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敏
【摘 要】 中华民族已有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史。民族文化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极其珍贵的瑰宝。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必须反映本民族的精神、传统和特点,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民族性,就等于一个没有灵魂的身体。”新课标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从而培养幼儿爱家乡、爱民族、爱国家的美好情感”。
【关键词】 幼儿园 民族民间文化 优秀文化
幼儿园区域环境对幼儿的行为有着强烈的暗示性、操作性、教育性,可引导幼儿行为的内涵和方向,在区域游戏中加入民族文化,既能提高民族幼儿的游戏兴趣,又能通过区域游戏这个媒介提升民族幼儿对本民族及其它民族文化的认同;其次,少数民族的文化多以仪式、服饰和饮食习惯等方式表现出来,这些往往能够同幼儿园的游戏活动相衔接,能够有效地融为一体,有力地促进民族文化对幼儿的熏陶,让孩子们浸润于多民族文化的耳濡目染之中,深刻体会多个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
一、促进地方民族民間文化政治文明和经济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幼儿园教学对发展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地方校本课程进校园来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是音乐教育责无旁贷的责任。而被誉为贵州高原上的一朵奇葩的花灯,集说唱、舞蹈、音乐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如今,花灯也形成了产业化发展,大街小巷飘扬的都是花灯的韵律,音像店里摆放醒目的也是花灯光盘。2009年3月16日,花灯登上了世界音乐艺术的圣殿——维也纳金色大厅,《干哥干妹踏青来》、《牵牛郎郎要接亲》、《踩新台》等原生态的天籁之音折服了音乐之都,花灯也迎来了更加璀璨的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特点是传承,其发展规律是进化。靠传承而进化,在传承中进化。从2008年起,花灯被列为学校的地方校本课程以来,学校的艺术教育教学有了全新的变化,既形成文化产业拉动内需,促进就业,又有利于吸引外来的力量促进地方社会发展,形成文化软实力。
二、关于民族民间文化及其传承模式的研究
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我认为学界对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模式的关注还不够多,理论研究也不够深入透彻。本论题选择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模式为论文选题,可以说具有一定的新意,希望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民族学的理论和方法,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研究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模式及其文化传承力。
三、我县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项目调查情况
在我县的具体调研过程中,我从50多所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的幼儿、小学、初中、高中分别选取了三所学校进行重点调研,这三所学校分别是:我县第七小学、我县第三中学、我县幼儿园。本论题之所以选择这三所学校进行重点调查,主要是因为这三所学校代表了当地三个层次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开展情况。调查得出:这三所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项目有一个共同点:进校园的内容都包括民族音乐(苗歌)、民族舞蹈(板凳舞)、民族器乐(芦笙)、民族工艺(民间画)以及民族体育(高跷)。同时发现幼儿园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开展地轰轰烈烈,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项目丰富多彩,中学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项目逐渐减少,高中只有零星地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项目。
四、民族民间文化篆刻课程教育教学策略
1. 赏练结合,步步提高。单就刻印来讲,它是一种书法和雕刻相结合的艺术,其起源是为了实用,经过唐宋,在元明清时代的篆刻家,继承了秦汉玺印的传统,逐渐使篆刻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作为欣赏的艺术,与书画的发展相结合,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艺术,同书画相映成辉。
2. 精益求精,成就梦想。篆刻活动的一个重要的隐性价值就是要引导幼儿重视实践,亲身体验。因为每一方印章都各不相同,即使同一方印文,不同的幼儿镌刻出来的效果也不同。通过指导幼儿采用“论语、三字经、成语、吉语、百家姓、经典诗词”等内容进行刻制,让幼儿在校园里的艺术石上留下自己的印记,将育人价值、校园文化建设和艺术创作融为一体。
五、让幼儿感受家乡与时代同步发展的气息。
许多幼儿认为自己家乡的生活条件差,经济不发达,无非是一些很土的东西。殊不知,正是这种对家乡的消极否定看法,让他们不敢正视生活。这是一种对家乡的误解,我们的教材中所选的一些作品,其间有很多乡土生活的描写。如:在生活中幼儿亲身感受并深刻认识到家乡的巨大变化,是与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的。改革开放后,我们百色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环境越来越好,更可喜的是老百姓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都是写作时极好立意的主题,幼儿能从这些变化中感受到时代跳动的脉搏。经过这样的训练,幼儿的语言有了较大提高,文学有浓浓的乡土味了。另外,我们当地文人的创作,对学习语言也好处多多,可以作为教材的补充。不少本土作家的作品以写我们百色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建设成就等为主,教学时就可以适当地选择,让幼儿感兴趣,并且还从中学习怎样用自己的笔来描绘自己的家乡,让“我描述我家,谁不说咱家乡美”深入幼儿内心。
而今,校本课程开发中系统的规划、理论指导和实践性研究十分缺乏,因此,我们更需要为课程创新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学校、教师、幼儿的课程创新将是艰难的,但又是充满挑战的,富有激情的,我们的教育创新将会再次添加光彩!
参考文献
[1] 林和柳.如何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J]神州·下旬刊(2017年02期).
[2] 蒙曰益.以多民族文化为载体构建幼儿园特色区域活动[J]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7年04期).
[3] 王发春.罗凤珍.民族地区幼儿园网络环境下家长学校建设[J].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0年02期).
[4] 刘欣. 杨燕君.民族地区幼儿园学校建设的创新研究 [J].基础教育课程, (2011年15期).
[5] 许夕娟. 符瑞娇.民族地区幼儿园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 江西教育A (2012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