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会柏 ,阮东彪
(1.西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4;2.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以来,云南省人才发展成绩斐然,但也存在一些明显滞后的环节和方面。只有置入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人才发展整体系统,横向比较同期人才发展核心指标,才能准确把握现状,找到差距,找准问题,才可能寻求到解决方案。由于云南具有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双重西部”①“五位一体”的特殊性,十分有必要将其与全国平均及西部地区②其他省区进行比较。
人才发展水平主要通过人才发展六大核心指标来反映,即人才资源总量、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主要劳动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例、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例、人才贡献率。
人才资源总量的比较分析,是开展人才工作研究的首要环节。从图1、图2可知,2015年,云南人才资源总量高于相邻的贵州、广西,略低于重庆、陕西;就人才密度而言,同处于西南地区的四川、贵州、广西分别为7.31%、6.69%、7.67%。由此显示,在西南地区云南人才发展的规模状况较好。相对于发达地区而言,目前云南省还存在人才总量不足、人才密度不高的问题。
图1 2015年部分省市人才资源总量情况/万人
图2 2015年部分省市人才密度状况/%
“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和“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是表征人才质量及竞争力的核心指标[1]。图3、4、5表明,2015年云南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明显低于天津、江苏等发达地区,在西部省区中低于四川、陕西、甘肃,高于贵州,略高于广西;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与天津等发达省区接近,在西部省区中处于较高水平;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西部地区的四川、贵州、广西、陕西、甘肃等大部分省区。由此可见,云南近年来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但科学研发及高学历的人才比较不足、科研创新意识不强,创新驱动来支撑产业发展的潜力不够。
图3 2015年部分省市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人年/万人)
图4 2015年部分省市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
图5 2015年部分省市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
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例,直接体现了一个地区在人才资源发展方面的战略高度和财政支撑力度[1]。图6表明,2015年云南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西部省区中也高于四川、广西、重庆。这充分反映了近年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省委、省政府对“人才强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对人才资本投入优先理念的切实践履,在促进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大局中始终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人才工作作为实实在在的“一把手”工程,确保优先增长人才发展资金投入。
首先,从R&D经费投入的发展来看,2011年云南的R&D经费投入56.1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为0.63%,比全国平均水平1.84%低1.21个百分点,在西部12个省(市)中排名倒数第四;2017年云南R&D经费投入157.8亿元,比2011年增加了约181%,科研经费投入强度为0.96%,比2011年增加了0.33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在西部省(市)中跃居到第6位,但仍然低于陕西、重庆、四川、甘肃、宁夏(见图7)。
图6 2015年部分省(市)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例/%
图7 2017年全国各省(市)R&D经费投入强度/%
其次,从R&D经费投入强度与经济增长实力的关系来审视,如图7所示,2017年R&D经费投入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只有7个,这7个省(市)恰恰都是中国经济的龙头地区;陕西在全国经济总量排名中游,2017年其科研投入强度迅速跻身到全国第8的位置,GDP增速达到了8.0%(全国排名第8),在持续保持高强度科研投入的基础上,2018年GDP增速更是高达8.3%(全国排名第5)。可见,科研投入强度与经济增速存在正相关关系。科研投入不强、科研创新力度不足,是西部广大省区经济转型的最大瓶颈。经济总量实力相对较弱,不够雄厚的资金在投入时一方面必须考虑脱贫、温饱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基础性项目,另一方面又必须加大R&D经费投入力度。
人才效能主要直接通过人才贡献率来衡量。前面的比较分析告诉我们,云南省在人才数量、质量、投入方面并非处于明显的劣势。从图8可知,2015年云南省人才贡献率是14.8%,不仅远低于上海、江苏、天津、浙江等发达地区,也低于重庆、四川、广西、陕西、贵州等大多数西部省区,明显处于劣势状态。因此,深入分析云南省人才贡献率、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大力提高人才贡献率水平,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云南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图8 2015年部分省(市)人才贡献率/%
人才发展核心指标现状横向比较,使我们既看到了喜人成绩,也发现了差距和不足。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调查、访谈所获得的数据资料,我们认为,目前云南省人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一是人才贡献率偏低。近十年来,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保持现有人才机制、措施不变的情况下,2017—2022年云南省人才贡献率平均每年预计大约以2‰的速度增长,那么,到2020年难以到达20%的规划目标。
