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精准化实践教学路径探索

2019-11-11 07:16杨朝英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19年10期
关键词:跨境电商

杨朝英

摘    要:文章从跨境电商精准化实践教学的内涵出发,认为精准化实践教学要有完善可操作性的教学计划与可量化的教学控制体系。目前跨境电商精准化实践教学存在课程与专业关系不明确、学生缺乏兴趣、专业教师个

人魅力不足、學生对跨境电商实践课程体系设计不满等障碍。通过事前让学生了解课程与专业的联系、培养教师的持续教学新鲜感、展开沉浸式教学及制定可量化的精准化的跨境电商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等途径,可以更好地完成跨境电商精准化实践教学。

关键词:跨境电商;精准化实践教学;沉浸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10-0034-02

长期以来实践教学是地方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与经济专业课程设计中重点加强和关注的环节,实践能力也是企业对本科学生能力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而跨境电商课程是近年地方本科院校根据企业需求和教学实践能力要求设置的相应实践教学课程。根据学者调研可知,雇主对本科毕业生实践能力满意度并不高[1]。实际上学生对跨境电商行业趋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同跨境电商课程之间关系、跨境电商教学目标、跨境电商操作技能并不是很熟悉。由于事前不了解信息,导致学生在课程学习开始之前未做好准备,在学习过程中针对性不强,学习结束后不明白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掌握了哪些实践技能。因此,很多学者从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创新等角度对跨境电商实践教学展开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跨境电商精准化实践教学并探讨其路径选择。

一、跨境电商精准化教学的内涵

“精准化”一词主要用于管理领域,跨境电商精准化教学首要环节就是精准化管理,建立量化管理平台。“精”主要指跨境电商实践教学易明、易实施,“准”则指实践教学可量化、可操作。根据精准化管理基本意思,结合跨境电商实践教学具体情况,将跨境电商精准化教学内涵定义如下。

(一)完善可操作的教学计划

跨境电商精准化教学首先要有一套完善教学计划,这一教学计划要能实现精准化教学的易实施目标,即要让学生明确了解跨境电商课程应掌握的知识点,需要学会何种实践技能,如何把握课程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之间关系,易实施目标是指在教学执行中教师和学生从各自角度都能很好操作跨境电商学习过程。

(二)可量化的教学控制体系

这一内涵要实现“准”的可量化、可操作性。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和发展除了要关注学术前沿,同时也要服务地方经济,需要培养适合当地经济发展兼顾国际化视野的跨境电商高层次人才[2]。通过设置教学指标,学生对跨境电商教学质量满意程度、对跨境电商行业了解程度、对跨境电商实践技能掌握情况、跨境电商实践设计是否合适等进行量化评价。

二、跨境电商精准化教学的障碍

文章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和部分访谈方式进行调研。调研表明:大部分学生对跨境电商实践教学计划并不了解,在上该门课程之前主要是通过校跨境电商协会或电视新闻了解一些跨境电商行业知识,对课程与专业间关系并不清楚,大四学生在上该门课程时基本有玩手机或干其他事情的经历。从对该门课程兴趣度调查看,学生认为课程与今后所从事工作无关,大部分学生每天用于跨境电商相关知识学习时间不超过1小时,甚至有部分学生课后并不学习跨境电商。

从上述调研结果中不难看出,实施跨境电商精准化教学,必须让学生理顺跨境电商与专业之间关系,了解整个跨境电商行业大背景和趋势及对今后对外贸易模式的影响。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同时,应站在更高角度审视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达到从本质上改善的目的。这就要求在跨境电商教学中树立精准化教学理念,解决精准化教学中存在的障碍。

(一)跨境电商课程与国际贸易及经济专业的关系

2013年以来跨境电商行业快速发展,相应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很多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与行业迅猛发展并不匹配。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未充分意识到行业快速发展对传统外贸带来的冲击,且在新行业背景下如何摆正跨境电商课程与专业间关系没有明确方向,未高度重视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将对传统外贸带来怎样的影响。

(二)学生游离于课程教学环节之外

通过问卷调研和访谈可知,大四学生普遍对跨境电商课程缺乏兴趣,除非毕业后选择从事跨境电商行业。选择毕业后从事贸易相关行业的学生认为目前跨境电商课程开设对今后从事工作有用,毕业打算进入公务系统或是进入银行系统工作的学生则认为跨境电商课程开设对其今后工作无用。因此,实现精准化教学应先了解出现该问题原因后可让学生提前参与到课程设计环节。

