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珠罗布 孙自保
(西藏农牧学院植物科学学院,西藏 林芝 860000)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农业技术的革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已经成为普遍现象[1]。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农民工总量达28652万人,比2016年增加481万人,然而,我国接受过农业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32.9%(马建富等,2018)。为了提高农民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国家在“十一五”期间下拨56亿元用于农民工培训,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农民工从原来的“体力型”开始转向“去体力化”特征。然而,由于我国农民工在城乡之间频繁流动,农民工对技能培训的目的不够清楚,往往只是因为完成指标而进行培训,导致培训效果不明显[2]。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
“三农”的核心问题就是“农民增收”问题(潘明明,2016)。农民的增收途径按动因可分为造血式和输血式两种,实践表明:输血式扶贫越扶越穷(龚新蜀,2016)。因此,政界、学界更倾向于造血扶贫。造血式扶贫的本质就是让农民充分就业,同时要解决非农就业的能力问题(童玉芬等,2006)。劳动力外出的关键因素就是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张红宇,2003),通过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手段,可以有效提升非农就业能力(沈鸿等,2011),增加外出就业机会。由于西部农民工整体素质偏低,导致总量的“富裕”和质量的“贫困”的尴尬局面(李光明等,2013)。因此,加强农牧民技能培训,提高农牧民实用技术水平、职业技能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是促进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的重要前提。对于统筹城乡就业、增加农牧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西藏为例,通过2017—2018年对西藏各地市农牧民实地调研,从职业技能培训现状出发,分析西藏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特点和自身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西藏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相关政策。
本文中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于课题组2016年11月—2017年3月及2017年10月—2018年3月对西藏拉萨、林芝、山南、日喀则、阿里、那曲、昌都的调查。调查对象为本地非城镇户籍且年龄在16—45岁的进城务工的藏族农牧民。调查内容包括:农牧民基本情况、教育情况、家庭情况、婚姻状况、生活情况、社会保障情况、对培训的认知水平、对培训政策的了解情况、收入状况、培训满意度等方面。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082份,其中日喀则、拉萨较多,占总数的21.57%和18.35%;阿里最少,仅有109份,占总数的5.24%(见表1)。从性别分布来看:男性1073人,占51.54%;女性1009人,占48.46%,样本的性别比例较为均衡,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从年龄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16—20岁和21—30岁之间,分别占43.56%和32.85%。由于西藏海拔较高,尤其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阿里和那曲,人口年龄在40岁以上的农牧民(除林芝、山南、昌都及少部分日喀则和拉萨外)基本处于养老阶段,不会外出务工。因此,在本次调查中年龄分布局限在16—45岁之间。从受教育程度来看:主要以初中和高中为主,分别占49.86%和30.79%,年龄阶段主要分布在21—30岁之间,主要以男性为主。从样本婚姻状况来看:已婚为1352人,占64.94%,未婚为730人,占35.06%。总体来看,调查样本符合西藏的实际情况,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表1:样本总体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样本来看,西藏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具有以下特点。
