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丹
(空军工程大学,陕西西安 710038)
玄奘是我国著名的佛经翻译家,另辟蹊径开启了佛经翻译史上的一代新风。通过长期的翻译实践,玄奘总结出来一系列翻译理论,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五不翻”原则。所谓的“五不翻”并不是不翻译,而是对特定词语不必按照意思翻译,以保持原语语音的汉字写法,即是“音译。”当今许多翻译理论研究者从不同视角阐释“五不翻”原则,而鲜有人提出其实践意义。在为数不多的研究中,学者们只是谈及“五不翻”原则对英汉翻译中文化词翻译的借鉴意义,而汉译英方面的研究却十分匮乏。随着中国国力日渐强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愿望愈发强烈,而文化的输出必然以翻译为载体。因此如何向世界翻译我们的文化,在翻译过程中如何避免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以及误解,让世界更好地去接受我们的文化,玄奘的“五不翻”原则还是具有启示性的。2006年的“龙”事件也说明研究这方面问题的迫切性。“龙”与“dragon”这两个词代表的意向截然不同,却被硬生生的拉扯在了一起,成为西方攻击中国“龙”的理由。于是,学术界就有人提出将中国的“龙”直接音译为“loogn”,与西方的“dragon”加以区分,还原中华文化中的“龙”形象。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玄奘的“五不翻”原则的应用是否能够避免类似问题成为本文的探索主题。
唐代翻译家玄奘以“求真喻俗”为标准,提出了“五不翻”的原则,这与现代翻译理论重心移向译语及译文读者是一致的。通过音译方法处理一些特殊的词汇,可能开始对于汉语读者显得陌生,但是这些词汇最大限度保留了原义,而且久而久之也就自然地融入到了译入语语言文化系统之中了。
下面以玄奘翻译的《心经》为例,进行分析,《心经》一共311字,一共出现了15处音译词,见表1。
玄奘在翻译《心经》时十分灵活地结合了音译和意译两种方式:特殊词汇,可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音译,使得译本的语言符合汉语的简练优美又不失佛教的庄重神秘之感。
对于今天的译者,如果在译介汉语的同时要保留文化内涵,音译策略便具有可行性。例如,在处理宗教、民族、地方方言词汇时,如果这些词汇具有强烈的神秘色彩,音译策略能够尽可能的保留这些词的特质,也表达译者对宗教和文化心理的尊重。其次,作为一个文化大国,拥有完善且复杂的哲学系统,在翻译这一类哲学词汇时也应采用音译的原则,否则就使原词失去了广泛深奥的含义。第三,一些蕴含特定文化现象的词语,以及文化中特有的词语,音译能够保留文化意象。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跨文化交际也日趋频繁,而翻译则是不同文化进行碰撞交流的一个关键载体。但在翻译实践中,译者常常发现难以找到文化共核从对原语的形象进行转换,因此译本往往会损害原语文化意象,甚至造成不必要的误读。
随着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频繁,但这种交流并不总是平等的。由于历史原因以及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英语国家在交流中总是占据强势地位,并且对非英语国家的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而在交流过程中形成了明显的势差。这就导致了英语国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有意曲解甚至是误读另一种相对弱势的文化。因此,在现代跨文化交际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读,尤其是文化方面的误读。乐黛云(1995:110)曾从文化的宏观角度对误读做过如下界定:“所谓误读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
表1 玄奘翻译《心经》分析
也许,这种客观因素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如何从主观上最大限度的减少这种不必要的误读是我国译者当务之急要考虑的问题。而玄奘的“五不翻”原则或许能给我们的“译出”策略带来一些启示。当我们从目的语与源语的词汇探讨,误读大致有两种情况:目的语缺少源语文化现象,词汇表达空缺从而导致文化误读;目的语和源语在词汇内涵中的差异导致文化误读。(1)词汇表达空缺导致文化误读:由于目的语和源语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习俗文化、道德价值观念、社会意识形态、宗教等诸多方面都不尽相同可能造成翻译中的词汇空缺,这些空缺的词汇往往导致文化误读。而在“五不翻”原则中的“无此故”也是由于两种文化不同,造成了词汇空缺。(2)词汇内涵差异导致文化误读:文化意象的词汇内涵差异极易导致文化误读。而玄奘将这种情况又加以区分:一种是多义词翻译现象,一种是词的翻译效果,这样使得译者在翻译的时候目的更加明确。例如:Eclecticism (“折衷主义”)一词,源自于古希腊文,它本身凝聚着早期古希腊罗马时代辩证法(Dialectics)和语言哲学的精髓,是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先贤治学的方法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褒义词。然而,当它被翻译介绍到了中国,其词意被完全颠覆了,变成了一个贬义词。这种例子还有很多,它们充分说明中西文化乃至意识形态差异的负面结果。
在跨文化翻译中,由于译者本身的主观和客观因素,对某些词语的翻译不当,很有可能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的“曲解”与“误读”。2006年,中国“龙”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长期以来,中国“龙”都被译为”dragon”,事实上两个词所指的事物以及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根本不同,导致了一些别有用心的外媒故意妖魔化“中国龙”的形象。中国政府迫于无奈在选择奥运吉祥物时,放弃了“龙”这个最能代表我们民族精神以及品德的形象。
通过“龙”的例子可以看出,今天的中国译者在“译出”中国文化时仍然不可避免的陷入一个矛盾之中:既要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压力,又要保留我们文化的特质性。但是译者必须牢牢记住一种文化之所以区别于另一种文化是因为其具有某些特殊的文化概念,体现该民族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概念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译的。西方人类学家博厄斯,本尼克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提出了“从本地人的角度研究本地历史”,这实际上是承认民族文化的绝对性,与文化翻译中的局限性。因而对于一个民族文化核心概念的翻译要慎之又慎务必做到准确。
不同语言文化个性决定了文化特色词的存在,必然会导致“不可译”现象的出现。在当今跨文化交际中,恰当的音译可以避免误读甚至是歧义现象的出现。音译此类词语一般都务求简洁和明了,一方面推广汉语,同时尽可能地保留和传达中国传统文化。