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PPP项目风险控制及信息共享方面的应用研究

2019-11-11 09:17李丽红
价值工程 2019年27期
关键词:信息共享PPP项目风险控制

李丽红

摘要:近年來,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s)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被大量用于社会基础设施的采购,成为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有效机制。本文对PPP项目执行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内部风险因素和信息不对称现象进行总结和分析,探究BIM技术在PPP项目风险控制、信息聚合中的作用,为能更好的实现PPP项目的社会效益提供参考。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PPP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The partnerships are widely used to procure public infrastructure assets and are an effective mechanism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ublic servic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main internal risk factors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PP project. Then we explore the role of BIM technology in risk control and information aggregation of PPP project. The paper may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better realizing the social benefit of PPP project.

关键词:PPP项目;BIM技术;风险控制;信息共享

Key words: PPP project;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risk control;information interaction

中图分类号:TU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27-0201-04

0  引言

公私合营伙伴关系(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简称PPP)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供给,有效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近年来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行而有效的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模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一直处于PPP模式的探索发展阶段。2013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政府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由此至今的五年多的年时间,国家部委统筹推进PPP改革,政策密集落地,为私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领域提供了良好的契机,PPP模式成为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

然而公共政府部门和私营社会资本在参与PPP项目时,各自的利益趋向性有所不同:政府需要利用社会资本提供价格好质量优的基础设施建设;而社会资本则希望通过项目建设获得合理的利润,双方在利益分配和风险分担上存在差异。在PPP项目较长的生命周期内,利益相关方无法保证完善的信息共享机制,数据信息离散、重复及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加上项目推进过程中时常发生的各类风险,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PPP项目,大都面临着工程延期和成本超支的问题。在基础设施建设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亟需建立一套有利于PPP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的控制体系。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可视化模型,进而聚合包括设计、施工、运维等项目阶段在内的三维信息化数据,使得建设项目利益相关各方能够方便有效的共享知识资源,极大的提高项目的综合效益。2016年,住建部发布《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提出要全面提高建筑业信息化水平,着力增强BIM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BIM技术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力量。

PPP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绩效目标的实现,在推行PPP项目过程中协同BIM技术,发挥BIM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优势力量,推进项目相关各方的信息交流共享,提高数据信息的使用效率,控制PPP项目各阶段可能遇到的风险,为PPP项目绩效目标的实现提供理想平台。

1  PPP模式发展现状概述

PPP模式被广泛用于社会基础设施的采购,是确保资金来源,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有效机制。近年来,财政部会同相关方面积极助推PPP模式发展,截至2019年6月30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入库PPP项目9032个,入库项目金额达到136129.64亿元。在PPP模式大力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对以往PPP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风险与阻碍进行分析:

英吉利海峡隧道采用BOT模式投资建造,初始计划成本是48亿英镑,但最后实际成本达到105亿英镑左右,研究分析发现英吉利海峡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政府要求安全环保设计变更、设备车辆成本超支及项目管理延误等问题,最终出现严重成本超支[1]-[3]。墨西哥收费公路项目中,政府对投标的初审过于宽松,大部分中标人在投标前没有进行完备的施工方案设计,施工过程中出现大量的施工困难和设计变更,导致成本超支,工期延长[4]-[5]。青岛威立雅污水处理项目中,威立雅负责运营的麦岛污水处理厂擅自将污水处理厂回用水管道接到城市自来水主管道上,事后青岛市政府和水务公司进行重新谈判,污水处理费由每立方米1元涨到1.25元[6]-[8]。

通过对大量失败项目的总结分析发现,在PPP项目过程中影响绩效目标实现的因素主要有:工程/运营变更、项目管理低效、信息不对称、风险控制不合理等。本文基于以上分析并结合不同项目的特点对影响绩效目标实现的因素进行进一步分类,分析推进BIM协同是否能发挥技术优势,探讨PPP模式与BIM技术的契合,为今后更好地开展PPP项目提供借鉴。

2  PPP模式中推进BIM协同的必要性分析

PPP项目涉及关系国计民生的诸多社会公共领域,项目运作周期长,有多个利益相关者。但PPP模式不同于传统采购模式:传统模式通常设计、建造、运营和维护过程分离,由不同的主体分别管理,不同主体一般只关注相应建设阶段的建设成本;而PPP的本质在于政府部门购买的是项目生命期内的一整套服务,生命期内的各个职能整合归于单一的私营实体负责,在这一模式下,政府部门和私营实体更关注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资金价值,并鼓励对整个生命周期内全部成本进行考量。

