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亮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锦州 121000)
短距离跳频无线通信技术指传输距离小于200m 的通信,与其他传输技术相比功耗较低,终端发射功率小于100mW,实现工作频率的点对点无线传输[1]。根据传输速度进行分析,短距离无线通信可分为低速短距离无线通信与高速短距离无线通信两种。高速短距离无线通信的传输速率大于100Mbit/s,传输速率较高,通信距离距离不超过10m;低速短距离无线通信的传输速率不超过1Mbit/s,通信距离不超过100m[2]。短距离调频无线通信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因此对抗跟踪干扰的短距离跳频无线通信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在抗干扰短距离调频无线通信系统中,为实现抗干扰跟踪,优化后系统包含WSS个正交调频点,通过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有M个信道,在信道某个占据频点内,其频点由信道对应同步调频序列决定[3]。在每一个数据选定信号上进行单音频信号,因此传输数据比特数为 为保证其一般性,利用二进制系统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系统优化后,根据系统调频抗干扰软件性能进行优化[4]。部分跟踪干扰在调频范围内进行干扰施放,干扰频段作为相邻信道,提高其抗干扰性能。在相同干扰功率下,部分频带的干扰性能远高于全频带干扰性能。因此,其跟踪干扰因子为:
调频信号的信道带宽为W;P代表跟踪干扰因子;WJ为干扰信号宽带[5]。
在跟踪干扰频段内的干扰信号,针对其功率频谱密度中干扰信号的信干比为:
公式(2)中,Ps为发射信号功率;PJ为干扰信号功率。
调频误码率为:
根据上述计算,完成整体系统抗跟踪干扰软件能力优化。
为验证系统优化后有效性,设计对比实验。以短距离调频无线通信系统抗干扰率作为实验对象,以优化系统为实验组,传统方法为对照组,使两组方法在相同环境下工作,分别记录两组的抗干扰率。
考虑短距离跳频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其他干扰因素,将其改为单纯跟踪干扰,避免实验数据差异。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通信抗干扰率进行对比,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通信抗干扰率对比结果
分析上图可知,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进行抗跟踪干扰处理时,实验组抗干扰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处理能力较强。对于入侵数据总量的增加,对照组抗干扰率越来越差。因此,可以看出,实验组的抗干扰率与抗干扰速度都远远高于对照组,克服了传统通信系统中的不足。在统一数值参数下,实验组整体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因此可以证明短距离跳频无线通信优化系统与传统短距离跳频无线通信系统对比,升级后系统具有更高的抗干扰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短距离通信系统的应用过程中,由于应用场景的不断复杂化,使其不得不面对多种干扰,导致其无法实现抗跟踪干扰。因此对抗跟踪干扰的短距离跳频无线通信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提高整体系统抗干扰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