(三)多元选择下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

很多大学生到了大学之后不知道学习方向和动力在哪里,对专业教学目标不了解或者是不认同,导致在大学学习中常出现迷茫状态,不知道该学些什么?如何努力?再加上参加了很多校园社团组织,一些社团活动与课业有冲突时学生往往选择牺牲课业,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尤其如此。很多学生把精力放在社团活动,或是校外实习兼职,或是沉迷于网络游戏,或是沉浸在日韩美剧中不能自拔。

(四)来自教师教学风格与个人魅力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跨境电商知识更新快,大部分跨境电商任课教师没有在一线工作的从业经验,一些授课知识主要来自书本、培训、会议或是网络,知识和信息来源以二手资料为主,缺乏来自更多一线的实战认知。教师在解读跨境电商理论和实践时缺乏代入感和实战感,在选择多元化时代学生会因为不喜欢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方式丧失对课程兴趣。反之,学生也可能会因为欣赏教师而对课程产生浓厚兴趣。互联网背景下从业教师不仅是单纯的“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身个人魅力激发学生对课程热爱。

(五)跨境电商课程设计的挑战

调研结果显示部分学生对跨境电商课程设计环节不明确或是不满意。不明确的学生认为不清楚跨境电商有哪些实践环节,实践环节以何种方式进行,实践成绩如何评定。不满意的学生认为跨境电商实践知识点不明确、不喜欢实践教学方式、对实践教学时间长度不认同。学生更认可的实践方式是由学校组织到校外企业进行跨境电商业务操作的模式。

三、实现跨境电商精准化教学的路径

(一)开课前让学生了解跨境电商课程与专业间关系

基于调研中凸显问题,在跨境电商开课前通过入学宣讲、专业导论、科任教师与学生非正式交流等多种方式解答学生对专业和课程之间关系的困惑。入学宣讲、专业导论可安排在新生入校初期展开,让学生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有个整体认识,植入跨境电商行业大趋势介绍,各校可成立“跨境电商协会”依托新生入社活动招纳国贸专业大一新生会员,让那些对跨境电商感兴趣学生提前介入。通过跨境电商协会进行的各种讲座使任课教师有更多机会了解学生对跨境电商的兴趣度、对课程安排的建议和要求,事先了解学生掌握跨境电商知识的基本状况,使教师在授课时做到精准化安排内容、设置教学各环节。

(二)培育教师保持教学的新鲜感

高校教师存在职业倦怠期是正常现象,如教师对教学提不起激情,回避或难以接受新教学方式,对新知识把握跟不上行业发展速度等。因此,在授课内容上导致滞后单一、缺乏吸引力等现象。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自身职业道德修养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可通过外在干预方式进行,这需要学校对教师有完善长期的培训计划,例如组织教师外出培训、与同行业外校教师交流、参加课程体系相关会议等。通过短期或某一特定时期改变教师单一授课环境,都能很好地消除教师职业倦怠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三)引入校外资源,开展沉浸式实践教学

跨境电商这门课程性质决定了其实践性较强,地方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培养目标一般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主,这也要求专业学生需要具备跨境电商实际操作能力。因此,需要培养学生跨境电商操作能力。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实践教学常采用松散式校企合作,如聘请校外行业专家做几场跨境电商讲座、组织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参观等,这种方式无法让学生对跨境电商操作产生真实感,也难以让教师实施精准化教学。针对此情况,一些企业开发设计跨境电商操作软件,让学生在学校实验机房通过模拟软件操作跨境电商流程,这种方式能让学生熟练掌握跨境电商业务流程,也让教师对學生操作技能培养实行精准化教学并针对教学中出现问题及时修正,其缺点就是学生实战感不够,容易失去兴趣。为精准提高学生真实感,可以采取结合校外产品资源、物流资源、跨境电商平台账号等方式让学生组队真实运用店铺,让学生沉浸在跨境电商真实交易中,从而得到更好精准化教学效果。

(四)制定可量化的精准化跨境电商教学管理体系

可量化精准化教学管理体系包括事前教师通过何种方式、在什么时间了解学生对跨境电商知识掌握情况、学生对跨境电商课程教学设置要求。事中进行精准化过程管理,通过出勤率、跨境电商软件操作状况、跨境电商平台店铺真实运营业绩对学生进行精准化学习情况统计和分析。事后设置调查问卷获取学生对课程设置、教师授课等满意度信息。

参考文献:

[1]许祥云,孙芳,苏双鸽.从“雇主”评价看普通高校本科    人才培养[J].教育评论,2017,(11).

[2]李延保.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J].中国    高教研究,2013,(7).

猜你喜欢
跨境电商
关于对跨境电商店铺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