调查数据显示:西藏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的具体组织者有政府、培训机构、招工企业、合作社等,各类组织者所占职业技能培训比重分别为:55.32%、35.74%、7.44%、1.49%,其中,政府主导并组织的培训最多,其后依次为培训机构、招工企业及合作社。不同形式的培训类型,组织者也存在一定差别,如:针对农业技术培训,一般是由政府主导并与相关高校联合培训,占97.31%,只有2.69%由合作社组织培训;针对非农技能培训,91.93%由政府主导并与相关培训机构(职业技术学校及相关私立培训机构)共同组织培训,8.07%由招工企业组织培训。总的来说,无论是农业技能培训还是非农技能培训,主要是由政府组织并联合其他部门进行培训,除政府组织外,招工企业和合作社也发挥了作用。
表2显示:从事农业、林业、畜牧业、非农、兼业型的农牧民大部分比较倾向于参加非农技术培训,所占比重分别为53.35%、60.64%、60.44%、60.92%,59.49%,都在50%以上。主要原因在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西藏农户的收入结构发生显著的改变。由于非农收入的比重越大,西藏农牧民非农就业的意愿就越强烈,因此对非农技能的培训需求就越大(罗万纯,2013)。非农收入的比重是促使西藏农牧民从事非农就业的动力。政府部门及相关培训机构应根据社会发展及农牧民的需求提供各式各样的非农技能培训[3]。
表2:农牧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类型(%)
注:兼业Ⅰ指非农生产活动的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10%—50%的农户;兼业Ⅱ为非农收入比重为20%—90%的农户。
调查发现,参加农业技能培训的农牧民在本村、本乡及本县组织培训;参加非农技能培训的农牧民在本市、全区及区外组织培训。政府组织的培训,主要在本市,占总数的54.25%,其次是在全区,占总数的18.38%(见表3),这主要是因为政府组织的培训主要以非农业技能培训为主;合作社组织的培训,主要以本村、本乡、本县为主,占比依次为42.27%、19.51%、25.20%,这主要是因为合作社做工简单、技术要求不高,以师傅带徒弟形式在本社进行培训即可;招工企业和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主要以本市及全区为主,主要是跟相关培训机构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
总的来说,非农技能的培训以政府和相关培训机构为主,在市内、区内进行培训;农业技能培训一般在县内组织培训,这有利于降低培训的相关费用(住宿、交通、饮食等),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也比较小;外省大部分是由政府组织相关人员参观农业基地、工业基地,主要是为了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及管理理念。
表3:农牧民参加培训地点与组织类型(%)
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农牧民非农就业的主要因素。目前,西藏农牧民参加培训的形式主要有“授课+实习”和现场培训两种,所占比重分别为40.12%和34.75%(见表4)。农业技术培训采用现场培训方式的比重是64.48%,采用“授课+实习”的比重是30.69%;非农技能培训采取“授课+实习”方式的比重是52.11%,采用企业实习的比重是24.07%,以学徒形式培训的比重是12.83%。西藏目前的这种培训形式,特别是农业技术培训主要以现场培训方式为主,由于现场培训的时间因素,如何在不同的作物生长期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还面临着很多问题,通过何种方式来提高培训的效果,有待商榷[4]。
表4: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形式(%)
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参加培训的农牧民在培训过程中由政府承担其相关费用,所占比重达80.16%,除政府承担相关费用外,村委会、企业及其他组织在培训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有部分农牧民在培训过程中没有享受相关补助,且需要自行出资部分费用,所占比重分别为1.98%和4.29%,主要以参加农业培训人员为主。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将培训的重心从农业转向非农培训,资金朝非农技能培训倾斜,同时,农业技能培训过程中政府还需支付一定费用给相关培训机构及培训专家,使得用于农业培训的经费进一步缩水,如何进一步减轻农牧民农业技能培训的负担,是需要考虑的问题[5—7]。
相关培训证书及技能证书能证明农牧民具有相关劳动技能,有助于增加农牧民获得工作的机会。调查发现,经过培训75.31%的农牧民可以获得培训证书。从证书的类型来看,85.42%的农牧民获得的是非农业技能证书。
参加培训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农牧民就业。从调查的情况来看,42.88%的农牧民实现了与培训相关的就业。具体来讲,参加非农技能培训的农牧民,有0.3%的受训者认为与培训前相比没有变化,69.79%的受训者认为实现了与培训相关的就业(主要原因在于,为了促进农牧民培训就业率,在培训之前政府已经为受训农牧民设计好了相关的岗位,同时联合各企事业单位,按照就业岗位的性质进行针对性的培训[8]),24.83%的受训者认为实现了与培训不相关的就业;参加农业技能培训的农牧民中有83.49%的受训者认为与培训前没有什么变化,11.65%的受训者认为实现了相关的就业,1.94%的受训者认为没有实现就业。由此可见,非农技能的效果相对其他类型的培训较显著。