二是人才资源总体供给短缺。2016年,云南有4 770.5万人口资源,而人才资源总量仅为465.0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9.7%,比全国的平均水平11.84%还低2.1个百分点;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2.7%,我省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32.6%,比全国平均数低10个百分点;主要劳动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为8.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万人拥有的研发人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4;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仅为全国的1/10。
三是人才观念滞后。在思想观念上,“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还没有牢固树立起来。一些地区和单位存在着“重管理”“轻服务”的观念,为人才服务的意识不强,人才服务长期严重“缺位”。一些企事业单位人才管理中“行政化”观念和倾向突出,专技系列人才作用贡献未能在收入分配得到充分体现。
四是人才机制滞后。这主要表现在:(1)人才流动配置机制不足,“单位人”现象严重。(2)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不足,人才价值难以有效实现。(3)人才评价使用机制不足,存在行政化、“官本位”及“四唯”倾向。(4)人才引进机制不足,“政绩化”、“碎片化”现象尚存。(5)人才投入保障机制不足,多渠道人才投入的格局尚未形成。
针对这些问题和瓶颈,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展望云南未来人才发展和人才工作,需要着重从以下几个层面抓好抓实:
首先,战略途径上要牢牢抓住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这个根本。认真贯彻落实陈豪书记关于“激励保障上多做‘加法’、体制壁垒上多做‘减法’”的指示要求,进一步推动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逐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学历、人事关系对人才流动的制约,建立健全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评价制度,实现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其次,管理模式上要重点防止简单地用管党政干部的方式管人才,尤其要防止把关于党政领导干部“出国”、兼职取酬、“裸官”等方面的规定生搬硬套于人才管理的众领域。最后,具体施策上要紧紧围绕“三个解放”。要解放人才的时间,保障人才把时间精力最大程度用在创新创造上。要解放人才的动力,以宽松的氛围、容错的空间、激励的政策,保障人才有充足的创新创造热情和澎湃动力。要解放人才的空间,保障智力创造力发挥实际效用。
“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是当前我省人才发展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结合点、着力点。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工程实施要以服务于这个总体思路为战略重点;领导干部人才观念改变要以这个总体思路来统帅;人才发展的规划目标和政策措施要以这个总体思路来指引;人才发展的重点任务和根本路径要围绕这个总体思路的深化细化来展开;人才工作的督促检查和绩效考核要以服务这个总体思路为基本价值取向。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特的制度优势。实施重大人才工程,是推动人才发展的有力载体,也是彰显中国制度优势的重要内容和客观要求。一是要高度认识重大人才工程对创新驱动和人才发展的巨大助推作用。二是要以我省“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为品牌和龙头,不断优化、创新、整合人才工程项目。三是要加强绩效管理,要探索、引入科学的项目管理机制,加快人才工作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重大人才工程实施质量与效益。
要在确立党管人才主要是战略管理的定位的基础上,健全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要在党的领导下全面推进我省人才工作法治化,抓紧起草制定我省的《人才工作条例》,要特别加强党对各类人才的政治引领、政治吸纳。认真落实习总书记“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我省广大知识分子群体中深入开展“爱国、奋斗”精神教育系列活动。要通过专家国情省情研修、调研咨询服务、日常指导管理等多种渠道,进一步做好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引导各类人才增强“四个自信”,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要做深做细思想政治工作,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引导人才把个人梦、团队梦和中国梦云南篇章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汇集成与党同心同德、和衷共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注释:
① 与西部相连且本身属于西部。
②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内蒙古、重庆等十二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另外,除特别说明的外,本文的统计数据均来源于中共中央组织部编《2015中国人才资源统计报告》。
③ 即R&D经费总量在GDP的占比。目前国际上通常使用R&D经费投入强度来观察一个国家(地区)的科研实力、发展潜力、经济转型力度和未来的发展上限。本部分的数据均来源于《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参见:http://www.stats.gov.cn/tjs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