据是小说第10节“又有人轻轻的可是极肯定的说‘二老已说过了,这不必看,第一件事我就不想做那个碾坊的主人”“我听别人说的。还说二老喜欢一个撑渡船的”,第12节傩送亲自给他大哥说打量要渡船,第19节当顺顺问二老是否要接受碾坊,二老是这样回答的“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是应当得一只渡船;因为我命里或只许我撑个渡船”等相关情节展开分析。不回来一方也有充分根据,学生分析说,小说全篇充满了浓浓的宿命论 ,主要通过爷爷形象的塑造表现出来的,人物的命运仿佛是命中注定一样,一切人事的安排半点不由人“只应由天去负责”。第12节“其实他有点忧愁,因为他忽然觉得翠翠一切全像那个母亲,而且隐隐约约便感觉到这母女二人共同的命运”。爷爷充满宿命感的预兆为悲剧结局做好了铺垫,好像有无形的大手在操纵着这一切。他们依据小说第5节祖父看天保上山的情景是这样写的“仿佛看到了另外一种什么东西,轻轻的吁了一口气”。这其实通过爷爷所见和所叹已经预示了天保必死的命运安排,为后文天保死后,爷爷越是操心翠翠的婚事越导致顺顺和傩送的误解和反感埋下了伏笔。第17节二老亲自说“我想弄渡船是很好的。只是老的为人弯弯曲曲,不索利,老大是他弄死的”,第18节“二老父子方面皆明白他的意思;但那个死去的人,却用一个凄凉的印象,镶嵌到父子心中,两人便对于老船夫的意思,儼然全不明白似的,一同把日子打发下去”,第19节“船总性情虽异常豪爽,可不愿意间接把第一个儿子弄死的女孩子,又来做第二个儿子的媳妇,这是很明白的事情……船总想起家庭间的近事,以为全与这老而好事的船夫有关,虽不见诸形色,心中却有个疙瘩”等情节推断出结尾一定是悲剧,结尾的不确定性正体现了小说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这也是作者构思的巧妙和小说的魅力所在,不过结合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意图,小说的悲剧性结尾会更强烈一些。鲁迅说“悲剧是把人类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别人看”,或许悲剧更能引起读者的反思和社会改进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不是停留在浅层水平的阅读,而是带着疑问带着思考的阅读。
参考文献
[1]刘洪涛.沈从文批评文集[M].珠海:珠海出版社,1988.
[2]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3]沈从文.边城[M].武汉:崇文书局,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