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洲
摘要: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教育家,其“心学”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其留下的诸如“知行合一”思想、《南赣乡约》训导等丰富的教化思想对新时代大学生德育实践亦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王阳明;新时代;家规;德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1-0071-02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别号阳明,世人称之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他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是陆王心学的集大成者。他创立的一整套“心学”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王阳明被誉为中国历史上达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标准的儒学大家之一,其留下的丰富教化思想,诸如“知行合一”思想、《南赣乡约》训导等,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实践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注重知行合一,培养心中有良知、行为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重中之重[1]。他指出“知”与“行”是人认识过程的两个方面,“知”中含“行”,“行”中含“知”,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道德认识对于道德实践固然有重要意义,但道德实践对于强化道德认识同样有重要价值[2]。王阳明很重视道德实践,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经过道德实践,很难说这个人真正内化了道德认知,即“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一)致良知,实施大学生思政主题教育
“知行合一”在“知”这个层面就要求人们树立明辨是非、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并将其贯彻落实到社会实践中。王阳明提倡“致良知”的理念,旨在克服外部私欲,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对于新时代大学生而言,“致良知”需要实施主题鲜明的思想政治教育。我校以理工文化、客家文化、紅色文化为主线,突出人才培养特色,构建“客家人 红土魂 矿冶情 精气神”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按照引导学生成人、教会学生成事、培养学生成才、激励学生成功的年级递进顺序确定大学四年开展14次专题教育。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对七类学生群体分类进行模块化教育,即对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励志成才教育,对心理障碍学生开展生命智慧教育,对学习困难学生开展学习能力教育,对就业困难学生开展就业技能教育,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展科学信仰教育,对违规违纪学生开展校规校纪教育,对学生干部群体开展示范引领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二)敢担当,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
“知行合一”在“行”这个层面要求人们在道德实践中落实道德认知,即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知。针对每一位应届毕业生开展的德育答辩是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创新举措。将德育论文答辩与毕业设计(论文)视作同样重要的工作开展,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德育答辩工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学生提交书面个人总结;第二阶段为学生答辩交流及成绩评定,各学院以专业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德育答辩,由院领导、班主任、辅导员组建成立各学院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除应届毕业生外,还邀请本专业低年级学生代表参加,观摩学习;第三阶段为论文评审和总结表彰,各学院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收集整理本学院毕业生的毕业德育总结,并按照一定比例,评选表彰优秀德育毕业生。
针对大学生入党动机趋于功利,党性修养有待加强的问题。在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党员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基础上,还要严格入党程序,在入党的各个阶段进行严格考察。按照“政治过硬,坚定理想信念;勤奋学习,坚持全面发展;纪律严明,增强党性修养;知行合一,培养高尚情操”的要求在大学生中培养和发展高素质共产党员。建议从推优对象到入党积极分子,从入党积极分子到发展对象,从发展对象到预备党员,从预备党员到正式党员各个阶段实施“六个一”工程,即“担任一个学生干部,联系一个班级,对接一个宿舍,帮扶一个学生,服务一次社会,开展一次交流”,作为定量考察和定性评价的依据。
近年来,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资助体系已成为我国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必然要求。另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到,部分受资助大学生缺乏感恩意识,一面享受国家资助,一面挥霍无度,甚至荒废学业,更有甚者养成了“等靠要”的习气,产生较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时,应加强学生感恩教育,使那些得到帮助的学生懂得感恩,加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在此,我们建议各高校实行有偿资助,即资助对象在一学年的资助周期内需要参加规定时数的公益服务活动,并将受资助金额、参加公益服务时数与每学期综合素质测评相结合建立一套考评管理体系,使之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要求只有在上一周期内完成有关公益服务活动任务的资助对象才能有资格参加下一周期的资助项目申请。这一机制有利于激发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切实发挥各类奖助学金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养成“饮水思源,感恩回报”的观念,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重拾家规价值,构建校园“家”文化,实施社会主义公民法治教育
乡约家规是指中国传统社会里一个聚落或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遗传下来的规范教育后世子孙的准则。乡约家规是修身处世、治家教子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促成了优良家风的形成,在历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家教文化。《南赣乡约》是王阳明担任南赣巡抚期间,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颁布的,共有十六条,涉及军事训练、政治教育、道德陶冶等内容,规定了全乡人民共同遵守的道德公约,目的在于巩固治安、移风易俗以及加强道德建设。
(一)立家规,构建校园“家”文化
乡约家规承载着一个家族发展的优秀品质,只有通过对它的学习,后辈才能把家族发扬光大。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加强大学生道德规范教育方面,作为传统文化精华的家规家训必然能够发挥其现时价值。在大学校园里,《学生手册》就是大学生必须遵守的“家规”,大学生在学校指引下通过学习和遵守《学生手册》,树立遵规守纪意识,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进而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使校园大家庭更加美丽、和谐、有序。
近年来,我校已经构建完成以“理工家训”为核心的校园“家”文化,充分展现了60年理工文化积淀对理工学子做人、做事、做学问的谆谆教诲,只有牢记“理工家训”才能把江西理工大学大家庭发扬光大。“理工家训”的具体规范则是建立在《学生手册》中有关大学生《日常管理规定》、《违纪处分规定》、《宿舍管理规定》以及无数基于理工家训形成的特色“班規”“室规”之上的。学校通过新生入学教育、每月主题班会、演讲朗诵比赛、日常学生工作等德育环节,大力宣扬“理工家训”这一核心校园文化,力求达到人尽皆知,铭记传承的效果。
(二)树立规矩意识,实施社会主义公民法治教育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树立“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意识,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自由。这种自由,往往带有厚重的文化印记。源远流长的家训文化代表着我们自由的方向,代表着我们所承载的文化烙印。所以,作为校园大家庭的一员,只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融入其中且有所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要求:“要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增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也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基本的社会主义公民法治教育,使他们具备契约精神,树立规矩意识,适应学习、遵守规则,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更好地享受权利,履行义务,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从遵守校规校纪开始,学生在学校引导下进一步学习国家宪法和法律常识,树立社会主义公民法治意识,积极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伟大事业中去。
三、结论
王阳明留给我们的诸多教化思想,充满人文主义关怀,鼓励实现人生价值,对新时代大学生德育实践启示深远。坚持知行合一,强调实践教学,将实施思政主题教育与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实践行为中体现思想改造的结果,为推动社会的前进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秦泉.王阳明全集[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5:136.
[2]田景正,刘黎明.中外教育名家思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