BIM的本质是项目的协同管理,整合设计、施工、成本、质量在内的各种数据信息,并应用在建筑开发运营的全生命周期内。BIM技术对于设计/管理可视化、信息互用共享方面的能力,恰恰能够符合PPP项目在风险控制、信息共享方面的需求。

本章着重分析PPP模式下项目遇到的风险因素和信息不对称现象。

2.1 PPP项目风险控制能力亟需增强

上文提到,在PPP模式下,私营实体负责项目全生命周期内资金价值的考量。同样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内,前一阶段的风险控制将会影响下一阶段项目的进展情况。正确的认识和识别PPP项目在各个领域、各个阶段、面对各个利益相关者的风险,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对项目风险预测和控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构建PPP项目风险因素相互影响的关系网络,这里从三个角度进行归纳如下:PPP项目领域主要选取市政工程(处理厂)、交通运输、城镇综合开发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将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大致分为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造阶段和运营阶段;选取PPP项目核心利益相关者政府、项目公司、银行、最终使用者四方。[9]-[10]

影响PPP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的风险可以大致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两种。Grimsey & Lewis提到的九类风险中,外部风险主要包括财务风险、不可抗力风险、法规/政治风险、环境风险,这些因素大都不能进行人为控制;内部风险 因素包括技术风险(R1)、建设风险(R2)、运营风险(R3)和收入风险(R4),这些风险发生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中,与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密切相关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其进行有效控制(项目失败风险大都源于以上八类风险的任意组合,这里不做分类)[11]。通过文献阅读并结合工程实际,本文选取20项基本风险因素,从PPP项目领域、PPP项目全生命周期过程、PPP项目利益相关者三个角度进行归纳分析[12]-[13],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2.2 PPP项目信息共享效率亟需提高

PPP模式下,政府和私营部门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保障和改善民生。但在项目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政府和私营部门各自的利益趋向性不同,社会私营资本往往对项目建设情况具有把控能力,而政府部门对相关信息不能实时高效的掌控。这种信息不对称现象导致政府对项目建设监管不力,影响项目的监督决策。只有在PPP项目过程中兼顾效率和公平,使公私两方处于平等地位,才能实现真正高效的合作。

另一方面,PPP项目大都涉及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回收期长的特点。在项目较长的生命周期内,会不断的创建有关项目决策、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各个阶段的信息。施工人员需要设计阶段的资料进行施工,并将错误实时反馈给设计人员以进行变更;运维人员需要设计施工信息以确保项目正常运行。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和管理,可以提高各个阶段、各个相关方信息创建和共享效率,构建高效科学的建设管理体系,及早实现PPP项目的绩效目标和投资回报。

3  BIM技術在PPP项目中协同作用探究

3.1 BIM技术协同应用于PPP项目风险控制

上文中我们提到PPP项目内部风险因素有技术风险(R1)、建设风险(R2)、运营风险(R3)和收入风险(R4)四类,同时结合PPP项目领域、全生命周期阶段和核心利益相关者三个维度将PPP项目的内部风险具体表现为表2中的20项风险因素。下面我们继续将这些风险因素进行归纳分析,并尝试推进BIM技术协同,分析BIM技术在PPP项目风险控制中的作用。

从表2中可以看出,BIM技术在控制PPP项目各项内部风险因素以保证项目绩效目标实现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①BIM数字化设计技术,使建筑设计实现参数化、数据化和可视化紧密结合,大大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减少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②通过建筑性能分析或微环境生态模拟,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项目的能耗成本,实现项目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以及项目自身的可持续发展;③建立BIM信息平台,整合设计、施工、运维全过程的项目信息,各阶段信息共享并相互影响,避免在长生命周期的PPP项目中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④BIM信息数据集成,使PPP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可以实时监测项目进展情况,协同控制项目各阶段的风险,以保证公共服务项目的效率和质量。[19]

