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东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70周年,是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之年。笔者作为伴随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半个多世纪成长起来的教育工作者,坚信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能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自接受高等师范教育始,把立志献身教育事业、当好“四有”教师作为人生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回首往事,弹指一挥间。37年的教育教学生涯已成为历史,须倍加珍惜余下的为党和国家效力、为教育事业奋斗的时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力戒空谈、崇尚实干,以实际行动庆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谱写奋进之笔。
一、坚信中国共产党能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曾迷茫,又很幸运。笔者于1962年出生在所谓的教育世家(祖父、父亲和兄长曾皆为教师),始于1966年并持续10年之久的“文革”,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难以磨灭的记忆。当年与众多被打击迫害的家庭一样,祖父、父母和兄长等人无一幸免,笔者也因家庭问题而不能加入“红小兵”组织。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反党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革”,我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进程。笔者虽经历10年的迷茫时段,但很幸运在1978年中学毕业时参加了“文革”后恢复高校招生的全国统一考试并跨人高校之门。当年笔者所在的乡镇民汉联校有400余名应届毕业生(其中朝鲜族毕业生近100名),考入本科的只有4名(其中朝鲜族1名),可谓百里挑一。本应“民考民”,却不知成了“民考汉”,无奈百分制的语文只得了21分、政治未及格(两科抵不过人家一科),好在数学、物理成绩优秀,特别是化学得了满分。说实话笔者当时的汉语水平还不如现在朝鲜族学生小学5年级的水平。经历了“文革”,曾发誓不当教师的16岁青年,尽管被师范院校录取,但对其高考成绩很是不满意,特别想复读再考的时候,在一辈子从事教育工作的慈父劝导下没有复读,接受了师范教育。笔者的父亲曾言:“一个不重视教育,不尊重教师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坚信邓小平等中央领导能够拨乱反正,一定重视和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师是值得尊重的职业。”
雨过天晴,阳光普照大地。我们七八级大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中共中央召开了举世瞩目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全面改革开放的序幕。从此笔者更加坚信中国共产党是伟大、英明、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尽管我们经历了“文革”的不寻常的阶段,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勇于纠正错误,也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率领全国人民建设富强、民主、和谐、美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为此,笔者倍加珍惜党和人民赋予的学习机会,立志刻苦学习,积极上进,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1982年,笔者胸怀热爱教育事业之心,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教育教学工作,开始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师职业生涯。
二、坚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党的教育方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党和国家培养的人民教师,必须明确:一是教育必须体现国家意志,弄清为谁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的问题;二是育人过程中必须坚守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三是师者自身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刻苦学习和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育人的实力。
高中教育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的阶段性教育,对学生的美好心灵塑造、核心素养发展、生涯规划,以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至关重要。笔者伴随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历“文革”后教育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时期,曾在两所高级中学任教8年,以极大的工作热情,积极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先后担任班主任、校团委书记、教务主任等职。尽管社会对高中阶段的教育以高考升学率论英雄和评价其质量,但笔者坚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以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己任。落实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目标,创设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补充。笔者在高中任教期间,充分发挥自身在体音美方面的特长,积极拓宽和丰富学生的文艺、体育和美育方面的活动,做到亲力亲为、教学相长,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此后从事教研及培训工作、民族预科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谓为培育更多更好的建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三、坚定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人民教师必须铭记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必须坚定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必须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的重要指示精神。笔者长期以来,特别是近17年来在全省民族基础教育教研和民族中小学教师培训,以及全省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发展的工作中,努力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岗敬业、敢于担当、勇于创新、有所作为,为全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为增强民族团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信念、忘我工作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笔者自2003年起在吉林省教育学院担任民族教育研训部主任兼党支部书记以来,狠抓党建工作和人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先后培养新党员十余名。带领部门内的教研员,协同各市(州)、县民族教育教研人员,为全面推进全省民族中小学课程改革与促进双语教学发展,在学科教学名师与骨干教师的培养、教师培训与提高、学业考试与评价、教材编写与审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近17年来,我们积极认真组织开展基于课堂教学观察的各项教学研究活动,认真组织实施全省民族中小学教师的“国培”“省培”项目,协同省教育厅、省民委,完成好五届全省民族中小学“三语”基本功竞赛活动,落实好每年的中考、会考和高考的双语学科命题及审题工作,为全省民族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笔者自2004年起连续五届被教育部聘为“全国朝鲜文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为确保民文版教材建设符合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人文性等方面的要求做了大量的工作。
笔者自2004年筹备并开办全省高校民族预科教育中心以来,带领部门的同志,协同目标院校,为培养好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预科生,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務,明确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育人理念,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培养近万名少数民族预科生并顺利转入目标院校,特别是在培养5000余名新疆籍预科生和完成为期二年的近百名新疆未就业大学生的培训过程中,严格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以及教育部的指示精神,着实做到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积极努力拓宽和丰富校园文体活动内容,不仅保障了校园稳定和学生安全,加强了民族团结和爱国情怀,还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预科学生完成好本科学业奠定了良好基础。我们15年来的民族预科教育实践和所取得的成就,得到了教育部、省政府援疆办、省教育厅,以及目标院校的充分肯定,2016年,民族教育学院被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特别是笔者自2014年起连续两届被教育部聘为“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并于2018年起担任该委员会内地民族班(预科教育)组副组长,为全省乃至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笔者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教育工作实践,按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首先必须明确和坚持以下几点: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积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二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认同中华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论述,加强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是明确党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方针、国家的法律法规,是我们进行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行动指南。
展望未来,前途光明。中国共产党建党近百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始终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人民教师,特别是中共党员,亦应有与实现中国梦相一致、相协调的人生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首先,中国梦不是喊出来的,而是经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奋斗得以实现的。我们须以促进部门、单位的事业发展为己任,把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个人的价值取向和努力方向。其次,以有为求有位,重奉献,轻所得。部门和单位的事业发展,靠我们活生生的个体的不懈努力。部门犹如高铁列车的车厢,只有发动引擎,才能实现整列车的快速运行,即单位集体的事业发展是基于每个部门的作用和努力的,我们每个人理应为部门及单位的事业发展而自豪和光荣。再次,笔者身为部门的负责人,必须敢为人先、勇于担当、善于协调、精益求精。作为省级教研培训部门,民族教育学院应立足全省基础教育发展实际,着眼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方向,不仅做全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的引领者,还应成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部门。
人民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无上光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努力,不断探索,甘于奉献,继续前行,是我们教师的使命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