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运鸿
在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往往是“对或不对”、“是或不是”?为什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学生常常像一个旁观者,教师只能自问自答?为什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常常是支离破碎,很难发现问题之间的联系,更难发掘问题系统下隐含的知识结构?解决这些困惑,可以尝试采用“问题链”策略。
一、什么是“问题链”
“问题链”是问题设计的一种形式,它的基础是单个问题,但不是单个问题的简单堆砌和叠加。
王后雄教授认为:“问题链”是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或经验,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要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困惑,将教材知识转换成层次鲜明,具有系统性的教学问题;是一组有中心、有序列、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问题。
由此可知,“问题链”是一组有目标指向的问题,能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是一组以学生已有知识或经验为基础,但又有障碍的问题,能激活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學生的思维发生碰撞,学生不仅要思考“是什么”,还要思考“为什么”、“怎么样”、“还有什么”等问题;是一组有序的问题,能根据知识的发展顺序和学生的认知顺序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是一组系统性的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
二、“问题链”的设计原则
在“问题链”教学中,问题是“载体”,“链”是纽带,“学”是核心。在“问题链”的设计中,要把教学目标落实在“问题”载体上,用“链”把问题引向深入,激发学生思维,最终为“教”和“学”服务。在设计“问题链”时,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紧扣教学目标,提高“问题链”的针对性
设计“问题链”的目的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因此,设计“问题链”时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设计优质“问题链”,提高“问题链”的针对性。设计“问题链”之前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研究,依托教材内容,将“问题链”设计在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充分了解学情,提高“问题链”的适切性
教师在课前要认真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设计有适当障碍的问题,使问题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难度适当的问题才能引导学生经过努力获得新知识,收获成功感。问题过难,学生无法完成,导致学生丧失信心;题目过易,学生轻易能完成,学生将懒于思考。
第三,科学设计问题,提高“问题链”的层次性
“问题链”的设计要符合客观事实。问题涉及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准确的;解决问题过程中涉及思维方法是有效的。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知识的生长点,围绕核心知识,设计有梯度的问题,提高“问题链”的层次性,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第四、综合分析知识内容,提高“问题链”的有序性
“问题链”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相关知识的发展顺序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问题链”要符合由已知到未知、由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的循序渐进的规律。有序性的“问题链”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性和连续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中“问题链”策略的应用
1.“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常模分析
(1)教学目标分析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l版)》(以下称《课标》)规定学生必须完成的基础实验。结合《课标》和《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化学(九年级上册)》归纳出常模教学目标(见表1)。这样制定的教学目标比较抽象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学生学到什么程度叫“了解”?达到什么要求叫“初步学习”?如何教学叫做“探究”?缺乏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会导致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的脱节。
(2)教学过程分析
根据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绘制出如图1所示的知识结构和发展顺序。
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按上述顺序进行教学。笔者认为有以下问题值得商榷:
①在学生已经学习过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对气体制取有一定的了解,直接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确定反应装置要考虑的因素,不利于学生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缺少了思维碰撞,归纳总结能力得不到锻炼。
②填表比较了制取两种气体的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和气体的密度及水溶性之后没有与装置的设计联系起来,就直接让学生设计实验装置,导致学习跨度大,大多数学生难以完成装置的设计,最终导致教师只能把设计好的装置直接传授给学生。学生丧失了探究的机会,思维能力也得不到锻炼。
综上分析,如果按常模教学,一节实验探究课最终就上成了知识讲授课。基于此,尝试采用“问题链”策略进行教学。
2.“问题链”策略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实施
(1)基于“问题链”视角的教学目标分析及问题形成
“问题链”的设置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因此有必要从“问题链”视角分析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设置对应的问题。
把教学常模目标设计为操作性教学目标,可使目标更清晰、更具体且更有操作性;也有利于教学问题的形成(见表2)。
(2)“问题链”策略的教学实施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之后,对气体的制取原理、装置和验证验满有一定的基础,已经具备初步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知识和技能;但由于接触化学时间不长,动手能力、分析能力不足,还不具备自主的实验探究能力。根据上述教学目标的分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对本节教学内容做了如下设计:
环节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的探究
问题1请同学们回忆学过的知识中有哪些可生成二氧化碳?能用方程式表示的,写出反应方程式。(学生回答,书写方程式。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点评、补充。)
问题2这些方法能否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原因)
教师讲授并演示实验:经过实践发现,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比较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问题3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与其它反应相比,有哪些优点?(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小结确定反应原理需要考虑的因素。)
问题4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还有什么生成物?根据是什么?(学生分析讨论回答,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教师点评。)
小结:
①确定实验室制取气体反应原理需要考虑的因素
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本环节设计四个问题组成“问题链”。从学生已有知识检验人手,逐步深入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实践表明,在书写“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反馈中,仅有很少部分学生会写错。
环节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的探究
教师投影氯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图。
问题1此装置是否适合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
问题2此装置能改进为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装置吗?如何改进?请画出装置图。(学生画图。展示学生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确定装置。)
问题3改进后的装置能否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因?(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评)
问题4如果要制取较多量的二氧化碳,上述装置是否适合?如何改进?请画出装置图。(学生思考回答,展示学生作品。教师点评。)
问题5利用上述装置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发现盐酸不足,要如何操作?(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讲评。)
问题6这样的操作方便吗?有没有改进的方法,达到方便添加稀盐酸的目的?画出装置图。(教师学生思考,画图。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小结
①归纳展示学生设计的装置图,讨论装置的优缺点。
②小结设计发生装置要考虑的因素。
本环节从学生已掌握的固体加热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人手,通过六个问题组成的“问题链”,逐步引导学生设计出符合不同要求的发生装置。问题设置由已知到未知,由易到难,符合知识的发展顺序和学生的认知顺序。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同时能锻炼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环节三二氧化碳收集装置的探究
问题1实验室收集氧气可用哪些方法?原因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
【资料】二氧化碳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的气体。
问题2收集二氧化碳能用什么方法?为什么?画出装置图。(学生思考回答,画图。教师点评。)
本环节中,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复习,唤醒已有知识;设置新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完成新知识的学习。
环节四验证和验满
问题1生成的气体是不是我们设计需要的气体?需要如何操作?(学生回答)
问题2如何检验一种气体是氧气?为什么用这种方法?(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检验气体的原则。)
问题3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可用什么试剂来检验二氧化碳?如何操作?(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评)
问题4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还要进行怎样的操作?(学生思考回答)
问题5如何判断二氧化碳是否集满?如何表述?(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问题6气体的验证和验满有什么区别?(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辨析验证和验满的不同。)
在这个环节中,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知识,然后设置新问题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能有效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顺利掌握新知识。
环节五总结归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通过前面四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对实验室气体的制取有了比较清晰、有序的认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比较顺利地归纳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本节课在教学形式上与常模教学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围绕“问题链”,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问题的解决和突破过程中,达成教学目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等得到了锻炼。
“问题链”策略是把化学知识镶嵌在问题中,以“链”为纽带,架起了教与学的桥梁。利用“问题链”把教授的知识进行传递,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接收知识,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反馈,有利地促进了师生互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学实践证明,“问题链”中有梯度的問题,能引导学生有序思维,指引学生的思维定向活动,是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