3.2 BIM技术协同应用于PPP项目信息共享

一方面,虽然BIM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设计方的设计成本,但在施工阶段和后期运维阶段,BIM设计能够更好的指导施工和运维,减少相应成本。斯坦福大学CIFE中心BIM应用的相关数据显示,BIM应用可以消除40%预算外更改,可以缩短项目工期7%,并及早实现投资回报。另一方面,PPP项目一般是政府引导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公益项目,特许期满最终归于政府所有,因此政府希望保证项目全生命期进展过程的规范性、有效性。BIM技术使政府与私营企业间的信息实时、高效交互成为可能,通过政府监管减少相应风险出现的可能。另外,PPP项目相关各方以至整个建筑行业各个部门都在积极助推“BIM+”模式:“BIM+GIS”用于直观高效的区域规划;“BIM+点云技术”用于精确化的空间测量;“BIM+广联达”用于准确的进行项目成本估算。

综上所述,BIM技术在提高PPP项目信息共享能力,控制PPP项目风险因素,及早实现PPP项目绩效目标中具有重要作用[20]-[21]。

4  结语

本文选取影响PPP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的两个方面——信息不对称和项目风险进行分析,并通过阅读文献和工程实践经验,总结BIM技术在PPP项目信息共享和风险控制中的作用。PPP模式是发生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制度创新,BIM技术是对工程建设行业生产方式的改变。BIM通过建立可视化的三维建筑模型,减少设计上的错误,同时可以降低后期设计变更的成本,规避在设计施工阶段的风险。政府将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经营权授予私营企业,PPP项目在较长的生命周期中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政府与社会资本的信息共享性不高,项目设计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的信息交互性有限。这一方面,BIM技术可以提供完整的工程信息数据库,方便PPP项目各利益相关方对项目进行实时监管,保证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工程信息的完备性。

推进BIM技术协同PPP项目发展,必将有利于促进消除PPP项目中信息不对称现象,有力的规避PPP项目的内部风险,促进PPP项目绩效目标的实现,充分发挥基础设施项目的社会效益,实现PPP项目的平稳落地,开拓政府方、私营资本方、社会公众方三方共赢的全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京贵.英法海峡隧道工程案例[J].中国投资与建设,1995(02):27-29.

[2]王锡龙.欧洲隧道工程为什么负债[J].国际融资,2002(04):53-57.

[3]柯永建,王守清,陈炳泉.英法海峡隧道的失败对PPP项目风险分担的启示[J].土木工程学报,2008(12):97-102.

[4]财政部国际司.国际上PPP项目的失败案例[N].中国财经报,2014-07-22(008).

[5]马双.交通PPP项目特许经营协议违约风险分析及防范[J].现代商业,2016(31):188-189.

[6]赵晔.我国PPP项目失败案例的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J]. 经济研究参考,2015(42):14.

[7]郝远超.威立雅卷入自来水管道排污风波[N].中国经营报,2007-11-04.

[8]高斌.BIM技术在PPP项目中的应用初探[J].经营管理者,2017(02):326.

[9]王乐,郭菊娥,高峰.论政府担保在基础项目PPP融资模式中的金融支持作用[J].科学管理研究,2008(03):104-106.

[10]王守清,柯永建.特许经营项目融资(PPP)—风险分担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11]达霖·格里姆赛.PPP革命:公共服务中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12]秦旋,李怀全,莫懿懿.基于SNA视角的绿色建筑项目风险网络构建与评价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7(02):119-131.

[13]李洁,邹小伟.承包商对PPP工程的风险认知调查[J].建筑经济,2008(08):30-34.

[14]栾凤娇.BIM技术在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

[15]柯崇宜,徐巍巍,石淑倩.污水处理事业变革之浅谈——对青岛-威立雅光大合作项目的引思[J].环境技术,2004(05):23-27,45.

[16]张建平,余芳强,赵文忠,王丙兴,王珩玮.BIM技术在邢汾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的研究和应用[J].施工技术,2014(18):92-96.

[17]陈功奇.BIM技術在城市越江隧道大修施工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市政工程,2016(02):89-91,120.

[18]富平易,付永彬,詹谊.论城镇综合开发建设与城镇基础设施的关系[J].小城镇建设,1999(10):41.

[19]Peter E.D. Love. Future proofing PPPs: Life-cycle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 [J].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 56(2015) 26-35.

[20]何关培.如何让BIM成为生产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1]葛清.BIM第一维度:项目不同阶段的BIM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信息共享PPP项目风险控制
基于风险分摊的PPP项目投资决策与收益分配构建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