表5:培训对就业的影响(%)
职业技能培训有助于提高农牧民非农就业能力及农业生产能力,技能培训直接关系到农牧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收入水平的提高。通过参加培训,农牧民非农就业技能、农业生产技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绝大部分参加培训的农牧民认可培训效果。从培训的组织者来看:对政府组织的培训满意度为100%,对合作社组织的培训满意度为100%,对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满意度为78.94%,对招工企业组织的培训满意度为87.26%;从培训类型来看:农牧民对农业技术培训的满意度为78.23%,对非农技能培训的满意度为96.24%,对一般素质培训的满意度为51.23%;从培训形式来看:对采取“授课+实习”方式的培训满意度为87.21%,对现场培训满意度为94.23%,对企业实习方式培训的满意度为81.14%,对理论教学培训方式满意度为80.20%;对培训不满意的主要因素是培训时间段,在本县以外培训增加了时间成本以及培训内容与自己希望的不一致等。
了解农牧民对技能培训的需求及参加技能培训意愿,对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为西藏农牧民提供培训及提高农牧民培训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农牧民表示愿意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所占比重为53.45%,不愿意的为9.57%,根据培训内容决定的为25.93%,根据培训组织者决定的为11.03%。这可能是因为农村农业机械化使得更多的农业劳动力从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形成更多的剩余劳动力[9],非农就业增长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对农牧民技能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罗万纯,2013)。西藏自治区人社厅、农业农村厅等政府机构应继续重视和加强农牧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西藏农牧民的职业技能水平,提高农牧民收入。
表6:农牧民技能培训意愿(%)
表6中显示:兼业型农牧民对培训的意愿最为强烈,所占比重为93.33%,从事非农行业所占比重为65.85%,从事农业的比重为51.88%。通过对兼业的农牧民从事农业与非农行业的年收入进行比较,认为职业技术培训后外出务工的收入往往高于从事农业的收入,而且具有一定的主动权。政府应根据农牧民自身需求设置培训项目,培训项目应向非农人口倾斜,从事非农人口更倾向于技能培训[10]。
在对希望在农闲时组织培训、本乡(村)进行培训等指标进行访谈时发现,更多的农牧民希望在农闲时候组织培训,所占比重为26.59%;希望能在本村、乡进行培训的为24.74%,主要原因是外出务工的农牧民倾向于季节性转移(农闲外出、农忙回家),同时,从事非农行业的农牧民劳动强度大,生活、交通成本较高,从而降低了劳动收入[11],导致更愿意留在本乡、本县内从事农业及非农活动。
通过对西藏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特点及需求进行分析,发现:1.在西藏农牧民的培训主要采取政府组织、多主体参与的形式。2.非农技能培训的意愿强于农业技能培训。3.农牧民希望在本村、乡、县参加农业培训,在区内参加非农业技能培训。4.农牧民培训的形式主要以“授课+实习”。现场培训及企业培训为主。5.西藏农牧民参加非农技能培训为零负担,农业技能培训负担较轻。6.非农技能培训相比农业技能培训效果显著,且对受训者实现就业帮助较大。7.大部分农牧民对培训表示满意,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培训次数少、培训时间短、语言沟通障碍、培训方式落后等。8.更多农牧民倾向于季节性转移。9.西藏农牧民更愿意在本村周边进行培训。
为促进西藏农牧民职业技能培训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应该根据农牧民的需求组织培训:1.在组织培训之前首先对农牧民进行调查,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实际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以此提高培训效果。2.对于农业技术培训,应针对不同产业组织相关专家采取蹲点式、长期式现场培训,这样才能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3.培训结束后,要对受训农牧民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根据受训农牧民的需求提供后期的技术指导,解决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4.对于农牧民培训,不能当任务来完成,而是要帮助农牧民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